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宁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的核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度关注知识本身,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严重缺位。一节课下来,虽然学生掌握了不少知识,但其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却堪忧。要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必须转变对语用的认识,从单一、狭隘和保守的消极语用走向立体、多维和主动的积极语用,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言语技能。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
语用的表达力指的是交际者说话、写话时有意识地使用一些特定的表达方法,不仅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还给接受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能力。“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只有通过表达,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真正被转化、升华为能力。”当文章中出现精细的观察、生动的描摹或周密的叙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并对此加以鉴赏,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表达力。
细节是文章中最见作者功力的地方。读者在阅读时,能随着文字有意识地在头脑中构建画面,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细节表达的语言艺术,经历“言—象—味—言”的过程。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中有这样一句话:“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教师让学生将该句与“瓢虫落下来了,折好膜翅,收拢硬翅”一句进行对比,感受汪曾祺的语言表达艺术。学生经过对比,发现课文中的句子对昆虫的描写十分仔细,还用了不少修辞手法。学生学习这些写作艺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教师还提醒学生,观察某一物体时不但要观其形,察其色,还要闻其声,嗅其味,对其产生丰富的联想。在后续的看图描述中,学生就把原先的“一只蜜蜂落在一束花上”写成了“一只有着老虎条纹的蜜蜂缓缓地落在一束火红的月季上”,把“一串葡萄垂下来”写成了“一串鲜嫩饱满的紫红色葡萄长长地垂下来”……语言表达更具体、更生动了。
引导学生把握言与意之间的巧妙转换,能促进其联想能力的提升,让其语言表达更具形象性。转换可以是整篇的,也可以是局部的。用拟物或拟人的方法,巧妙地转换写作角度,能化俗为新,让表达更富有张力。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欣赏荷塘的视频,将自己想象成一只蜻蜓,以蜻蜓的视角欣赏荷塘。学生写道:“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蜻蜓,飞到粉红的荷花上,闻到阵阵清香;飞到碧绿的荷叶边,看到晶莹的露珠在跳舞。”可见,把声音、味道、心情等无形的东西转化成具体可见的事物,也能起到耳目一新的感觉。
修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中鉴赏修辞手法,能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安排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特点。教师引入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让学生感受由“我梦想有一天”为开头的五个句子连续铺排所形成的排山倒海的气势。小学阶段的修辞教学要体现循序渐进的特性。排比、对偶、反复、设问等较复杂的修辞适宜放到中、高年级来教。以比喻为例,在低年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表现物体外在特征的比喻。如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的儿童诗,从中感受修辞的妙用,培养诗意的情怀。儿童诗《稻田》就很适合:“稻田这本书,风好爱翻,太阳好爱读。风翻了又翻,太阳读了又读,一直读到——熟。”在饶有兴趣的诵读中,学生对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有了鲜明的感知。
所谓沟通力,是指交际者顺畅地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能力。教师应利用课文情境,设计听、说、读、写活动,并提供相应支架,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会有效沟通。
能否将耳闻目睹的事情、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口述明白地呈现给听者,是评价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指标,而表达能力的基础是思考能力。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结构思考力做起。关注课文的结构是第一步。小学阶段的课文强调先总后分,即遵循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的原则。掌握了这些原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形成结构思考力。如介绍“我最喜爱的玩具”等事物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分层指导:“这个东西可以分成×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第三部分是……”又如引导学生当众发言时,将头脑中零乱的思绪提炼为三点进行表达,如“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我的感受:第一个关键词是……第二个关键词是……第三个关键词是……”学生有了结构性的思考能力,就能对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整理、归纳,使最后的表达更具条理性。
恰当地使用表达技巧能让双方都从交流中受益。教师应在教学中提炼学生易于理解的交际技巧,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中有所体会。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中有这样一段话:“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教师引领学生感受在这一段话里,蔺相如多说“我们”少说“我”,起到了很好的劝说效果,体现了他一心以国家为重。学生赞叹不已。
教师也可开发口语交际微课程,传授相关技巧。如安慰别人,就可用上“多用同情的眼光看待犯错的人,不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等语句。某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公交司机在工作中因为乘客而生气,请安慰一下他。一名学生如此说道:“叔叔,请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把好心情弄没了。可能阿姨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希望您原谅她,开心每一天!”可见,学生不仅学会了表达技巧,还在无形中学会了换位思考。
学习主体的评论融合了倾听、理解、表达等能力,具有个人独特的见解,是判断语用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并有较好的评判能力,同时呵护每一位学习者的言语个性。评价可以是学生对文本内容及写法的独立评论,也可以是针对阅读书目进行的交流与点评。比如阅读完《蓝色的海豚岛》与《鲁滨孙漂流记》后,教师抛出辩论话题:“有人认为,只要看过了《鲁滨孙漂流记》,就没有必要看《蓝色的海豚岛》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经过思考,纷纷给出了反对的理由,如“这两本书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鲁滨孙和星期五一直是主仆关系,而《蓝色的海豚岛》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这一做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言语思维是语用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语用素养的灵魂。思维的高下直接决定表达的高度、广度及深度。教师应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有价值、有深度的思维实践。
系统思维是一种从整体、全局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框架”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构建出“框架”,能让学生看得更透彻,想得更全面,学得更高效。因此,当学生在阅读或表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出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关注整体,可以从单篇文本的结构出发。如在学习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时,学生在提取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发现故事基本的结构为:场景—问题(冲突)—解决问题—结果—新的问题。由此,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续编了诸如“环境破坏,喜鹊减少,无法搭桥”“天河泛滥,牛郎治理水患”等故事。
课堂留白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语用的一种课堂艺术,包括时空留白与思维留白。时空留白就是给学生留下多元开放的思维时空,让学生在自由的思考、亲密的合作、快乐的分享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思维留白旨在教会学生理性思考、独立表达。“学生的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问题是学生进行思维的引擎。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主动质疑,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疑惑点;课中抓住文本的矛盾点、空白点、延伸点,创设认知冲突,让有意义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比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思维辩题:“中国人民为有五壮士这样的英雄而骄傲。如果他们在战场上不幸被俘,这些人还值得我们尊敬吗?”这样的问题为学生留下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也为其批判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思维留白还可以放在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梳理、反思自身的言语活动,如尝试追问“我是否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学到了哪些新的词汇、句式?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内容吗?我能想到生活中哪些相关的人或事……”及时的反思能有效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水平,为高质量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人,作为智慧生命,其最高追求就是语言输出后所建构的‘创造性表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引导学生关注陌生化的表达。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同样表示鲜花开放,作者却用了九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让读者读起来丝毫没有重复之感。这就提醒学生在表达时要努力突破同质化及泛化表达的束缚,体现语言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尾,初步感受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教师让学生交流“有没有其他办法把那孩子救下来”。经过深入分析、比较,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船长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感受到发散性思维的魅力,体验了一次深度学习的过程。
有效的习作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选材的独特性,力避同质化的表达。如设计“微型写作课”,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某教师为五年级的学生开发了“曲折情节”的微课程,内容包括:(1)赏析《小水的除夕》中“把裤子放上天”“把羊藏到树上”等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2)预测《淘气包埃米尔》中“头卡在汤罐子里”的后续情节;(3)围绕“突然降温,爸爸送来毛衣”这一简单事件,思考如何让简单的情节变得曲折起来。经过这样的训练,一波三折的叙事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悄然萌芽。
语用能力是检验语言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创设情境,多维度地培养学生在说、写、评方面的输出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落实语用实践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