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山东省宁阳县鹤山镇刘楼小学,山东 泰安 271406)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要让小学生走进经典和走进名著,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很多小学生知道阅读名著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由于正处于单纯的年纪,具备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名著阅读几乎毫无信心,所以并没有养成爱好阅读名著的习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课文阅读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引导,导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全凭兴趣,想读的时候读一会儿,不想阅读的时候就丢弃在一边。再加上由于小学生没有自律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方式。小学生阅读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小学生单纯天真,但是也很容易被身边的人所影响,如果身边的同伴都爱好阅读名著并且,每天交流的都是文化方面的内容,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对阅读感兴趣,并且爱上名著阅读[1]。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就需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入手,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选择可读性强、趣味性高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心理,同时在课余时间和课外阅读中做好指引。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名著阅读计划,定期开展名著赏析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长年累月的坚持课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经意间养成不间断阅读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从教师的角度入手。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同伴,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不但引导,还要激发学生,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如教师在阅读一些童话故事之后,挑选一些推荐给同学们。如作者在阅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之后觉得很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扩展,于是在课堂上时间把精彩的片段阅读给同学们听,在教师声明并茂的讲述和短文的阅读中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课后学生们纷纷找到老师借阅《草房子》。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爱好。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合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现代的学生都是在信息化技术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单调的课本阅读难以提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经典名著片段,来吸引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如名著经典《三国》中的《关羽败走麦田》,教师可以播放关羽败走麦田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在揣测关羽的一系列行为和动作,对文章描写的方式进行揣摩。教师要学会合理讲述故事的起承转合,引导学生思考关羽的命运,引发学生对名著本身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阅读有特色的才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很多成语故事和历史典故都是从名著中提炼出来的,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设置好关卡,提出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阅读学习[2]。
小学生阅读名著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因为在生长环境和语文文化环境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如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等,所以在阅读指导中,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爱读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读书,最后养成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教师面对不同的经典阅读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和,同时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阅读简化版本的名著,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做好引导,引导他们采取通读、泛读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对于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都比较强的学生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引导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强度,同时教导学生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班级有良好的的阅读风气,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养成并且坚持下去;校园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就会成为一个健康发展、书香满园的校园;家庭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会帮助学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所以教师在班级教学与活动中要注意班级文化建设,开设阅读专栏和图书角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定要有良好的意识,为学生的阅读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把阅读的真正作用和意义告诉家长,把学生的阅读情况也详细的在家长微信群分享,促进小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
结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的从小养成与语文教师的科学指引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促进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有非常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