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民间美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体系。民间美术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奇特的想象,以及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同其他艺术相比,具有鲜明的群体性,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形式。它的形成是由文化根源、创造动机、思维方式等系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综合发展而来的。民间美术起源早、范围广、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源动力。后期形成的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宗教艺术等艺术形式的根源和基础都是民间美术,它们从民间美术中汲取所需的营养,形成了自身深厚的根基和底蕴。树有根,水有源,民间美术是其他美术形式的源泉,是其他艺术创作的基石。民间美术承载了民间精神、观念、情感,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源远流长。
民间美术传承了原始艺术中天真烂漫、异想天开的审美趣味,好似儿童充满好奇的观看世界和思考宇宙,减轻了在现代文明中精神负担沉重的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让他们处于想象的空间里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获得心情的愉悦。民间美术通过不和谐的表现方式为人们带来另类的趣味性。它突出表现对象构成要素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例如,布老虎的造型似虎非虎,不表现真老虎的凶猛威武而是结合儿童的形态精神和动物的形态,绣成憨态可掬,稚拙可亲的形象。为了突出老虎的表意性,将老虎的身躯和尾巴进行大比例的缩小,突出老虎头部的形象特征,对老虎的形象进行刻意的夸张刻画,大而圆的大眼睛,龇牙咧嘴的神态,强化重点表现的部分,缩小简化其他部分,对自然美的意象化、理想化进行突出的表现。在民间美术作品中经常见到类似的创作,一头牛在耕地,但是却在两个方向都为牛画上了腿,透过鸟巢可以清楚地看到鸟巢中的小鸟,画侧面的牛时仍然会画上牛的两只眼睛,屋内的摆设和屋内的人员在屋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民间美术给人一种稚拙、纯粹的感觉,感觉到民间美术是人们通过亲身体验生活的方式来完成创作的。
民间美术的对称、均衡、协调、多样的统一等具体表现形式给人一种安详、平静、舒畅、轻松、完美等审美愉悦,构成了民间美术和谐美的内涵。和谐美在装饰性图案、纹样中,在陶瓷、染织、剪纸等品种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图案纹样的制作流程规范,构图对称也非常均衡。美好、善良、神圣的形象如菩萨、佛、送子娘娘、孔雀等一般都采取优美的造型设计,优美造型是建立在自然物的基本形态上的,它是对自然物的高度凝练,同时结合了作者的创作理念来进行搭配的,力求达到圆满、流畅、明丽等艺术效果。另外,生命繁荣是民间美术对美的最高追求。民间美术虽然经过历史的沉淀有了一系列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大多都与生命、欢喜、圆满、幸福等有关。如,长命锁、百家衣、团花、如意等纹样。随着民间美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心态的稳定特征,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理想。
离奇古怪、令人惊心动魄的夸张造型以及神秘莫测的强大悬念深深地吸引着人们,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得民间美术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审美情趣。民间美术中奇异美的来源是继承了原始社会的审美观。如,良渚文化玉琮上的兽面图案、饕餮纹等。同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都形成了怪诞美,如傩戏、藏戏、地戏面具、社火、戏曲脸谱及木版年画中,很多造型都发展了怪诞美,促进了民间美术创作中丰富多彩、异想天开的怪诞审美形态。例如,在隋唐时期社火脸谱就开始流传开来,通过不同颜色来代表不同的性格,让观众能够通过不同的颜色对扮演的角色有一个直观的把握。互渗造型也是体现奇异美的一种重要型式。互渗造型是指利用人的思维式创造出结合人类形象的超自然物种,这种造型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形成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和很奇特的美学趣味。结合多种元素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因为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在地理、人文、历史、哲学、审美情趣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化,所以才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民族艺术种类,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会受到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喜爱。鲁迅先生曾经有过表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间美术通过集体无意识或集体表象传承,直接且完整地继承了传统的五行哲学,传承了原始文化的精髓。民间艺术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使得民间艺术体现了一种浩然正气和博大宽广的民族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