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苄稷
儒尔·巴斯蒂昂·勒帕热(1848-1884),出生于法国牟兹省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虽是学院派画家卡巴涅尔的学生,但却并未受到学院派的局限。他从学院派获得严密的素描技巧,同时对库尔贝、米勒等现实主义画家深深钦佩,对莫奈等印象派画家光色的表现也极其赞赏,并且将他们的色彩技巧吸收进自己的绘画之中。勒帕热的绘画根植于养育他的那片具有浓厚民族性和文化积淀的土地,具有真实、朴素的特点。即使在印象派绘画达到高潮时,勒帕热也仍然坚守着法国绘画的民主主义传统,坚定地遵循“为生活、为平民而艺术”的原则。他唾弃学院派的保守主义,却保留其严格的造型;吸取印象派的长处,却拒绝其“为艺术而艺术”、排斥艺术社会功能的观点。他以朴实无华的作品,以对故乡的饱满热情,最大程度地描绘并反映了法国乡村生活的“真实”状态。因此,他朴素的描绘使其作品中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远超同时代的许多画家,被称为“米勒以后唯一能真实生动地再现法国农村苦难生活的画家”。
《垛草》是巴斯蒂昂·勒帕热于1878 年创作的现实主义油画,画中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绘画语言朴素,表现手法严谨而写实。作品传承了学院派严谨的写实技巧和现实主义重客观、重典型的主题表现,同时汲取了巴比松画派重自然、重写生的绘画理念,显露出勒帕热平实、质朴的审美情趣。与学院派不同的是,勒帕热没有固守学院派的桎梏,而是在乡土绘画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摒弃了传统风景画中空气透视的绘画原则,把人物置于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来描绘,使人物形象的轮廓更加清晰。
《垛草》,描绘的是一对农民夫妇在村边田野树荫下的草地上小憩的场景。垛草的农夫正躺在草地上酣睡,脸上盖着一顶旧草帽,露出一撮胡子,脚穿一双沾满污泥的鞋子,松弛破旧的衣服下面露出瘦骨嶙峋的躯体。这一切都显示出农夫的生活状况和他所从事劳动的艰辛。坐在旁边的女士是给他送饭的妻子,从容颜上来看并不老,但其弯曲着的腰背和疲劳困乏的精神状态却告诉我们,生活的重担使她过早地失去了容颜的光彩。她凝视着前方,神情呆滞。这种漠然的表情,深刻地表现了19 世纪法国农村贫苦的生活现状和辛苦劳动对人的精神的巨大摧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激起了观者强烈的共鸣。创作《垛草》时,勒帕热还不到30 岁,但作品精湛的技巧却为人们所叹服。妇女的面部几乎看不出任何一点用笔的痕迹,那双令人感到血液在皮下搏动的结实而瘦倦的劳动之手,以及湿漉漉的头发和困惑而木然的眼神都表现得那样真实和精确,人们甚至可以从画面上闻到干草的香气、听到农夫睡着的鼾声。
勒帕热在乡土题材绘画中,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了对乡土的生命体验,从而升华了乡土的精神内涵。他的乡土绘画以一种凝固的自然化的生活情境,表达一种朴素的、沉静的力量,使观众在不动声色中融入画面的情境中,引起观众潜在的、普遍的、人性情感的共鸣。其朴实无华的笔触,不仅真实地再现了19 世纪法国农村生活的本真面貌,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深刻表达,这正是勒帕热乡土自然主义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看过《垛草》,能唤起人们对遥远的19 世纪法兰西农民命运的无限同情。1978 年春,《垛草》在北京举行的《法国19 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中展出时,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应。观众无不为画家那朴素的诗一般的感情、深刻的观察力和卓越的绘画技巧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