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
(定州市赵庄子小学,河北 定州 073000)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更容易让他们获得形象的感性认识,形成自我体验,达成对数学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内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小学生上数学课时思维单一,想象力匮乏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对折”时,虽然课本上已经给出了直观图,但还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每人准备一张纸或一根绳,同桌分别对折,再合作,总结出对折的次数与个数的规律。再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经过多次训练,反复操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在动手实践中领悟,抽象的道理在学生一双双小手的翻转中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知识,课堂教学收到了“千言万语”难以达到的效果。重视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牢固,对数理的感知更为直接,体验更为深切。
“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于植树问题的课例:“一条50 米长的小路,在马路一边每隔5 米植一棵树,需要植多少棵树?”我放手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动手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小组同学们站出来做小树,本小组其他同学数一数,然后核实计算:有的小组,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动手画一画......最后,我让他们公布所探讨的结果,一种答案是10 棵,一种答案是11 棵,一种答案是8 棵,孩子们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为了证明自己的成果,我请每一组同学分别以演示实物的方法去说服其他同学,每一个孩子代表一棵小树,来到台前去演一演,站一站。最终每一个答案的揭晓换来其他同学的点头信服。演示完之后,我便询问他们谁的结果正确,孩子们立刻异口同声的回答都正确。因为有了动手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课中积极参与,人人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很快明白了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算理,并以此引伸,举一反三,掌握了湖边植树,四边形物体周围植树等基本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方法往往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积累形成。这个教例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画画、站站,丰富他们的体验,使之在探索中对思考、寻找规律,并用得出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因此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和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事实证明,有效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只有当学生动手操作时,才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多区域得到训练,才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案例:一年级小学生对于符号>和<一直混淆不清,令老师很烦恼,我突发奇想想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打算以学生的思维角度让他们去观察这两个符号,如何能快速分辨两个符号去表达出多与少的概念,我装出十分苦恼的样子:“同学们,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超级难题,如何快速分辨>和<这两个小淘气呢?”看到我这一副着急的样子,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又展开了讨论,眨眼功夫,几个小手举了起来,一个同学说>大又多,<小数量就会少。于是我追问:“哪里大呢”于是另一个声音传过来“口大,口大”,“对,口大,口大”,“是呀,口大,那它看起来又像谁的口呢”“像小鱼,像我家鱼缸里的小鱼”于是,便有了我们是师生的创作:大鱼(大于>)张大嘴,小鱼(小于<)抿小嘴。如果离开了孩子们细心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我们这得意之作是不会的诞生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仅对图形间的联系和变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在动态中认识事物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索和尝试,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我认为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毕竟“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探求,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最终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