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建军 秦建洋 谢友祥 洪海清
摘要 本文阐述了发布病虫情报的意义,并介绍了病虫情报发布的渠道,主要包括信邮、广播、报刊、农民信箱、图文电视、电视台、微信等渠道,以期为提高病虫测报的时效性和到位率、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病虫情报;意义;发布渠道
中图分类号 S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4-009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简称病虫测报,就是系统、准确监测农田病、虫、草、鼠的发生动态,并运用生物学、生态学、数学、系统科学、逻辑学等知识和方法,结合实践经验和历史资料,对病、虫、草、鼠害未来发生危害趋势作出预测,为有关领导部门制定防治决策、指导农民适时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病虫测报被普遍认为是植物保护乃至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将病虫测报结果整理成规范的文本格式称为病虫情报。
1 发布病虫情报的意义
准确的病虫测报和科学的防治技术,可增强病虫害防治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防治工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更加经济、安全、有效,是减少农药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准确的病虫情报可减少预防性用药以及不必要的盲目防治用药。若没有畅通的渠道发布病虫情报、未适时开展病虫防控,就失去了病虫测报实际运用价值[1]。为了增强病虫情报的实效性和宣传到户率,需要多渠道发布病虫情报,各渠道相辅相成构建一个完整的本地区病虫情报网[2]。
2 病虫情报的发布渠道
为了充分发挥病虫测报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病虫测报的时效性和到位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松阳县测报站在病虫情报信息发布上沿用信邮和广播播报方式,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松阳县增开了电视预报、微信、短信等发布渠道。
2.1 信邮
信邮是将写好的病虫情报通过邮局寄送的方式传送到用户手上,是我国病虫情报传统发布方式,是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最主要的病虫情报发布手段。优点:内容具体、信息量大、可长期保存,一些年纪大的老农户喜欢看纸质版病虫情报。缺点:传递层次多、传递速度慢、传递时间长、容易遗失、容易错失病虫害防治的最佳适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病虫情报的作用,而且传送人群受限,一般只是发送给乡镇农资店、种植大户、乡镇农科员等少数人群,并不是所有农户都能看到。
2.2 广播
广播播报渠道是播音员通过广播朗读的方式发布病虫情报。20世纪70—90年代,浙江省实现了户户通广播,广播是当时农户最主要的信息来源途径,广播的早、中、晚时间段正好是农民早、中、晚三餐时间段,农民基本在家用餐,利用6:00、12:00、20:00这3个时间段用普通话和本地方言交替播报病虫情报。优点:时效性强、传播快、适应人群广、入户率高、收听方便、便于所有人接收。缺点:播报内容简洁、播报速度快、推荐用药农民不易掌握。
2.3 报刊
21世纪初,《新松阳》创刊,在松阳县各机关单位和各村委会发行,每周二、四、六发行1期,是松阳人了解当地新闻和有关知识的主要报刊。松阳县植保站利用《新松阳》在松阳县覆盖面广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刊登病虫情报全文进行病虫预报信息发布。报刊发布方式的优点是信息详实、图文并茂;缺点是入户率低、普通农户获取不方便。
2.4 农民信箱发布
农民信箱发布是根据注册用户需求通过浙江农民信箱以电子文本附件和手机短信形式发布病虫情报,针对的用户主要是乡镇农科员、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这种方式需要用户先到农业局信息中心注册农民信箱用户,植保站根据用户要求建立病虫情报发送组通讯录,发布情报时通过农业局信息中心发布。松阳县从2010年开始使用这种方式发布,全县现有注册农民信箱用户逾500个,7年来共发布各种农作物病虫情报逾90期。优点:传播快,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病虫情报,突发病虫害应急防控及时。缺点:电子文本形式要求用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會操作电脑,服务对象少。
农民信箱手机短信的内容要求简单易懂,字数受限制,内容主要包括农作物种类、病虫害种类、防治适期和1~2个防治药方。例如,松阳县2017年第2期病虫情报手机短信版: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第一峰的防治,当茶园小绿叶蝉超过6头/百叶和茶橙瘿螨超过17头/叶时,及时防治,小绿叶蝉选用22%噻虫·高氯氟600 mL/hm2或150 g/L茚虫威300 mL/hm2;茶橙瘿螨选用99%矿物油4 500 mL/hm2或0.5%藜芦碱1 200 mL/hm2,加水喷雾。
2.5 图文电视
图文电视形式就是将病虫情报通过当地图文频道以文字、图像和音频的形式全天候滚动播报。松阳县植保站从2005年开始使用图文电视形式发布病虫情报,至今有10多年历史。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病虫情报全文播报,信息量大,电视画面能把病虫害知识、防治适期、防控措施全部以文字形式展示给农民,容易被接受,能普及农作物病虫害、农药、绿色防控技术等相关知识;缺点是播出速度过快,现在务农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识字不多,不能跟上播放速度,需多次观看[3]。
2.6 电视台发布
电视预报就是将病虫情报缩写成200字以内的精短讯,只写作物种类、病虫害种类、防治适期和防控措施,利用农户喜欢看当地天气预报的特点,购买当地电视台天气预报和新闻联播中间20 s左右的时间段,通过播音员播报的形式发布病虫情报。松阳县植保站从2012年开始采用这种发布方式。电视预报优点是准时、覆盖面广、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缺点是时间短、容易错失观看。例如,松阳县2019年第4期电视预报标题《草地贪夜蛾虫情预警》,在本地还未发生之前利用电视预报让大家了解草地贪夜蛾,并做好监测,内容是“草地贪夜蛾被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是一种原产于美洲大陆杂食性害虫,主要取食为害玉米、甘蔗、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为害过后叶片上有孔洞。丽水市莲都区已有报道发生,近期极有可能入侵松阳县。请广大农户高度重视,加强田间观测,有可疑情况请及时联系农业农村局植保站技术人员,电话8064073”。
2.7 微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很受大家欢迎。建立了病虫情报群,有需求的人群可以加入,目前在群人数240人。群里除了发布病虫情报外,也会有一些病虫识别与防治交流,不作为个人交流使用群,禁止发送与病虫无关的其他消息。微信交流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性,可以应对突发病虫害的預警与防控[4]。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松阳县,在调查发生之后,立即将幼虫形态、玉米受害症状、防治药剂、防治技术等发在微信群让其他种植玉米、甘蔗、高粱的农户对自家田块进行自查,很快就有农户反映自家玉米田可能有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植保站技术人员立即前往确认,确实为草地贪夜蛾。之后通过松阳在线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草地贪夜蛾危害症状、防治技术等,让农户对草地贪夜蛾印象深刻。
3 结语
农药减量行动开展以来,松阳县多管齐下推进农药减量工作,2017年农药使用量为807.3 t,较2016年减少64.5 t,减幅7.3%;2018年农药使用量为726.3 t,较2017年减少81 t,减幅10.1%。农药减量措施有很多,松阳县将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作为最基础的一项措施,近年来更新测报工具以加强田间病虫害测报,创新病虫情报发布方式。随着病虫情报发布途径的不断创新和增多,病虫情报将以不同形式更快更好地传递到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种植户手中,将会明显提高病虫测报的时效性和到位率,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充分发挥病虫测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有作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
4 参考文献
[1] 张万平,朱庆松,王忠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情报发布中的应用[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1):103-104.
[2] 吴志信.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情报发布中的综合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增刊1):124-125.
[3] 龚一飞,刘万才.病虫预报网络发布方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11):48-50.
[4] 黄冲,刘万才,姜玉英,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病虫情报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1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