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花湘
(河间市职业教育中心,河北 沧州 062450)
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是指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理想主义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集体主义教育是引导学生热爱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的教育;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是指人道主义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纪律和法制教育指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纪律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使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校德育的实施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来完成,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教师与家长共同配合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况,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的获得家庭的支和理解,以便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智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向学生传授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其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完善奠定知识基础;其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发展开放型、拓展性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去学习。对于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与内在创新性的提高,而为了进一步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求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在“互联网+”时代下,发挥网络自主学习优势特别重要。寻求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从而培养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通过养成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能凭借其内部需要的强大力量自动地使自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达到高效率,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体育(physicaleducation,缩写PE或P.E.),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教育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体育教育是完成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关于教育性体育教育过程层面上的认知要求,就是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进行运动性认知学习,最主要的功能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体育的载体是教育环境下的身体活动,这种身体活动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大都离不开运动技术,而且许多运动技术本身就是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运动技术的学习既是一个身心活动的过程,更是一个生理机能发生变化的过程,这个生理过程本身就具有生物性改造的作用与效能。因此,从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来看,应该更强凋运动技术学习的工具功能,即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达到养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目的,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与德、智、体、劳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应该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满足学生的审美渴求;美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丑的辨别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状态;美育可以促成文明健康的班级风貌;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美育,要以美的品行感染人、以美的情感教育人、以美的语言激励人。班级管理应渗透美育,让他们懂得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从而实现“以美的教育培养美的人”的目的。艺术课教学和艺术实践教育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让学生参与简单的社会劳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既可以锻炼其体格,又可以锤炼其意志,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学校每周安排劳动教育课,坚持高标准打扫卫生,组织公益活动,社会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