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对话 无微不至
——以《空气是什么样的》教学片段为例

2019-01-12 02:22江苏南京市小西湖小学马亚莉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袋子物体交流

江苏南京市小西湖小学 马亚莉

“对话”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以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对话”在课堂中时刻发生,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都以对话的形式呈现。课堂中的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对话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个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对话中,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不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为师者激励、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不断地获得收获与进步,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能够给师生带来无限的欢喜。斯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怎样营造一种平等自由的环境,怎样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在尊重中舒展、融合、创生呢?本文仅以笔者设计执教的《空气是什么样的》教学片段为例,呈现不同环节的对话交流,关注每个对话细节而引发的思考。

一、对话:在尊重认知中展开

教学的魅力在课堂,课堂里充满着灵动,身处课堂的学生就是这一份灵动的原创者,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的灵动充满精彩。他们毫不掩饰,真情流露,直接而坦白。作为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交流,就是通过这种常见的对话形式,实现对学生的了解。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教学方法上的基本错误,在于假定学生的经验是可以想当然的。”课堂中的交流、对话是对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的一种观察和体验,能够真实地呈现学生内心的想法和已有认知,作为教师,需要怀揣着童心、童趣,尊重学生的思维,聚焦学生的对话,在对话中,客观理解学生的认识。

【片段一】“事与愿违”的“熊孩子”

师:(出示四个不透明的黑色袋子)猜猜袋子里面是什么?

师:拿到袋子不能打开,请用自己的方式去猜猜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你的发现是什么?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快?

生领取袋子,回到座位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师:完成了观察,大家一起来观察结果。

生:石头。

生:水。

生:沙子。

生:什么都没有。

生:不对,里面有东西,是气。

……

课前笔者对此环节进行了预设:学生在拿到袋子后,会有所发现,可能猜不出里面是什么物体,但多少也能说出一两个和这些物体有关的特征来。可真正到了课堂上,这些都变成了教师课前美好的“愿景”。

学生似乎太“聪明”,超常发挥,对于袋子里的是什么东西,没有一点悬念,他们把袋子拿在手上,直接说出了四种物质的名称。此刻教师的内心欲哭无泪,原先设计的种种问题,种种困惑在这一刻全部白费,都变成了空想。这些“熊孩子”为什么不按教师的“剧本”走,作为“导演”,怎么办?这是“编剧者”的过失,还是“熊孩子”们的错呢?虽然学生的回答出乎意外,但却真实存在,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认知起点,它时刻提醒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不能是单方面的臆想。学生在没有走进课堂前,都在有意或者无意地构建着自己的经验世界,这些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它的方式可能是感觉和知觉,可能是记忆和思维,也可能是自己的想象。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在交流对话中,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能力,并且用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课堂上教师从了解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遵循学生的思维,从尊重学生的认知开始,只有这样,方可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

二、对话:在尊重思维中融合

从学生的具体经验出发,聚焦学生已有的想法,灵活调整,教学过程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伺机而动。围绕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加以引导,组织学生细致观察。有些物品虽然学生一看就都知道物品名称,但这仅仅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袋子里的物品有什么特征呢?

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激活学生认知内驱力,诱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体验的欲望。

【片段二】打开“熊孩子”的话匣子

笔者事先准备了四个黑色袋子,让学生猜一猜每个袋子里装着什么东西。

生:1号袋子里是石头,2号袋子里是空气,3号袋子里是水,4号袋子里是沙子。

师:袋子里的东西我们都看不见,你怎么知道是什么呢?

生:不一样呀,四个不同的东西。

(学生们都有一种不敢相信的表情,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小脑袋里都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老师都猜不到,简直不可思议)

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课堂上一片寂静,学生们都懵了。)

师:1号袋子和2号袋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这个问题一出来,仿佛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个个都跃跃欲试,有话要说)

生1:1号袋子摸上去是硬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我摸的。1号袋子摸上去硬硬的,凉凉的。

生2:2号袋子摸上去感觉有一点点硬,但是摸上去又软软的。

生3:2号袋子里面摸不到任何东西。我只要按下去一点点,就再也按不动了。

师:哪位同学再来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生:3号袋子里面灌的是冷水,冷冷的,有些重。

师:和谁比有些重呢?

生:和2号袋子比,3号袋子有些重。

生:和其他的袋子比,最轻的就是2号,1号、3号、4号都有些重。

师: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3号袋子摸上去冷冷的,其他的袋子没有那么冷。那么3号袋子和1号袋子摸上去的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1号袋子摸上去明显就是硬,3号袋子摸上去不硬,而且感觉里面的东西会跑。

师:会跑?像小动物一样跑吗?

生:不是的。

师:会跑,是什么意思?(课堂上一下就炸开了锅,有的学生说:“怎么会跑呢?不会跑。”有的学生说:“就是会跑。”看着学生这样的争论,笔者心里很高兴,觉得学生的讨论正是笔者想要的,不过此刻笔者觉得自己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学生)

生:会动,不会跑。

师:水这样的动,我们一般会怎么说呢?

生:流动

……

上述的教学呈现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简单说出物体的名称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对黑色袋子进行观察,学生获得信息资料后,整理信息,认识到了物体本身的一些特征,比如,会流动,有形状,等等。学生的真实思维在摸索探究的过程中像火苗一样跳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空间。笔者的提问并不是“空中楼阁”,用神秘的黑色塑料袋触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生活感受,探究的欲望被点燃。每个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相互对话交流,思维相互碰撞,进而激活、延伸、升华,使原有的思维状态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的对话才能使学习更有效、更有意义。

三、对话:在尊重经验中创生

在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概念知识不再是追求的最终结果和评价的标准,其核心标准是培养、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养,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用习得的体验和感悟来创生。

【片段三】“熊孩子”变身“聪明豆”

师:袋子里的物体是不是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打开来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打开袋子,小组内交流,说一说每种物体是什么样的。

生:1号袋子是石头,它歪歪的,不是方方的。

生:石头硬硬的。

生:石头比空气重。

生:你不把它倒出来,它自己不会跑。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1号袋子里的石头的特点,你发现石头……

生:石头硬硬的,比空气重,自己不能跑。

师:那么3号袋子里的水有什么特点,谁能说一说呢?

……

学生将四个袋子里的物体进行了整理和汇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部分特征。

细细品味课堂上的一幕幕,二年级学生对观察物体后的描述显得幼稚、粗糙,甚至于有些是不完整、不科学的,但学生亲身经历,在充分的观察、交流、小组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珍惜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创设一片适合探究的广阔天地,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让他们认识到科学不是一个定论也不是一段文字,它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不断更新、发展、融合的过程。

课例中师生间的交流、对话,尊重了学生的天性。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起点,尊重学生认识发展过程中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体验与感受,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融合,促进探究和思考。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对他们的情感、感受、体验、认知予以关注,用教学智慧引领,在交流、理解的过程中构建新的认识,建立新的联系,从而达到知识的创生。聚焦对话,无微不至,期待学生们的学习思考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袋子物体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把手放进袋子里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取米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