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林癸
(于都县黄麟乡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230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从文本中的关键词开始。关键词是能够反映文章中心意义的词。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你能掌握这些关键词并引导学生彻底理解,它们往往对理解整篇文章和作者的情感会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是有深度的,只有细细品味,用心揣摩,反复琢磨,认真比较,才能触摸到藏在词语背后的深度,体会遣词的精妙所在,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抓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替换对比,比出更深的理解,比出语言的韵味。譬如,《燕子》一文中在描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时,作者这样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一个“落”字,用词生动传神、准确精妙,写出了燕子停歇时的姿态美。为了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确和分寸感,笔者在黑板上板示了两个句子:几对燕子飞倦了,停在电线上;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比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说燕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而不是“停”下来,这样用词有何好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停’下来显得燕子很累,很疲倦,用‘落’下来,可以体现出燕子尽管飞行了很久,但仍然有精力、有活力。”有的学生则说:“‘落’下来说明燕子飞得轻快,动作矫健。”还有的学生说道:“‘落’字突出了燕子不仅飞行时姿态很美,停下来的姿态也很美。”
再如,“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电线,多么像五线谱啊”,笔者抓住“几痕”一词,询问道,如果将文中的“几痕”替换成“几根”,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索,纷纷说道:“‘几痕’一词用得好,它说明电线离我们较远,若隐若现,模糊不清,而‘几根’则说明距离近,可以数得清。”“‘几痕’一词看似用来修饰电线,实则是修饰五线谱,体现了燕子的特点。”“‘几痕’凸显了画面的优美,给春天的大自然增添了生机,而‘几根’则平淡无奇,显得生硬。”这样,通过词语替换、对比分析,不仅挖掘了词语的深度,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悟性以及文本解读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关键词语,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词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巧妙扩充词语的形象内涵,从而点染词语的亮度,深化文本理解。
比如,学习《荷花》一文时,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冒”字的内涵,深入理解文本。笔者首先巧抓关键词设问,让学生理解感悟词语含义。有学生说:“很快地长出来,叫‘冒’。”有的说:“使劲地长出来,叫‘冒’。”有的说:“争先恐后地钻出来,叫‘冒’。”然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补白: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同学们,请你们开动脑筋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其中一朵白荷花,你冒出来以后,最想做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是白荷花,我冒出来后最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么精彩。”有的说:“如果我是白荷花,我冒出来后最想迎着微风跳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有的说:“如果我是白荷花,我冒出来后最想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还有的说:“如果我是白荷花,我冒出来后最想交更多的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嬉戏。”这样,通过巧抓词语,想象补白,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激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和领会关键词语的价值,让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升华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在讲解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来阻止他”一句时,笔者紧扣关键词,联系生活,这样展开教学:“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放在一起,作者想要强烈地说明什么?学生答道:“父亲为了救儿子,一直未曾休息过。”教师又问:“36 小时,相当于一天一夜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会做什么呢?”学生纷纷说道:“起床、吃早餐、上学、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做运动、洗澡睡觉……”紧接着老师提问:“在这些时间内,我们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而文中的父亲只是不停地挖着,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从这些时间可以体会出父亲救儿子的执着,父爱的伟大。”有的学生则说:“从这些时间可以看出父亲一直坚信儿子还活着以及父亲救儿子的困难与痛苦。”还有的学生说:“从这些时间可以深刻地感受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这样,围绕关键词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了文本主题,读懂了作者如何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情感,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升华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了学生做人的责任感,让学生懂得理解和感恩父母,学会尊重、关心他人。
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语言特征之后,思维将具有与文本内容相协调的激情。需要与作者的思想交流,这是通过情感阅读来实现的。文中的关键词是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关键词和短语,可以深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情操修养。例如,在《圣诞老人的礼物》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报告的形式交流阅读和阅读的经验。学生通过文章中主角的语言、动作、心理、风度和其他描述,以了解小女孩看到假发时的喜悦和兴奋;当钱不够时,小女孩的无助和尴尬;女孩努力换回假发的艰苦工作;老板的话显示了这个小女孩的力量和失望;从而感受到小女孩的真爱和胡子老板的善良品质。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报道和沟通。学习氛围非常和谐,充分体验了阅读的乐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有意识地将一些优美的段落读熟。在生活中,在教学中,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比较和品味,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感受语言的丰富性。词语是走近文本、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切入点。教师要注意抓住语文学习的载体,紧扣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替换对比、想象补白、拓展延伸、积累运用等,从而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