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大破解教劳结合难题的方法论蕴涵

2019-01-11 23:08刘圣兰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江西劳动理论

刘圣兰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并把劳动教育提升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高度。毋庸讳言,劳动教育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在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存在诸多难题,而走出此困境的探索不够、办法不多。然而,回顾历史,创办于1958年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江西共大”)曾在通过密切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以加强劳动教育上进行过诸多探索和努力,形成了管理分级化多元化、学制层次化多样化、教学生产化活动化、招生分配个性化的教劳结合特色[1]。发掘江西共大破解教劳结合难题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揭示其方法论深层蕴涵,对于推动当下的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大有裨益。

一、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历史演进

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是沿着初创时教劳冲突、发展中教劳缓和、成熟时教劳融合的历史顺序逻辑展开的。在这一逻辑展开的过程中,江西共大的劳动教育经历了从过度重视到合理强调的过程。

(一)从“教劳冲突”到“教劳缓和”

初创时期,由于受轻视劳动、忽视劳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影响[2],以及受办校经费不足、“将如何抓好生产置于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办学指导思想等因素影响,江西共大只是象征性地配合生产劳动安排一些文化基础课和政治课,专业课基本没开,其工作重点是组织师生全力投入建校舍、砍毛竹、修公路、建水库、办工厂、建基地、开荒种地等生产劳动中,以致学生劳动过多、教学时间过少,教劳矛盾尖锐呈现。1960年上半年,学校规模由开办时的总校一所、分校三十所、在校学生11000多人发展到总校一所、分校八十八所、附属劳动技术学校十四所、在校学生55000余人[3]。在江西共大这种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张背景下,不少分校存在忽视条件、贪多求全的现象[4]。如有的分校因为没有固定的生产基地,生产自给任务加重,师生只能外出打零工维持生活。又如部分分校因为缺乏专业师资,学生入学两年之久仍然无法开设专业课。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法开展,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和生产劳动自然也难以推行。由此,教劳之间的冲突不断激化,教劳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

为缓解现实中一时无法回避的教劳矛盾,江西共大从建校起就把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围绕“共大能不能算是一个大学”“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否需要”“共大实行半工半读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等问题引导师生举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办校方针大辩论。同时,江西共大还制定“六、五、四、四,五、六、七、七”的教劳时间配当表,固定教学与生产劳动的时间比例,集中精力抓固定性生产基地的建设。比如,总校先后建起大港林场、南湖农场、青岚园艺场、江西标准件厂等固定性生产基地,各分校相继建立了一批渔场、农场、林场、畜牧场、工厂、园艺场等固定性生产基地。同时,根据“有什么生产基地设什么系科专业”的原则设置系科专业,即在森林地区设立林学系或林化专业,在有牧场和饲料地区设立畜牧系,在溪湖地区设立水产系等。基于上述思想教育、教劳时间比例固定、系科专业因地制宜等措施多方发力,江西共大的教劳矛盾到1963年趋于相对缓和。

(二)从“教劳调整”到“教劳融合”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既是学校教育的背景,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社会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选择性。”1964年,毛泽东发表“春节谈话”要求进一步改革教育,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倡导,全国很快掀起了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教育浪潮。1964年到1965年召开的全国农村半工半读教育会议、城市半工半读教育会议,更是助推了这股浪潮。江西共大办学深受这股浪潮影响,积极探索进一步密切教劳结合的途径。一是更加重视师生的劳动教育,组织师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二是革新教学管理体制,在原有系(科)场合一的基础上,又探索实行“队组班合一”,将教学、科研、生产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教研组、生产队、班级,每一个教师、技术工人和学生都要参与生产教学任务并共同研究制定计划,以从组织管理上确保教劳之间的有机融合;三是采取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结合、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教学生产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加强现场教学和学用结合,进而促进教劳深度融合;四是根据季节气候、生产工序、资源特点编写教材,在内容上推进教劳高度融合;五是通过对全日制院校毕业分配来的师资加强劳动教育和劳动锻炼,对自我培养师资加强理论培训等途径改造师资,培养半工半教的新型教师,解除了制约教劳深度融合的瓶颈;六是完善“社来社去”分配制度,保障教劳融合最终落到实处。江西共大这六项举措,消解了教学与生产劳动之间的思想疑虑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学与生产劳动的有机结合,从而最终使劳动教育在师生中得到切实加强。

由于措施得当、方法贴近实际,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经验引起国内外关注,国外学者和专家认为“中国江西半工半读的经验,值得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4]229。江西共大也由此步入办学“黄金时期”。

二、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理论逻辑

“所谓理论逻辑,狭义上是指一理论的体系中各基本范畴的内部联系,即理论的结构逻辑;广义上还应包括这一理论的发展演进与其思想史相关范畴的逻辑联系,即理论的关系逻辑。”[5]对于江西共大而言,严格意义上并未形成教劳结合理论,但它形成了自身有关教劳结合的认识观点和认识视域。如果要深入阐释其教劳结合的认识论蕴涵,分析与探讨它的教劳结合结构逻辑和关系逻辑是应有之义。

(一)“层次分明”的结构逻辑

江西共大教劳结合认识观是其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性认识所形成系统化的观念或观点,在内部结构上逻辑层次分明,有实现目标和重要内涵,也有出发点和实现途径。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观是一个系统,作为其组成结构的出发点、重要内涵、实现途径、根本目标,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关联递进。结构是系统的一般属性,系统以特定的结构形式存在并运行。在江西共大教劳结合观的大系统中,各范畴的内部联系以“出发点—科学内涵—基本途径—根本目标”四分为基本结构形式。

培养既懂得生产过程、熟悉操作技术,又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普通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根本目标。江西共大将教劳结合的内涵阐释为“生产中有学习的部分,学习中也有生产的部分”“生产内容中穿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贯彻生产内容”的 “辩证的结合”。对于教劳结合的出发点,江西共大的选择“为所有的人进大学开辟道路”。在教劳结合的实现途径上,江西共大提出“五举措”,即合理地确定生产劳动任务和学习任务,合理安排生产劳动和教学时间,保证有必需的时间进行生产,又要有必需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结合,做到“做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做什么”,把学与做、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把教学、生产、科学实验的组织领导统一起来,实行系场合一、队组班合一,保证教学、生产、科学实验紧密结合;改造、培养、提高教师,建立一支又红又专、半工(农)半教的师资队伍[6]。

总体来看,江西共大教劳结合观内部层次的认识架构,出发点与根本目标前后呼应,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居中支撑,“出发点—重要内涵—实现途径—根本目标”逻辑关联严谨,四者有机统一,呈现出严整周延的内在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承继鲜明”的关系逻辑

江西共大是遵照毛泽东教育思想,并在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导下创办起来的一所大学[7],因此,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观念与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存在鲜明的逻辑承继关系。

一方面,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观是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的历史性继承。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践的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其根本倾向就是极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愿望,使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培养出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普通劳动者。围绕着这一倾向,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将人的全面发展定为其根本目标,把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定为宗旨,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用“三类学校”“六并举”作为实现途径。江西共大存续期间正是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完善和发展时期。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的这些论断,无论是其根本目标、宗旨,还是其原则、途径,都在江西共大那里得到历史性承继。江西共大教劳结合观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校方针、“为所有人进大学开辟道路”的努力方向、依托国营综合垦殖场办学的思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倡导,都是对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的继承,是与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一脉相承的。

另一方面,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观念也是对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的实践性延展。理论联系实际是其一以贯之的原则,而教学内容反映生产实际、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接触实际是该原则的核心要旨。受这一要旨支配,江西共大教劳观念和认识视域从化解教劳矛盾层面,确定了教学内容反映生产实际、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接触实际的具体策略和多样方式。江西共大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行政管理体制、“系场合一、组队班合一”的基层管理体制。对于教学体制,江西共大创造了诸如固定教学劳动时间比例,“根据季节气候、生产工序、资源特点编写教材”,因地制宜设置系科专业,专业课和基础课同时上,专业学习与专业劳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学校内的学习与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相结合等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举措。在招生分配体制上,江西共大的理论联系实际观念更加鲜明。招生以生产知识、劳动经验为标准,强调“劳动就是资格”理念,分配则采取“社来社去”“场来场去”“城来城去”原则。可以说,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认识观念是在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历史条件下,对如何开展和促进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践结晶,是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逻辑解决半工半读学校办学面临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践升华。

三、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人思维的产物,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矛盾。半工半读的江西共大在办学整个过程中,面临问题众多,但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其始终面对的核心问题,也是其一以贯之致力于解答的一个疑难问题。正是在对教劳结合问题的不断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江西共大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教劳结合问题意识,表现为江西共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统一。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问题意识以劳动教育这一主线贯穿其中,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而展开。

(一)从实践出发提出问题

问题就其内涵而言,是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难题”[8],包括有客观性问题和主观性问题两大类,但真实的问题是以客观的现实为基础的,并且是对现实中的客观矛盾的一种主观反映。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江西共大诞生的1958年,由于“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因而“造成了不少青年学生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工农劳动人民”[9]。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摆脱苏联教育模式“重教学轻劳动”弊端的本土探索物,作为“先上马后备鞍”的半工半读新型大学,江西共大在创办之初就将密切教劳结合问题作为学校办学首要的而且是根本的问题,并喊出“学校的主要矛盾是教学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还针对社会各界责疑学校办学之声,不仅归纳出中心问题为“为什么要结合”,而且还提出诸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半工半读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学生又劳动又读书是否会学到更多知识”“世界知识从何而来”“知识是什么”等具体问题[3]53。

随着办学实践的推进和深入,江西共大认识到“怎样结合的问题”已成为学校办学的关键问题和矛盾。为此,江西共大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围绕“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具体做法上,到底怎样结合呢?”“在生产劳动中,我们的教育如何安排”等总问题,具体化为“教劳结合”任务规定是否恰当,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内容是否一致,方法是否对头,既有“半工半读的学校,一方面要搞好生产,一方面要搞好教学……因此,如何搞好生产,就是我们办学中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6]5-8,也有“在搞好生产的同时,如何搞好教学,是办校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既有“如何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起来以及生产劳动如何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课堂理论教学如何与实际的技术操作相结合”宏观问题,又有“什么是现场教学”“怎样进行现场教学”“现场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问题”“教师要不要半工半教”等微观具体问题[3]229。由此可知,江西共大教劳结合问题的提出有一个在实践中深化、升华过程,即从“为什么结合”到“怎样结合”的问题阶段性深化,以及从“教劳结合以生产为主”到“教劳结合以教学为主”的问题拓展升华。

(二)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

夏佩尔认为:“一种科学探索或一类科学探索,作为一种科学场或科学的领域来谈,这样做不仅指涉域,而且也涉关域的问题以及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运用于这个域的那些方法。”[10]也就是说,在提出和分析有关问题时,通常是在一定的学科背景下进行的,不同学科背景下的提出问题及其分析问题的方向、路径是有所区别的。江西共大的教劳结合实践,根植于“抗大”等革命根据地学校的办学理念,承继着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教劳结合理论,诞生在我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江西共大的特殊“出场”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自然而然在分析研究教劳结合问题时大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分析方法成为其分析教劳结合问题和研究教劳结合问题的根本方法。

纵观江西共大教劳结合史,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其一以贯之的问题分析方法。从办学诸多困难中的“学校的主要矛盾是教学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规不正规”,到教学与生产劳动管理体制不统一、系场分离(即教务处仅抓系抓教学,生产处仅抓场抓生产问题),再到分析教学与生产劳动“谁主谁次”问题,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无处不在,始终支配着江西共大对教劳结合问题的分析。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也是江西共大经常用来分析教劳结合问题的方法。江西共大考察“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像不像个大学”问题时,认为 “应该按共大的特点来办。然后,其它大学的东西,用得上的就要,用不上的就不要”;分析教劳结合程度问题上主张“要看情况,要结合多少就结合多少”,强调总校和各分校“各校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谈到教学内容到底教什么时,提出“具体如何结合,要根据我们的情况结合”,因为“我们有我们具体情况,有我们的目的”。

此外,江西共大还坚持用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教劳结合问题。事物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江西共大反对静止的形而上学式分析教劳结合问题,要求直面教劳结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半工半读”新型大学普遍需求的前景。正如江西共大创始人之一的邵式平所说:“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不要静止地去看,不要把事物看成是死的、不变的。”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江西共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分析原则,创造性提出系科专业设置要“面向农业、面向地区、面向基层”。

(三)在正确提问和调查反思中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功用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提出问题的逻辑归宿。也就是说,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要解决问题。但要解决问题,首先取决于在发现问题以后要以准确的方式提出问题,也有赖于在正确提问基础上的调查研究与反思。江西共大在消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矛盾时,也是遵循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江西共大解决教劳矛盾的整个路径来看,在“教劳冲突”期之所以化解措施不力,根本在于教劳结合提问方式的不准确。当时囿于自身理解和社会大环境影响等因素,江西共大急于证明“半工半读”学校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专注于说明“半工半读”学校存在的必要性,提出的教劳结合问题大量集中于表象上,诸如“知识是什么”“为什么要结合”等,而没有围绕“如何结合”或“怎样结合”这一深层次问题展开提问。由于提问聚焦在教劳结合表象,没有深入教劳结合实质,故而江西共大呈现出非常尖锐的教劳矛盾,办学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江西共大在办学的“黄金时期”教劳之所以能得到密切结合,不仅由于它的提问方式正确,注重于本质层面的教劳“如何结合”或“怎样结合”问题,从管理体制到教学体制、从学生到教职工、从招生制度到分配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全面性提问,而且由于其对于“怎样结合”或“如何结合”问题的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广度上覆盖了江西共大总校和绝大部分分校,深度上内容涉及教学情况、组织管理体制、招生分配制度、师资培训、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生产配当表落实等多方面。还由于它在教劳结合举措上的反思,深刻反省对教劳结合内涵理解上的“机械结合”误区,深度思考系场合一教学管理体制的不足,检讨诸如“配当表里七八月放假”、简单照搬全日制院校教材、教学计划上与全日制院校比总课时等全日制化倾向,探讨总结教育教学与季节、资源特点之间失调的具体做法,科学分析“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的原因。正确提问与正确提问基础上的调查反思相结合,正确提问与解决问题的互动,是江西共大解答教劳结合矛盾不可或缺的“重要密码”。

猜你喜欢
江西劳动理论
江西银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我爱江西奶奶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