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好“三种角色”,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2019-01-12 00:57杭玲玲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消毒习惯心理

文 杭玲玲

一、当好“老师妈妈”,关注幼儿健康

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保育是成人对0~6 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和培养。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园必须始终将幼儿的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幼儿教师要把自己定位成“老师妈妈”,细心照料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

(一)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要使幼儿身体健康,清洁卫生必不可少。教师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应对幼儿在园接触到的所有物品拟定消毒一览表,详细列出消毒对象、消毒剂(工具)、消毒时间和消毒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消毒记录表,针对幼儿接触的不同物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

(二)注重保育细节工作

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关系着幼儿园的发展,保育在前,教育在后。因为保育工作做得好,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保育工作就是要真正把简单的事情做细,把平凡的事情做实,把常规工作做精致。比如对身体不适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一天中的情绪和状态,并及时给予照顾;午餐时鼓励幼儿光盘,并对吃饭习惯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扬,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三)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拓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卫与卫生”拓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保育包含的内容和外延都在扩大,包括对幼儿身体的照顾和心理能力的保护和培养。教师应在一日生活中多看、多摸、多问、多听,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幼儿因为依恋父母不愿上学而哭闹,这时需要教师像妈妈一样对幼儿加以安慰,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如妈妈般的爱。

二、当好“老师姐姐”,健全幼儿人格

幼儿虽然年龄小,充满了稚气,但他们都是独立的人,他们有思想、情感和意志,更有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我们应把幼儿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幼儿,才能健全幼儿人格。

(一)尊重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已经具有独立性的心理需求,他们想从自己的视角按自己的愿望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教师要将幼儿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人,一个发展中的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幼儿的意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对幼儿体现出来的理解和尊重使幼儿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身心和智能也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了。

(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幼儿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每一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他们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异。

(三)注重幼儿共同参与

幼儿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真正主体,以幼儿的主动参与来促进发展是在更深层次上尊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幼儿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尽管很多问题在成人看来很幼稚,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重大的事情。因此,每当幼儿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时,“老师姐姐”就要蹲下身子,走进幼儿的世界,与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分享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在分享活动中,教师和幼儿要变成同龄人,让幼儿拥有宽松、自主的心理氛围。

三、当好“启蒙老师”,养成幼儿学习习惯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重在调动、保护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程序化训练入手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幼儿好奇、好动、贪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和自制能力弱的特点是相抵触的。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程序化训练入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项一项按程序完成。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就会形成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检查总结

在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之前,教师要帮助幼儿制定学习程序,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并在训练过程中加以检查和落实。每个程序都要检查,从每天要检查,逐渐发展为每周检查,直至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用好表扬与批评

教师要善于总结出幼儿在学习行为中好的表现和不好的表现。为了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必须赏罚分明,及时表扬好的方面,激励其继续保持,以尽快形成习惯。针对不好的表现,要及时地提出批评。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如果我们都重视幼儿性格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就会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

猜你喜欢
消毒习惯心理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上课好习惯
心理小测试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心理感受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