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月芳
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强调:“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要向儿童学习,陪伴和支持儿童成长。”我园“陪伴课程体系”被确定为第一批扬中市深化课程改革实验项目,在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倾听、讨论来了解幼儿,通过实践反思、团队研讨、同伴互助等方式理解与实施课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基于“幼儿为本”,立足现状,顺应《指南》实施及课程游戏化项目对教职工专业成长的新要求,我园提出了“陪伴”的理念,以教育整体观来指导陪伴课程实践,将幼儿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实施载体。在幼儿园开展多元“陪伴教育”活动,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幼儿园特色文化。
我们树立“真实、参与、现场”的三大课程理念,并将其融入我们的思想与行动中。陪伴是真实的,参与者在课程中投入了真实的情感,不仅关注了幼儿在生活和发展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为幼儿的学习创设了真实的情境; 陪伴是参与的,陪伴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全园共同参与、建构的过程;陪伴是现场的,现场由一个或多个活动情境组成,既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与探索,又有利于教师在真实情境和现场中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反思。
陪伴课程以“培养幼儿自信、热情的快乐心态;提高互助、合作的学习能力;提升友爱、亲善的交往能力”为宗旨。在此基础上,依据陪伴的理念,在目标设置时关注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诸多指标的整体发展,关注幼儿生活态度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关注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同时,以五大领域为目标,关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和渗透,挖掘“陪伴”主题并将其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形成“课程总目标、分领域具体目标、年龄段目标”的三级目标体系。
基础性课程是指面向幼儿园和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发展。
特色性课程是指因园而异、因人而异,体现尊重幼儿园和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特殊需要,尊重幼儿园的自主性,使之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和特色。
陪伴课程内容是基于生活,基于幼儿已有经验,涵盖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将幼儿置于真实、丰富、富于挑战的情境之中,以“生活”“运动”“学习”“游戏”为幼儿园一日生活最基本的活动状态,强调每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陪伴内容是师生共同围绕各种活动主题通过“系统陪伴、生活陪伴、趣味陪伴、安全陪伴、亲子陪伴”的形式,引发幼儿主动在活动中探索、体验、交往,在行动中获得情感和知识能力的发展。 如:我们通过KWHL(已经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如何知道以及学到什么)表,让幼儿了解已有经验和未知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允许幼儿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则可以借鉴此表和幼儿一起规划课程方案。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遵循主体互动、目标递进、发展均衡、情境适宜等原则,通过观察、倾听、讨论来了解幼儿。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通过集中的和自由渗透式的日常管理,让整个陪伴课程与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紧紧相连。
日常生活体验:让幼儿了解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名称,突出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地位,注重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即“让我来安排一天的生活”。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时间,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基本活动体验:包括系统陪伴、趣味陪伴、生活陪伴、亲子陪伴、安全陪伴等。
“一个中心”实施宏观调控:以园长引领的“课程领导小组”为中心,以“随机跟踪”“问题跟进”的方式总体监控课程实施情况,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一个机制”实施过程调控:实施一日活动跟班监控机制,从现场捕捉问题,形成问题式教研。
“两个允许”实施自我调控:除户外运动时间外,允许教师根据一日活动中幼儿活动的具体情况有效调整活动时间;允许教师根据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及热点问题有效调整活动内容。
陪伴课程的评价是多元的、真实的,对课程自身的价值以及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的作用。在评价中,我们关注个体差异,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在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忘初心,陪伴幼儿;我们辛勤耕耘,收获快乐,一起奏响陪伴童年的《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