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青,吕 瑞,徐宏闯,左 晖
(1.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127; 2.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147;3.广州星坤机械有限公司,广州 510460)
正常生产出车间一级油常规指标酸价、色泽、含磷量、水分、过氧化值和AOM值均达标,在进油罐后出现返色返酸现象。我们发现巴西大豆油、阿根廷大豆油、美国大豆油、储备2年或以上的脱胶油、大豆储存5年加工的脱胶油,在经过精炼成为一级油后返色返酸程度不同。
2年以上的国储脱胶油及5年以上的国储大豆制取的大豆油,脱臭油色泽Y6/R0.6、酸价(KOH)0.04 mg/g。将油从油罐A周转到油罐B,返色Y1/R0.1、返酸0.016 mg/g;储存1 d返色到Y10/R1.2、返酸到0.08 mg/g。
巴西大豆油呈深红色,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脱色油色泽Y40/R4.0,脱臭油色泽Y6/R0.6。将脱臭油泵入油罐(铁制)储存3 d油脂返色到Y7/R0.7~Y8/R0.8,储存5 d色泽达Y9/R0.9,连续3 d稳定后继续返色;而返酸为第1天达0.05 mg/g,第2天达0.07 mg/g。阿根廷大豆油脱色油色泽Y50/R5.0,脱臭油色泽Y7/R0.7,储存3 d返色到Y8/R0.8、返酸0.04 mg/g。美国大豆油脱色油色泽Y60/R6,脱臭油色泽Y7/R0.7,储存5~7 d返色到Y8/R0.8、返酸0.023 mg/g。乌拉圭大豆油返酸0.033~0.046 mg/g。总体来看,多数大豆油返酸0.023~0.057 mg/g。大豆油返色的频次、程度和速度不同,一般罗维朋(133.3 mm槽)返色在R0.2~R1.3之间,最多达到R2.0。大豆油返色返酸与大豆原料品质、预处理工艺和油脂储存条件有关。
本文对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脱色吸附剂及精炼工艺和设备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对精炼工艺参数及设备进行调整,以降低大豆油的返色返酸程度。
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归纳为:①原料。青绿豆、未成熟大豆、高含水大豆生产的大豆油易返色[1]。大豆油含亚麻酸2%~13%,导致其氧化稳定性差,易发生返味返酸,控制亚麻酸含量小于等于3%,稳定性好。②油脂色素氧化、异构化或低分子色素的聚合。③油脂自动氧化和油脂异构化。④油脂中的金属离子、磷、维生素E。油脂残磷在脱臭后发生磷脂的吡咯化(4,5-环氧基-2-庚烯醛和多个含氨基磷脂反应生成聚合物吡咯磷脂),产生非酶性褐变,引起返色。金属离子主要指Fe2+,可促进氢过氧化物的分解,脂肪酸中的活性亚甲基的C—H链断裂,使分子活化。Fe2+含量大于等于0.2 mg/kg,促进油脂氧化,产生加工色素。另外油脂中维生素E含量低,油脂氧化稳定性差,增加返色返酸。⑤加工和储存条件。浸出中的汽提脱溶温度对返色返酸影响很大,如浸出车间二蒸和汽提温度大于等于105℃,发生返色返酸[2]。过氧化值与返色返酸呈正比,过氧化值与油入罐温度有关,在油温大于等于50℃时,油脂氧化速度较快,同时与灌装容器的饱和度及保存方式有关。另外,色泽随储存时间延长而加深,在储存中变化明显,因为油脂在储存过程中过氧化值升高到一定值后降低,过氧化值呈周期性变化,出现多次返色返酸现象。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大豆油脱色吸附剂及精炼工艺条件及设备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调整。
油脂常用的脱色剂是活性白土、凹凸棒土、活性炭、沸石等。沸石、硅藻土多数脱色率比活性白土低50%。
(1)活性白土
活性白土有很强的吸附力,也有很强的催化能力,可促进油脂氧化生成不良风味的挥发性物质。活性白土可吸附大分子色素,对小分子色素吸附作用弱,对叶绿素和胶溶性杂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酸性活性白土可高效脱除天然叶绿素,能将油中叶绿素含量从1 500 μg/L降低到15 μg/L,但对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分解色素脱色效率低。活性白土对水的羟基吸附使白土活性降低。
一般酸性活性白土指标:pH 2.5~4,水分12%~15%,颗粒度过筛200目大于90%。弱碱性活性白土:过筛200目残余在2%,水分8%,pH 7~9。酸性活性白土的游离酸高造成油脂的水解和氧化,使油脂返色返酸。所以根据油品选择活性低于200、游离酸0.2%(硫酸)、pH 5~9的白土。另外,超量白土可引起油脂氧化及异构化,脱色油发生微量水解和氧化,增加共轭二烯酸等极性物质,使油脂色泽加深。从生产经验看一般添加1%酸性活性白土使脱色油酸价(KOH)增加0.01 mg/g、过氧化值增加并带有浓白土味。
(2)助滤剂
助滤剂因活性低,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影响小。在油脂中应用的助滤剂不能含有被滤液溶解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及微生物,对滤液的原味影响要小。应用于油脂脱色的助滤剂多为硅藻土和珍珠岩。硅藻土助滤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化学性质稳定,可过滤或截留0.1~1 μm的颗粒。硅藻土挂网快,颗粒分布均匀,孔隙度高,通透性能好,含皂类和含磷杂质的油脂首先通过硅藻土层,过滤掉皂类和磷脂。珍珠岩是一种含结晶水的酸性硅质火山玻璃熔岩,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含重金属离子0.005%左右,形成的滤饼孔隙率在80%~90%,截留0.6 μm以上的颗粒。
(3)凹凸棒土
凹凸棒土对油脂的脱色率低于80%,但是用于脱色可使脱色油返酸降低,凹凸棒土在油脂脱色过程中能吸附色素、过氧化物、皂、痕量金属、磷、硫化物、氧化物等。凹凸棒土吸附色素比吸附磷脂有效,但是对皂类吸附比色素更有效。
(4)活性炭
活性炭对脱除较大分子的多环芳烃有效,在叶绿素浓度高时脱色效果好,浓度低时效果不明显,另外脱红效果较好。在实验室中,用凹凸棒土脱色,菜籽油色泽Y31.2/R3.6,在添加油质量的0.1%~0.15%活性炭后,菜籽油脱色率提高到90%以上,脱色油色泽达Y20.5/R2.1[3]。
2.2.1 碱炼脱酸脱磷
碱的种类、超量碱、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劣变大豆油产生不同的影响[2]。碱炼对劣变大豆油过氧化值没有影响,加0.05%超量碱能降低酸价,但是过氧化值没有变化,在超量碱增加0.15%~0.25%,过氧化值逐渐下降。超量碱加的多,碱液与油脂中氢过氧化物接触的概率增加,趋于反应完全,但是超量碱过多会皂化中性油,降低精炼得率。
NaOH降低油脂过氧化值效果优于KOH和Na2CO3。在碱炼脱酸的过程中,皂脚吸附与Fe2+和磷脂相结合的物质及加工分解色素一起被离心机分离。对于劣质大豆油,采取碱炼脱胶脱酸比水化脱胶效果好,脱磷与碱液的浓度和超碱量呈正比。当大豆毛油叶绿素含量在1 000~1 500 μg/L时,碱炼可以脱除25%叶绿素和50%的加工色素。
对酸价(KOH)在2.35 mg/g,含磷量在600 mg/kg毛油采取以下条件碱炼脱胶脱酸:磷酸(85%)添加量0.1%~0.2%,碱液质量分数12.4%,超量碱20%~25%,酸炼时间60 min,碱炼时间20 min。碱炼油用3%左右热软水进行水洗,添加柠檬酸螯合金属离子,控制含磷量小于等于30 mg/kg,二价Fe离子含量小于等于0.1 mg/kg,Cu离子含量小于等于0.01 mg/kg,Ca、Mg离子含量小于等于1~5 mg/kg[4]。中和油酸价(KOH)达0.06 mg/g,干燥油酸价(KOH)0.15 mg/g,残皂量41.0 mg/kg,干燥油含磷量9.51 mg/kg。
金属离子的活性大小为Cu>Fe>Cr、Cb、Zn、Pb>Ca、Mg>Al。在Cu离子和Fe离子含量分别超过0.01 mg/kg和0.1 mg/kg,促进油脂氧化,大豆油含磷量高于25 mg/kg后,Fe离子含量会升高,油脂氧化性增加,出现返色返酸。
2.2.2 脱色
在预脱色罐后要设1个暂存罐,保持进过滤器待脱色油过滤速度稳定、减少在过滤器切换时进油流量的波动,以免造成脱色罐中油和白土的比例发生脉冲式波动,以及引起的脱色时间的脉冲式变化。因此,需要检查脱色罐是否存在出油管道白土沉淀、罐体积料死角和短路,以使油脂均匀脱色。
对于2年以上的国储脱胶油及5年以上的国储大豆制取的大豆油,在脱色中,活性白土添加量在3%以上没有明显的脱色作用,脱臭油色泽很难达到Y6/R0.6,把1 000 t/d精炼降产到800 t/d,加油脂质量0.1%活性炭才能达到脱色效果。
对于热损率高的巴西大豆油,选用活性白土与凹凸棒土比例在1∶2或者活性白土、助滤剂、凹凸棒土比例在1∶1∶2。在600 t/d精炼工艺中,选用活性白土与凹凸棒土比例在2∶1、1.5∶1,活性炭添加量为每8 h 7~8包(每包25 kg)。对于美国大豆油,全部用凹凸棒土,做小试确定吸附剂的种类、配比和添加量,观察酸价回升;做加热试验,观察色泽快速升值。如果使用酸性白土脱色油返酸返色严重,建议选用碱性白土,适度碱化的活性白土具有脱色和保留油风味的能力。
脱色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引起返色返酸。脱色温度:活性白土或活性炭100~106℃,天然漂土105~132℃。脱色时间:15~20 min。脱色油色泽达Y40/R4.6,脱色油酸价(KOH)0.29 mg/g,脱色油含磷量2.70 mg/kg。
2.2.3 脱臭
推荐采取填料塔-板式塔-填料塔的组合塔,填料塔高度在3 m左右,滞留时间4~5 min,板塔4~6层,接旁通管可调使用层数,板塔的直接蒸汽喷孔3.5 mm,直接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和过热处理,直接蒸汽管道保温无死角,增加后脱酸目的是清除在脱臭过程中微量聚合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低碳链分子如醛、酮、酸等二聚体。定期更换脱臭塔的人孔、视镜、法兰等的老化垫片,采取冷冻水真空系统和双捕集器,检查蒸汽喷射泵是否杂质堵塞、水封池水的pH。定期清洗脱臭塔,减少热聚合反应。
在进除氧器前加入0.02%~0.04%质量分数为0.5%柠檬酸溶液作为金属螯合剂,大豆油的最佳添加量为10 mg/kg,为避免高温分解,在进除氧器前的暂存罐中添加。进脱臭塔油含磷量低,可减少聚合物。
控制脱臭温度在235~245℃,残压在0.15~0.25 kPa,出油口残压在0.4 kPa,保持稳定,脱臭时间小于等于88 min。增加后脱酸装置明显提高脱臭油的氧化稳定性,脱臭油在真空冷却到45℃左右进油罐,在油脂中添加60 mg/kg的TBHQ或充氮密封。成品油酸价(KOH)0.04 mg/g,色泽Y7/R0.7,过氧化值0.01 mmol/kg。精炼成品油进成品库区油罐,再转入包装车间的油罐等待灌装,企业内控包装油指标酸价(KOH)小于等于0.08 mg/g、色泽小于等于Y10/R1.3。
食用植物油中存在各种色素,如天然的有机色素叶绿素(绿、红)(大豆毛油叶绿素含量在1 000~1 500 μg/L)、叶黄素(黄)、类胡萝卜素(红、橙)、棉酚(深褐)、铁皂(深棕)。在加工过程中有机降解物如磷脂、蛋白、糖类及胶质降解导致油色变棕色或黑色。天然色素容易脱除,在储存和加工中出现的分解色素在脱色过程中很难脱除,没有规律,有时多用白土添加活性炭作为脱色剂。所以要求在预处理和浸出过程中尽可能地采取低温,在碱炼中采用皂粒吸附色素效果较好,减少脱色白土用量。
根据多年的生产统计,一般美国大豆油的氧化性稳定,阿根廷大豆油次之,巴西大豆油最差,国储大豆油和多年储存的大豆加工的精炼油返色返酸不同,虽然找到一些规律,但是有时遇到大豆油小试的结果和生产中差别很大。我们分析是反应条件存在差异,工艺和设备不适合有些批次大豆油精炼,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我们掌握多数大豆油返色速率和返酸速率范围,在指导生产中控制出油色泽在Y7/R0.7、酸价(KOH)在0.05 mg/g以内,如有条件可向成品油罐充氮,降低油脂氧化速度,达到企业内控包装油标准酸价(KOH)0.08 mg/g和色泽Y10/R1.3(国标一级油色泽是Y20/R2.0)。需要说明的是在处理劣质大豆油返色返酸过程中,很多人注意脱臭的温度和真空,对脱色白土的活性影响重视不足,也请同行关注。
致谢:感谢东莞中粮油脂有限公司刘其东高级工程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