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13 17:46:32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九年制学校杨万里
家长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素养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九年制学校 杨万里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息技术素养不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中指出: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与学生的学习工具。而我们的现态是:老教师连开机都不会,中年教师也只会简单的操作,学生更是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如何能让信息技术当作教与学的工作?

二是变传统黑板为电子黑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教师表示自己做到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呢?在课件的制作中照抄书本,把书本上的所有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做表面上是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学生的训练量,做到了“省时、省力”,实际上是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

三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我所在的学校已基本上实现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教师们也都愿意并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虽然有一些收获,但有些教师在“整合”中仍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仅仅停在感官学习、直观学习水平上。

四是崇尚信息技术教学,忽视传统教学。在学校里,一些教师认为有了信息技术这样现代化教学工具,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该淘汰了,其实并非如此。例如,我听过的一节二年级数学课——《1千米有多长》,这位教师没有用任何多媒体技术,他带着学生在学校操场里用自制的1米的工具进行测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会1千米有多长。整节课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但却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1千米有多长,可以说课讲得非常成功。这说明传统的教学形式依旧有着它该有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必须堂堂课、样样课都要运用信息技术。

二、解决对策

一是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由教师自己创新设计,并制作课件,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理想的状态。而要达到这种水平,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关键,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2,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学习。3.培训采取参与式培训,要做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4.将信息技术课落到实处,让学生不但有课上,还能有机上。

二是转变思想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实现两者的整体化,要以课程目标为根本、以学生为主导。多媒体课件不应是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演示,而应该根据需要,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科学评价课堂教学。多年以来,不管是学校组织的公开课,还是各级各类优质课大赛,都要求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传统的上课模式连参加活动的机会都没有。我认为,优质课大赛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要看教师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学会了教学内容,因此,此类大赛不应加上“信息技术手段”这一条要求。

总之,随着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探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当下农村学校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该努力探求,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