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娟
在西方艺术史中,印象派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绘画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流派。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上十分重视对比色的使用,以画面的简洁和整体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作追求。受此影响,马蒂斯在绘画中注重光影效果的表现,偏向于运用绚丽的色彩,同时也喜欢以简单、直接的色彩来体现其内心的情感。因此,从色彩上来看,马蒂斯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印象主义的继承。
马蒂斯在绘画对象的表现上并不写实,而是透过事物的表面去发掘其更深层次的涵义,从而凸显所表达的情感。其后新印象派的发展,对原有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与发展,开始追求光与色的变化,并通过点彩的技法呈现出来,这种新的理论对马蒂斯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马蒂斯的两幅作品:《开着的窗户》和《戴帽子的夫人》,以简洁、自然的画面风格,表现了自己对于绘画艺术的理解与追求,同时,马蒂斯还在绘画作品中表现了事物的细节,欣赏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赏,能够感受到其对生活的思考,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人们在绘画时,线条是描绘事物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线条逐渐成为表现画家情感、增强表现力的重要部分。
马蒂斯在线条的运用上深受先锋艺术的影响。从狭义上来讲,先锋艺术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出现的反对艺术体制与艺术自律的艺术流派,其出现代表着线条艺术在寻找一个发展的突破口,想要通过反叛来使人们看到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但马蒂斯在线条方面的绘画技法上并非完全属于先锋艺术,而是融入了许多其他风格的艺术元素,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东方风格的独特的线条艺术形式。比如马蒂斯早期的绘画作品《生之喜悦》,描绘了一副田园景象,视觉上给人以自由而夸张的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源自于古典绘画,让人们不禁联想起《梳妆的维纳斯》《泉》等作品,其线条自然流畅,尽管将人物作为画面主题,但背景里描绘的树木也十分富有美感,使得整幅作品更具韵律感,线条上综合运用了传统技法与现代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绘画方式。
马蒂斯在构图上吸收了20 世纪非洲艺术中夸张化的表现方式。他利用平滑的线条与大面积的颜色,对空间进行变形与压缩,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增强了形式美感,为欣赏者呈现出更为强烈的视觉审美感受。比如作品《粉红色的裸女》,充分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人物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采用了放大的夸张手法,还运用黑色的勾线来凸显人物的边缘,一方面放大了人物的胯部、腰部,另一方面头部显得比较小,是一种典型的非洲艺术夸张手法。
通过与现实主义的比较,马蒂斯在构图上采用的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方法,比起对绘画事物的真实再现。他更加侧重于精神世界的表现,比如他用深蓝色的沙发作为画面背景,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深沉感觉;与此同时,马蒂斯在人物和背景的色彩上,采用了具有很强对比性的颜色,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还使得线条看起来更为自然流畅,凸显了一种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感。
马蒂斯以独特的角度理解艺术、解决艺术,同时也用这种独特的艺术眼光来看待和表现生活,其艳丽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以及意味深远的构图方式等,共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与精神上的盛宴。而通过对马蒂斯绘画技法中色彩、线条和构图的分析,以及对其绘画作品中情感与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马蒂斯绘画艺术技法的形成,是传统艺术与同时期艺术风格相互融合的结果,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从传统的艺术土壤中汲取营养,才能实现创新性的突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