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增迪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为了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促进孝道文化的开发利用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的有效途径,进而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发展。笔者选取了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孙家寨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孙家寨村是非常有名的孝道村,其中“孝老大餐”最具特色。孝老大餐从2011年开始举办,已经持续了八年。举办时间是每个月农历初一、十五,村里村外的老人都可以去就餐。孙家寨村也是邢台市首个信用村。该村除去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的村户,都是符合标准的诚信户,可以享受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优惠贷款。村支部还在村里办起孝道夏令营。每年举办三期“孝道夏令营”,每期36人,到现在已经办了50多期。孙家寨村也成为多家单位的孝道文化教育基地。
孙家寨根据自己地理优势,临近金沙河风景区,并采纳专家的发展规划,走“田村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的特色发展道路。目前多个项目已经启动。孙家寨村“孝道村”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孝道村的商标已经注册,相应的农业种植合作社也建设起来,自己生产的有机花生油、石磨面粉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这些发展项目所带来的收益又支撑着孝道文化的建设和基层社社会治理的发展。孙家寨村逐步推行孝道文化,形成了良好村风,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
河北省威县孙家寨村“孝道村” 的可复制性很强。目前不仅附近的村、镇,甚至外市的一些村镇和外省的一些社区都纷纷前来学习、借鉴,并且这些地区进行的孝道文化建设收效都不错。孙家寨村的孝老大餐宴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得到宣传倡导和推广,志愿服务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同时“孝道村”建设开展的经济成本也不高,这也提高了其可复制性。“孝道村”建设中的一些的花费,村里完全可以自产自给。村民的积极参与也给孝道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随着各地区孝道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推广,一些志愿者、热爱公益的企业都会愿意承担这项活动的一些经费或者进行物资捐献,为孝道文化建设活动提供支持。这样可以减少村委会的压力。
孝道文化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在农村中不断的传承着[1]。孝道文化对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处理社会各个领域所出现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村风的形成。孝道文化的精华在农村中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一是对孝文化的认同。子女孝顺父母,在农村被视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被广大农民普遍接受并予以推崇。二是家庭教育中对孝观念的重视[2]。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在对孩子不断地进行教育,孝道文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良好的社会治理离不开优秀文化的作用和支持。有效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部分[3]。为了实现孝道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政府应当把孝道文化建设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治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将孝道文化体系化、制度化,真正的应用到基层社会建设和治理中。这样才能让孝道文化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与思想动力[4]。政府可以加大对孝道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以孝道文化建设效果突出的区域作为典型,让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这种活动方式和道德观念。
物质保障为农村孝道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5],也间接的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首先是资金保障,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不仅是村镇基层政府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孝道文化开发利用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基层政府应当设立农村孝道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部门,要适时地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专项资金利用率;也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从而扩充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资金。再者,基层政府也应加强物质设施建设,可以根据当地开展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6]。农村中的一些文化设施,群众参与度不高、设施利用率低。在农村孝道文化建设中,乡镇政府不仅要加强对相应设施的投入,更要加强对其管理和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都与农村文化环境关系密切[7]。乡镇基层政府在孝道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对农村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构建正面、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重视农村舆论环境同时,也应当优化农村的道德环境。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孝道文化的积极作用,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基层政府应该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实用的道德评价体系,以农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对农村道德模范进行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孝道文化建设可以极大促进农村新风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让每个农村或者地区都能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从而让文化力量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孝道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结合、一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社会风尚有极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