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科学家联合进行了一项研究,开发修复牙釉质的新材料。
牙釉质是包裹在牙齿表面的半透明物质,是人体中最硬的部分,牙釉质能确保人进食坚硬的食物时不损坏牙齿。然而一旦牙釉质遭到破坏,对其进行修复就成了一大难题:牙釉质作为高度矿化的生物组织,缺乏有机基质,因此无法再生。之前科学家们一直不断尝试寻找修复牙釉质的材料,如复合树脂、陶瓷等,虽然可以修补“大洞”,但不能填进“小缝”,也不能与天然组织完全结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牙齿修复。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直径只有1.5纳米的碳酸钙簇,用其制备出微小簇结构,与凝胶混合,覆盖在类似于人类牙釉质的晶体羟基磷灰石样品上。结果显示,碳酸钙簇结构形成了一层保护层,而新形成的层状结构非常紧密。随后研究人员又用真正的人类牙齿进行测试,使用这种新型材料48小时后,牙齿上长出了大约2.7微米的结晶层,利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后发现,结晶层拥有和天然牙釉质非常相似的结构;而物理测试则表明,新形成的“牙釉质”结构在强度和耐磨性上与天然的牙釉质基本相同。
研究人员认为,新材料可以与天然牙釉质完美结合,实现对牙釉质的修复,将来有望进行临床试验,最终成为牙科领域的理想修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