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的草药情

2019-01-12 17:56潘春华
养生月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甘菊诗圣草药

◎潘春华

杜甫是我国唐代大诗人,在诗坛上与李白齐名,《新唐书·杜甫传》赞云:“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故明清文人甚推崇杜甫,叶燮在《原诗》中云:“诗圣推杜甫。”然而,你是否知道,杜甫还与中草药打了一辈子交道,种药、采药、洗药、晒药、卖药,从没有消停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药农,在我国药物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章。

杜甫35岁到长安应试,长期未能如愿,而父亲的去世又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这期间,杜甫便采药、卖药求生。他在给唐玄宗的《进三大礼赋表》中就写到了自己“卖药都市”的经历。此后,杜甫携带家小,由洛阳到华州,几乎到了“短衣数挽不掩胫”“男呻女吟四壁静”的境地,便又卖药行医,维持一家生计。不仅如此,杜甫还常为诗朋文友开方治病,“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过着亦文亦医的生活。

杜甫如何懂得医术?原来,他“读书破万卷”,自小就能识别各种中草药,懂得药性、药理。此外,“沉郁顿挫”的他,壮年便患有消渴病、风痹症、肺病,还患过疟疾,久病成医。

药材从何而来?一是到附近山野里去采,有时回趟老家也要采些中草药回来。二是在自家庭院里种植,从《叹庭前甘菊花》和《秋雨叹》诗中,便可知杜甫种过甘菊和决明。甘菊散风清热,可入药。决明所结的果实叫决明子,能清肝明目,也是一味中药。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秋天,长安一带连降60 多天雨水,很多花草在雨水中泡烂了,唯独决明长势喜人,“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秋雨叹》)。杜甫看到自己亲手种的决明子居然安然无恙,开出无数花来,喜不自禁,有望卖点药材度过荒年。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 年),杜甫48 岁时由陇入蜀。入蜀后,他经常吟着“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的诗句。白天他在田地种植女萝、丁香、栀子、决明等草药,有时也翻山越岭上山去采草药。诗云:“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他还和妻子、儿女一道,在成都浣花溪畔造茅屋,辟药圃,请友人觅求药苗。“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这就是当时杜甫为我们描绘的一派生机勃勃的药圃景象。直至晚年,他在身体日渐衰弱的情况下,仍不忘种花种药。他在《小园》诗中写道:“客病留因药,春深买为花。”意即买下花园,既种花又种药,花可观赏,药可治病。

对于怎样种好药,杜甫深有讲究。在泉州,他见太平寺的泉水特别清冽,可灌溉药圃,因而在《太平寺泉眼》一诗中写道:“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据《本草纲目》载,黄精是阳草,为一种药物,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功效,久服可延年益寿。

由于长期与中草药打交道,杜甫深谙其药理、药性和药法,对中草药有很强的鉴别、应用能力,把草药的特性、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他写丁香是“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写栀子是“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诗文描写各种草药涉笔亮丽,轻松明快,表达了诗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的心态和情感。

杜甫一生中写采药、制药以及用药的诗就更多了。他在诗文中写道“晒药安垂老”“采药吾将老”“看题检药囊”,说将采来的药物晒干后贴上标签贮藏好。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体衰多病,在长沙到岳阳的船上,59 岁的杜甫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临死前,他写了一首三十六韵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的绝笔诗,诗中叙述了他漂泊一生,以及重病缠身的痛苦和爱国忧民的深情。

猜你喜欢
甘菊诗圣草药
薇甘菊光能利用及叶绿素合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响应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小草药里的大梦想
草药王
薇甘菊叶片水提液对土壤钾素活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可爱的德国甘菊
春雨中遥拜诗圣杜甫
为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口占七绝一首
西盟县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防控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