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郁
如果在一个鱼池里养了11条鱼。有一天鱼池里一条黑色的鱼,因为水脏生病了,有人建议给鱼池里撒药,这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当我们为了这条黑色的鱼,给鱼池里撒药,那么其它的10条鱼是受益还是受损呢?显然是受损了。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为了一场感冒、咳嗽、过敏、血压高、血糖高、睡不着觉,以及各种疾病,吃很多药时,那么他那些没有生病的五脏六腑是受益还是受损呢?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受损了,药厂的说明书上都写有药的副作用:伤肝,伤脾,伤胃,伤骨骼,等等。不过,这些简单的道理总是被人遗忘,人们一生病想到的就是吃药。
想彻底解决鱼池的问题,还有三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把有问题的鱼扔掉;第二个办法,把有问题的鱼都换成健康的鱼;第三个办法,换水,清理水质。相信大多数人看到水脏了导致黑色的鱼生病,都会选择第三个办法直接换水,但当自己生病时想到的却多是前面两种办法。红色的鱼交给了心脏病科专家,搭桥、支架,吃一辈子药;黑色的鱼交给了肾病科的专家,透析换肾;棕色的鱼交给了肝胆科的专家,切胆囊换肝脏;等等。
用“治”病的逻辑这样做也没有错,但是并不如“调”,也就是清理水质的效果好。鱼是由水养,如果水质没有改善,可想而知,鱼池里的鱼在不久后还是会生病;而水质清洁,把病因去除了,鱼池里那条生病的鱼就可能不药而愈。
这11条鱼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五脏六腑,鱼养得好不好由水的质量决定,五脏六腑健不健康也由身体的质量决定。换个思路,还是那条有问题黑色的鱼,我们不撒药,而是把鱼池的水给清理干净,那其它的鱼是受益还是受损?是的,沿着这条思路,清理水质不仅有利于那条黑色的鱼,而且其它的鱼也跟着受益了。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为了调理皮肤病、高血压、过敏,把这一个病调理好了以后,奇迹般地发现自己的睡眠也改善了,肠胃也改善了,皮肤也比以前细腻光滑了,而且显得比以前更加年轻,斑也淡了,体形也瘦了,整个人的身体状况都变得非常健康。
去医院做看病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的选择,选择该去哪个科做哪项特定的诊疗,比如妇科、肝胆科、脾胃科、肾病科、胆囊科、肿瘤科,等等。这样的分科,就是把鱼分给专业的人去处理,也就意味着我们一旦到了医院以后,五脏六腑被分给了11个专家负责。什么叫专家?专家就是专门只负责一条鱼,管不了其它鱼。这样的治病就相当于给那条黑色的鱼看病。虽然都是解决鱼的问题,但是方向不一样,这不是方法的问题,是宏观与微观的区别,是解决水与鱼的区别。
治鱼的人经常会说:原因复杂,病因不清。讲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很多吃药几十年的人,大把吃药,说从头到脚哪里都难受。调理身体的人,却说当时为了调一个病,没想到好几个病也莫名消失了。调理是为了一条鱼,清理水质,一个鱼池都受益。
调理身体有三步:
先调观念 因为如果连“治”与“调”到底有什么区别都搞不明白,还说一句可笑的话:专家都治不好的病,你怎么给我调?观念通了就意味着你明白了,离健康就近了,可以远离大病了,甚至可以带领家人远离疾病风险了。
再调生活习惯 因为这个鱼池的垃圾是你自己造成的,每天错误的生活习惯,熬夜、喝酒、抽烟、不运动,不停地往这个鱼池里扔垃圾,搅浑了一池清水。所以,调理身体必须改善生活习惯,才能维持鱼池的清洁。
最后调身体 观念一调,习惯才能改,习惯一改这个鱼池里的垃圾就会被停止制造,这个时候再坚持调理身体,就会事半功倍。所有得病的人都应该反思一件事:得病也不容易,错误的习惯坚持了10年、20年、30年才得了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为什么调理身体连3个月、半年的耐心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