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侠 曹培龙 张冠军
(1.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陕西铜川 727100 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陕西西安 710061)
1.1 病例来源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2月至2018年10月手术脾脏切成标本,其中7 例诊断为“脾脏错构瘤”。其中3 例已于2012年报道。
1.2 方法 标本经3.7%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后切4μm 厚切片,HE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使用SP 两步法,所用一抗波形蛋白(Vimentin)、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因子-1A(PECAM-1,CD31)、CD34、CD8、Ⅷ因子相关抗原(von Willibrand因子)、CD21、CD68、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Smooth Muscle,SMA)、Ki-67 及二抗等试剂盒均购买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并同时设置阳性及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读 免疫组化阳性信号为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定位于胞质、胞浆或胞膜。所有病理切片均由两位主治以上病理医师阅片。
2.1 临床资料 7 例患者,3 例女性,4 例男性,年龄从 41 岁至 58 岁,平均年龄 52.6 岁,中位年龄 55 岁;6 例为单发肿瘤,直径 5 cm 至 9cm,其中一例多结节状;临床上主要以以体检发现,其中2 例有上腹部不适。无其他特殊症状。超声声像图多境界清楚的低回声信号,可见血流信号,易误诊为血管瘤。CT 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密度的实性肿块。
2.2 大体观察 6 例单发结节:肿物均位于脾脏内,直径5 cm 至9cm,平均直径7cm,肿物切面暗褐、暗红色,质软至质地韧,累及局部被膜,与周围脾脏分界尚清楚,周围脾脏暗红色,质实。局部位置有假包膜,存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内含有黄褐色液体,1 例是多发(2 枚)直接分别为3cm 与5cm。
1 例多结节状:切面呈大小不一结节状,结节直径1.3cm~5cm,周界略清,暗红色,间以淡棕黄色文理,质韧硬。
2.3 镜下表现 肿瘤区与正常脾脏无明显的界限,部分有纤维束分隔。肿瘤组织内脾脏白髓结构消失,代之的是结构紊乱、比例失衡的红髓增生,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呈片状,条索状,胶原玻璃样变性。病例1、病例7 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增生的纤维组织呈片状,条索状排列,属纤维为主型脾脏错构瘤;病例2、病例3、病例4、病例5、病例6 以血管、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可见大小不一的血窦及增生的纤维组织条索,血窦之间含有多种血细胞,如红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整个结构类似于发育不良的脾脏红髓,属于混合型的脾脏错构瘤。7 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含铁血黄素沉着。
2.4 免疫组化结果 肿瘤性纤维样细胞Vim 阳性表达,血管内皮细胞 F8、CD34、CD31 阳性表达,CD8 阳性表达。组织细胞 CD68 阳性,上皮标记CK、EMA 不表达。Ki-67 增值指数约5%~10%。
2.5 预后 所有病例随访2 个月至69 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
2.6 病理诊断 脾脏错构瘤。
脾脏错构瘤(Spleen hamartoma,SH),最初在1861年由Rokitansky 提出,迄今为止已报道的约200 余例,是发生于脾脏的罕见的良性病变,在脾脏切除病例中,约占0.024%到0.13%。脾脏错构瘤又称脾瘤、脾纤维瘤、脾增生结节、脾内副脾。该病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较多见,男女发病率相似,常单发,偶见多发。大多体检时发现脾脏占位,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少数有腰腹部不适,脾亢、贫血、髓外造血等表现;本文患者平均年龄52 岁,男性患者4 例,女性患者3 例。4例因体检时发现脾脏占位,一例因肝血管瘤检查时发现,2 例有左上腹部或季肋区不适,一例有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大多为偶然发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当下,临床针对SH 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伴随B 超及CT 等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很多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的SH 患者检出成为可能。B 超在本病临床诊断中因为在特异性、敏感性方面占据优势,故而成为首选手段,其能确定脾脏占位性病变所处位置、规格大小、性质及和相邻脏器之间的相关性。CT 和B 超相比较,在SH 临床诊断中更占据优势,平扫过程中SH 通常肿块呈现出为低密度且密度混杂,并且能够判断其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无包膜覆盖,边界相对清晰,增强扫描过程中发现病灶能明显增强且时间有所延长,但强化欠缺均匀性。概括的讲,CT 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密度的实性肿块,中央偶见星形或团块状出现钙化灶,边界尚清楚,增强扫面是明显强化,渐进性延迟为主要特征。虽然影像学检查能发现本病,但因为缺乏特征性改变,故而很容易被误诊成脾囊肿、脾转移瘤等。
脾脏的错构瘤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脾脏红髓的先天性畸形,有人认为是对创伤的反应。
多数SH 表现为圆球形、分叶状实性结节,少数会出现囊性病变,边界清晰,但无包膜覆盖,体积大小不一,直接通常为0.2~15cm,常见的约为7cm。结合肿瘤组织的血液含量,纤维化程度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着量的多找,会时肿瘤切面呈现出灰白色、深白色或棕红色,且周边的脾脏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压现象。肉眼肿物多单发,体积在数毫米至数几十厘米,但可能由于激素原因,发生于女性的肿块体积更大,偶见多发。多为实性结节状肿块,质地中等,与周围脾脏分界清楚,但无包膜;切面暗红色、灰粉灰褐色。本文报道的6 例为单发,其中一例为多发,单发病例肿物直径5~9cm,切面灰红、暗红色,质实,女性患者最大者9cm,男性患者最大径7cm。
镜下主要病理特征为脾脏红髓与白髓的比例失常,结构异常。红髓增生,白髓消失。与周围正常脾脏境界欠清。血窦样管腔衬附的内皮细胞类似正常的窦岸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无脾小体及脾小梁,周边为玻璃样变性的结蹄组织,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含铁血黄素沉着。伴或者不伴有淋巴样滤泡。
根据肿瘤组织中各种组织成分所占比例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病理类型:(1)纤维为主型:瘤内成分以纤维为主。(2)血管为主型:瘤内血窦丰富,有时血窦扩张,似海绵状血管瘤。(3)淋巴组织为主型:淋巴组织明显增生,可见淋巴滤泡形成。(4)混合型:以上各种成分混合存在。以混合型多见。本文报道的七例,其中5 例均为混合型,2 例为纤维为主型。
免疫组化标记时,血窦样管腔的窦岸细胞血管标记(CD31、CD34、F8)阳性表达,CD8 特征性阳性表达,但 CD21阴性表达,散在的组织细胞CD68 阳性表达,Ki-67增值指数表达量低。
鉴别诊断:根据肿物的组成成分,与血管瘤,恶性淋巴瘤,纤维瘤相鉴别。(1)若以血管为主型,血窦扩张严重,与血管瘤难以鉴别。但血管瘤无纤维组织包绕及间隔,无淋巴组织浸润,且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免疫标记缺乏T 细胞亚群抗原CD8,以此可以鉴别。(2)若以淋巴组织为主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应与恶性淋巴瘤鉴别。脾脏淋巴瘤多见于白血病或淋巴瘤累及。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少见,好发于中老年,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进展较慢,以B 细胞型淋巴瘤多见。脾脏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淋巴细胞单相性增生、浸润,细胞形态较一致,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标记LAC,CD20 等在淋巴瘤时多弥漫阳性表达,而在该病时仅个别细胞阳性表达。(3)若以纤维为主型,应与纤维瘤相鉴别。纤维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原发于脾脏的纤维瘤罕见,由富含胶原成分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瘤样病变为主,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型性,属于良性,但可呈浸润性生长,与脾脏错构瘤相比较,没有血窦及淋巴组织,而脾脏错构瘤中主要以血窦、淋巴组织浸润为主,呈膨胀性生长。(4)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病变呈单发或多发结节,边界清楚,切面斑斓,镜下多发性血管瘤样结节,结节中央为不规则的血管腔,内壁附肿胀的内皮细胞,以此可以与脾脏错构瘤相鉴别,同时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内皮细胞CD8 阴性,而脾脏错构瘤阳性表达。
本病虽与周围正常脾脏镜下无明显界限,但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脾脏后预后佳。本文报道的7 例,经随访1 至69月,均未见复发。
综上所述,脾脏错构瘤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偶然发现为主;病理特征为红髓的异常增生,手术切除预后佳。但该病罕见,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以分析,以加强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期降低误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