文
成天一针见血,
自认快意恩仇。
苦心寻章摘句,
风雨中犹清醒。
所谓生民立命,
过眼便成浮尘。
文章若能济世,
应问悬壶之人。
要问近年来比较火的电视节目,各地的阳光问政一定会名列其中。它的出现对于有效缓解百姓投诉无门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被领导们普遍夸赞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阳光问政节目的问题来源于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及电台网站,以现场直播、点名发言方式进行,很难提前准备。这时,参与人员的业务能力、临场应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阳光问政也是换一种方式倒逼职能部门将工作做到实处——因为所有问题必须现场承诺,并且还将在以后的节目中跟进处理。
应该说阳光问政是一个增进了解、互通有无的窗口,是保障公民监督权的重要举措。将问题放在公开场合讨论,用看得见的效果体现主动作为,一方面可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有效改善行业与受众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行业视野不能覆盖的范围内引进监督,更好地发现问题,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因此,这是一个双赢的节目。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对阳光问政节目而言,因为领导高度重视、群众反响好,一些主持人开始“自我膨胀”——用言语怒怼、现场发飙等方式呛声、逼问行业精英。随便一搜,类似视频之多、好评之泛,让笔者隐隐担忧。
作为吃瓜群众,他人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感同身受可以理解。通过“施害者”的当场丢丑,特别是这种“丑”被媒体放到聚光灯下时,其带给他们的快乐无疑会呈级数增长,甚至超过某些切实具体的获得,但快感之后呢?
限时回答、限期整改、务求实效,对一些存在主观故意的人为过错非常必要。但凡事久拖不决的背后,必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很多时候,问题并非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可能导致以解决个案为目标,逐渐养成以应急心态处理一切事务的短视行为,最终牺牲长远利益换取一时舒心,结果与问政初衷背道而驰。
博人眼球的追问能解一时之气,也能很好地追求节目效果。但这种效果的代价是,错过了看清水下冰山真面目的时机,浪费了应该通过阳光暴晒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机会。问题的背后、水面的下方,往往还有诸如投鼠忌器、力有不逮、无暇顾及、超越边界等动因在支撑。从本质上厘清问题,在制度上找到方案,才是阳光问政最该追求的目标,阳光问政才能更阳光。
从这层意义上讲,主持人不应以自己的认知去衡量世界,特别是不熟悉的领域。以让人难堪的方式追求节目效果,换来的只能是扬汤止沸。其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做好沟通的桥梁才是一种公正大气的主持方式。因为,貌似代表了正义,其实是哗众取宠误导观众,看似一腔热血,但终将成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