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圆圆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7)
引言: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保青年一代,能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同时也指出了“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的道路”,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意识形态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教育指导和引领培育作用,进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进而培养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
首先,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高校教育的开展就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建设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愈加强烈。同时高校大学生在这一阶段正是知识学习、技能掌握以及三观树立的重要阶段,需要学校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进而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最大的支持,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学生更是十分关键。
其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办学特色的需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而高校教育正是人才培养和为我们党落实治国理政方针政策而服务的,所以,高校教育教学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最后,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帮助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的必然选择。新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交流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外来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了渗透和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且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为人们信息获取提供了更加便利途径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面临着众多不良信息的影响,特别是对信息甄别不够的情况下,易导致一些错误思想对学生正确思想认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一些错误的思想正侵蚀着学生的正确且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所以,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任务的困难等,都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高校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曾经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新时代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所以说,我们党已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而不断加强和巩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阵地。
时代的发展,推进了思想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最新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将其纳入课程教育当中,为高校教师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进而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精神最为集中的表现,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各种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
高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大学生,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还要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帮助学生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和诱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坚定方向。其次,要不断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链接高校和学生,以优秀基层党组织“领头人”作为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先锋,尤其是学生党支部的健全和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特别是其意识形态理论的培养,以点带面,逐渐提升学生整体的意识形态理论水平。
总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中心,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培养出具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