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彦琳,谢 丹
(赣县第三中学,江西 赣州 341000)
建构主义理论是现阶段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学习理论之一,建构主义者认为虽然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是由个人主观意识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前提建构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及信念不同使得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属于一个主动及自主的建构过程,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存在,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根据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不断完善自我。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互动性、自我建构及情境性等特点,具体如下:(1)互动性:在高中地理教学知识交流的过程中离不开互动.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中倡导互动合作学习,主要是指通过引导学生们针对某一知识点内容进行不同观点的讨论及探究,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及深入地进入问题内进行思考和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就应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们对地理知识及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及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1]。(2)自我建构:自主学习属于学生结合自我经验主动建立对知识理解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地位的建设,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结合自己的判断有选择性地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2]。(3)情境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针对单纯的地理知识展开自主学习,需要学习及强化的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建构主义提倡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针对性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支持性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思考,结合以往掌握的知识点及生活经验对新的知识点进行感知,提升自我能力和个人素质。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息息相关的话题展开探究及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认识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们通过对生活中知识点进行讲解达到找到生活原型,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的目的[3]。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在学校附近有一块农田需要打理,我想种一点瓜果蔬菜,同学们觉得哪些瓜果蔬菜是可以在我们这个地方种植成功的?”通过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级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及讨论,引导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感受到地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地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在课堂上多为学生普及一些课外知识,搜集典型的教学案例,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们主动融入问题情境中进行积极地思考探究,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及地理思维能力[4]。如在进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水稻种植业的形成可能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引导学生们结合自我经验及地理知识点在问题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思考,最终结合教学内容及自我建构将问题解答出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对于有意义的学习较为重要,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展示具有发散特点及新旧知识联系的归纳性图表,建立整体及统一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和掌握。在高中地理知识的总结与归纳过程中可以采用关系图、认知导图、表格、思维导图等不同的形式总结归纳地理知识点,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应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及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自己真切掌握的知识点[5]。如在进行《海水的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章节中的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在思维导图中清晰地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为气候的形成、对航线的影响、污染物扩散等分支,再将气候的形成分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两部分,洋流对航线的影响分为顺流加速节约燃料、逆流减速耗费燃料。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将污染物扩散分成加速海水净化速度及扩大污染范围两个分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模拟大脑的记忆结构,使用符号、词汇、图像及线条等总结和归纳中主要的知识点信息,给予学生们直观刺激,引导学生们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建构实现主动学习,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展开教学对于学生们来说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建构,结合生活经验的深入探究学习等教学途径及教学措施,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高中生地理思维及综合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