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刷牙史略

2019-01-12 17:58潘春华翟爱萍
养生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升麻口腔卫生牙刷

◎潘春华 翟爱萍

“惟口启羞,亦复含垢。积垢毁齿,大开狗窦。有物拭之,晨兴之候。短小精悍,誓歼群丑。”这是古人对牙刷的描述。很显然,我国古代已经用牙刷洁齿了。那么,古人是从什么时候采取什么办法漱口刷牙、保持口腔卫生的呢?

在敦煌壁画“劳度叉斗圣图”中有一幅《揩齿图》,可看到一人手里拿着细口瓶子,视为漱口水杯,另一手用手指揩牙齿的场面。但比这更早的是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内则》中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虽只短短六个字,却是我国关于漱口的最早记录文献,比起希腊、罗马、希伯莱及佛教关于使用洁牙剂的最早记载,至少要早500年。这说明,先人们早就开始注重口腔卫生了。

《诗经·卫风·硕人》中,把美女牙齿形容为“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对牙齿参差不齐者称之“龃龉”。这也是华夏文明追求牙齿美的早期记载,对不齐为龊、不正为龇、不平为龋者,没有好印象。

西汉《史记·扁鹊仓公传》中,还专门指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食而不漱”。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也有关于“漱口”的记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更有人主张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

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官修医书《圣济总录》有《揩齿》一节,说的是“揩理盥漱,叩琢导引,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龂槽固密,诸疾不生也”。它把中国人重视口腔卫生的观念,推演到了12世纪初。

宋代张杲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元代《三元参赞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这时不单纯用盐漱口,而且还用茶叶漱口,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公元1624年,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更是科学地指出:“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强调要在每次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牙齿清洁和口气清新。

唐代,人们开展用柳枝制成刷揩齿,这种方式在敦煌壁画中就有描述。唐代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了“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蒿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上六味捣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沾取药揩齿,香而光洁。

两宋时期,刷牙的方法又有了演进。据史料记载,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商铺。南宋吴自牧描写杭州生活的笔记体专著《梦梁录》第十三巻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这刷牙子就是牙刷。《养生类纂》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梦粱录》“铺席”一节罗列临安的著名店铺,就有专门生产、经营牙刷的铺子“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做柄,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

公元959年(辽国应历九年),辽驸马卫国王下葬的殉葬品中有两把象牙柄的牙刷,1953年被考古工作者在原热河省大营子村(今辽宁赤峰县)发掘出来。此牙刷每把长19厘米,宽1.1厘米,刷毛长2.4厘米,头部有两排共8个植毛孔,孔上下相通,毛束之间均有相等的间隙,造型精良,形态制法都与现代牙刷极为相似。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牙刷实物,而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出现正式的牙刷。

宋代,士大夫们开始配制兼具药物和香料两种性质的牙粉,用于漱口刷牙。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配制过牙粉,他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一下,然后装起来。但是这种牙粉并不结合牙刷一起使用,苏轼漱口时,用小勺子舀一勺配好的牙粉,倒嘴里,喝一口水,咕嘟嘟,咕嘟嘟,潄一下,然后吐出来。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他使用的原料很单一,只有苦参。但沈括刷牙必用牙刷,用马尾巴牙刷蘸上清水,洒上苦参粉刷牙。

南梁时期出现了牙膏,刘峻所著的《类苑》中有首歌谣,题为《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歌云:“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蜀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说明我国早在公元6世纪就已经有了药物牙膏。这种令人齿牢鬓黑的牙膏由皂角、荷叶、升麻、旱莲草、青盐等10种药物研熬而成,推测其功能不仅对牙齿增白留香,消炎镇痛,而且兼顾乌发美容作用,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药物牙膏。

北宋末年洪刍编《香谱》,收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例举三种口气清香、吐气如兰的名贵配方:其一,沉香一两半、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一两、甲香一两、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其二,黄熟香、馢香、沉香各半斤,檀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麝香、甲香、丁香皮各三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苏合香油和熟蜜调成糊;其三,龙脑香、乳香各半斤,青盐二两,一起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宜早晚行之。该书还记有洁齿药膏: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来刷牙。

元代,用牙刷刷牙的习惯在民间逐渐普及。罗天益的《卫生宝鉴》,还特别讲到要“早晚擦牙”。说明元朝时期的人们已意识到天天洁齿的重要。郭玉的诗句“南州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值”,首次提到“牙刷”一名,从此为后代沿用。

元末明初编著的《朴通事》下卷,记载了市民购买牙刷的场景。“顾客:卖刷子的将来。这帽刷、鞋刷各一个,刷牙两个,掠头两个,怎么卖?商贩:这的有什么商量处?将二百铜钱来。哥,我与你这一个刷牙、一个掠头,将去使,休掉了。顾客:不妨事,我靴靿里揣将去。”再次可见牙刷在市井小民间也是普通货品。

至明代,刷牙的习惯更为普及,牙刷的制作也是比较多样,出现了棕制的牙刷,以及马鬃制的鬃刷。直到这个时期,西欧才刚刚发明了牙刷。进入清代,开始用猪鬃代替马尾,制造出了猪鬃牙刷。

明代冯梦龙辑录的民歌集《童痴二弄》第八卷收有一首南方情歌:“吃个镜子来里做眼,编筐着弗得个蓬尘,牙刷子只等你开口,绊头带来里缱筋,眉刷弗住介掠来掠去,刮舌又介掀嘴撩唇。”不仅提到了牙刷,还很形象地描绘了刷牙时的动作:刮舌、掀嘴、撩唇。说明明代南方有人刷牙,其仔细度甚至比一些今人还高。

不过,更多史料显示,古人在早期,清洁口腔普遍采取含漱法。后来,才发展到既漱口又刷牙,二者兼用。

清代,口腔保洁呈现多样性,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就不难发现,像贾宝玉这些生活极其讲究的贵族们,不但天天漱口刷牙,而且漱口还用青盐。官宦人家把含氯化钠的青盐雕成棱柱形的块状结晶体,平常百姓家莫说享用,我估计连见也没见过。

民国时期则普遍使用价格便宜的牙粉刷牙。如今,人们大都使用洁净效果、口感更好的牙膏刷牙。经过科学工作者长期的努力,加有防龋、止血、消炎、止痛、除臭、脱敏等药物或一些中草药的牙膏在我国纷纷问世,牙膏刷牙更具实用性,也开创了一条防治口腔疾病的途径。

猜你喜欢
升麻口腔卫生牙刷
升麻的品种考证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肇事肇祸强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分析
升麻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进展*
经典名方中升麻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口腔卫生宣教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口腔卫生师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