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

2019-01-12 00:56肖丽兰
教师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验数学知识探究

肖丽兰

(抚州市临川区第二小学,江西 抚州 344100)

作为数学科目教学内容的核心构成之一,学生在该科目上的基本活动经验是促使数学课程不断产生、不断进步的前提,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教育的施事和受事都意义非凡。

首先,对于教育的施事教师而言,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促使他们更多地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做好足够的准备。其次,对于教育的受事,也就是学生而言,有利于沉淀他们基本的数学涵养。当然,这也是数学这一学科在教学活动中不得不重视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应当知道学生经验的积累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不同于过去的教学观念,大家逐渐认识到,一味将教学重心放在所谓的“双基”上,而忽视被教育者的学习经验累积以及在这一类活动中学生自身的体验过程是行不通的。基于这一事实,专家学者们将目光转移到当代教学“主战场”,即课堂上来。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上目标呢?综合数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就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累积这一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联系生活实际

艺术源于生活,数学作为一门充满艺术气息的学科同样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完成单纯的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主动建立起相应的联系,进而达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即生活的效果,在无形中逐渐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从而完成能力的转化与积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周长的时候,课本中呈现的素材都是学生所熟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测量树叶、钟面的周长”“给正方形桌布缝花边”等教学材料都应该为一线教师所充分利用。教育者应当重视学生当下已有的经验,着眼于把学生的眼光从课堂迁移至日常生活当中,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所在、品味数学的魅力,在具体的生活中探索与空间以及图形有联系的数学问题,强化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们日后不断进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强化与累积。

二、巧设学习情境

一切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无法脱离具体的环境,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推广与学习同样需要一个适合的学习情境。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具体的生活经验为入手点,将课本所呈现的教学素材充分地调动起来,通过拟构形象的教学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课堂转动以及师生课上、课下的有效交流。以“位置与方向”为教学实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等教学用具向学生展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示以及周围的建筑参照物,加入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同类教学素材,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展开生动的介绍,抓住学生的眼球,同时强化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另外,以下面的教学实例为证,教学主体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拟构生动的教学情境对学生们的学习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学生在学习毫米、厘米、分米时,教师可以借助医保卡、银行卡、书本、纸张等物品帮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已有的活动经验以及概念认知,理解长度单位的本质内涵,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储备与积累。

三、经历操作活动

教师在对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安排适当的动手操作环节更有利于丰富学生表象,让其在切身体验之中感受数的变化,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千米这个知识单位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跑一跑,测一测,算一算,进而了解到1千米的大致长度,增强对该计算单位的理解,唤醒学生感知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几何教学往往是教师比较苦恼的部分,因为这一模块的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把抽象的知识尽量用具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利用教材既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辅以更多的实际操作活动,例如用折纸方式塑造立体形象,用画图的方式来虚构立体图形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阶段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安排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践动手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观察的方式对其加以引导性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此外,让学生自主探究几何由现实空间到抽象几何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数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表象的丰富。在实操活动中实现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经验能力的综合提高,才是积累经验的关键。

四、关注探究过程

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所学数学知识的基本内涵,教师就必须把目光聚焦到学习探究这个过程当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经过一系列的自我思考、推理、反思、概括等过程,才能够使其真正地消化所学知识,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经验,进而提高其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应以书本内容为蓝本,辅之以必要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演变历程,促进其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形成。比如,教师在教学分数乘法时,可以转变以往的灌输性教学方式,转而让学生自主进行小组探究,使其通过观察、推理、概括等过程自我总结出计算规律,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在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方案时,因为图形的形象性特征,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通过折纸、测量、画画等方式来构拟图形,并注意对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相近图形概念的区分,掌握图形的本质特点。再比如在学习周长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求一些简单图形周长的方法,进而形成“周长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认识,教师对这种认识加以肯定和引导,帮助其建立“化曲为直”的数学观念。

五、注重解决问题

纸上谈兵从来都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让学生利用既有的知识结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同时它们也是数学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例如在解决通过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其中的有效方法进行汇总,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问题的多样性解决方式。有的学生提出设置未知数,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求解;有的学生提出利用单位转换规律来求解。多样的解题思路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角,加深其对比例尺意义的本质理解,进而学会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既依赖于学生既有生活实践的积累,又少不了师生间的沟通与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推理、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数学思想,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巩固数学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积累。教师在其中应充当引领者和设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设计不同的数学活动来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使枯燥、刻板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实效性教学。

猜你喜欢
经验数学知识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