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
(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重庆 401520)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除却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之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科学探究精神也对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展开了探究。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对生物教学拥有足够的兴趣,在课堂上就会主动地探索学习生物知识,从而加速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反之,学生对生物教学缺乏兴趣,就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影响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利用好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以及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将学生引导进入到情境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不同结构与功能的细胞,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细胞的多样性,随后教师结合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结构功能都不尽相同的细胞有着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播放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的结构图,进行情境的创设,让我们想象,在人体之中,有着许多种类的细胞,它们共同工作,支撑起了我们日常的行动与思考,这些细胞之间真的没有一致的地方吗?让我们深入到细胞的结构之中,不难发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细胞,不管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其内在都有着一定的统一性,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实际生活总是最为熟悉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若是教师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生物现象来教导学生,就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于生物教学的情感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进行知识的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结合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现在,转基因食品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超市中就可以买到转基因食品,小麦、水稻等杂交的优良品种产量也越来越多,粮食已经不再是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转基因食品、杂交品种都离不开对基因的利用,基因是怎样被发现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遗传因子的发现者,以及当初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怀着好奇的心情展开探索,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遗传因子发现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基因方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实验教学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了解生物教学的内容,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生物现象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物实验,自行记录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生物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探究,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时,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速度会有变化吗?过氧化氢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实验背后的知识,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问,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酶对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思索探究每一个实验现象背后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精神,为学生构建生物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而言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将学生作为主体,将学生学习的需求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生物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