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实施
——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为例

2019-01-11 22:03任晓娜葛本红
中小学校长 2019年1期
关键词:牢笼议题学科

□ 任晓娜 葛本红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正式出版发行,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就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1]四个要素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其中 “政治认同”起着统帅作用,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感情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 “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

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朱明光老师认为:“如果说以核心素养为纲是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标志性追求,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最显著的亮点”。[1]活动型思想政治课就是将 “学习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关键就在于议题的设计与实施。议题是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相关内容标准进行活动化设置的主题设计。议题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是教师培育核心素养的可选方案。如果说核心素养是魂,那么议题就是体现魂魄的载体。活动型学科课程可以通过不同的议题以及议题不同的呈现方式,培育思想政治学科共同的核心素养。本文拟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为例,浅析如何以议题为路径构建有政治认同的思想政治课堂。

一、在情境设置中蕴含对政治认同的感性认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标准为 “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教学提示中呈现两个议题,即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和 “如何冲破思想的牢笼”。鉴于内容标准和课程内容,本课选择以 “如何冲破思想的牢笼”为议题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提示中呈现了很多可选择的活动方式,如可结合人的活动尺度和动物的活动尺度的比较,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追求真理;可着眼正确结论的形成,讨论 “第一手材料”与 “第二手材料”的不同作用;可收集著名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分角色扮演不同哲学流派的争论,感受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旅程;可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实例,懂得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在准备这一课的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正在隆重召开,全社会对主要矛盾的讨论如火如荼,恰好提供了一幅 “正确结论形成”的生动画面。因此课堂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论断为真实情境,师生共同探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意义。

在前期准备的阶段,首先布置学生自学毛泽东的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而进入问题情境。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个议题,本课的前一框内容就是对这个议题的回答,而且本课的相关内容又有机地渗透在文章当中,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同时还布置学生按照时间、背景、内容、意义等收集整理建国以来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学生课前在材料的收集整理中就进入探究情境,并为其提供了思考问题的路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主渠道,那么亲历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则是对其进行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收集整理资料,获得关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重要论断的感性认知,在体验中有感、有悟,初步孕育出了对党的理论的政治认同。

二、在议题实施中聚焦对政治认同的理性认知

议题的设计与实施是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抓手,如果说核心素养是 “水”,议题就是承载和理顺水的 “渠”,在议题的贯穿和引领下,延伸设置出相关问题和任务,在知识生成中孕育核心素养。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并且发展知识。问题设计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工作,“实施活动型课程,围绕议题感悟信仰。既要设计活动以承载学科内容,又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力求使活动设计系统化、结构化。”[2]对应本课结构化的学科内容,有必要将议题 “如何冲破思想的牢笼”分解为逻辑化的问题链,用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一)破题:从逻辑上回答是什么

本课以毛泽东的文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进行问题导入,学生很容易回答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继而向学生抛出问题链: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十九大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论断,这些思想又是从哪里来的?和以往的思想相比有了哪些突破?为什么要突破?如何实现了突破?今后还会不会被突破?这些问题并不急于回答,当学生陷入沉思之际,适恰地给出总议题 “如何冲破思想的牢笼?”随后利用分议题 “何为思想的牢笼”进行破题,在师生互动中探讨出 “牢笼”即为 “束缚思想的条条框框”。

(二)解题:从逻辑上回答为什么

以 “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情境,探讨 “为什么从实践中来的思想 (认识)会成为牢笼?”从实践中来的认识都是正确的吗?在1978年的 “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全社会得出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共识。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不正确的,当然会成为思想的牢笼。顺着这个思路,学生就可以区分开真理和谬误,并得出对同一确定对象、从同一确定角度,只有一个正确认识,即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结论。对这个分议题进行深入挖掘,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正确的,会成为思想的牢笼吗?学生的思维必然陷入困惑,思维活动理应是活动型课程的形式之一,而且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应该是很重要的形式。对于这个小小的冲突,教师可做留白处理,以引出下一个分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阶级斗争的论断”为情境,探讨 “真理性认识是不是绝对的、永恒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我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左倾”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顾革命战争年代,社会矛盾主要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情况下,正是通过阶级斗争,我们才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赢得人民大众的胜利。建国初期,阶级矛盾仍然存在,根据这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进行了针对地主阶级的土地改革和针对资产阶级的三大改造。但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还谈阶级斗争甚至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成为 “左倾”错误了。基于学生课前所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师生共同对这段历史娓娓道来,以唯物史观为统领,以史料为论据,自然而然论证了对阶级斗争的认识是有条件和范围的,是适用于一定的过程的论点,生成了“真理性认识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观点。

以 “南方谈话关于市场和计划的关系”为情境,探讨 “何为冲破思想的牢笼?”我党历史上还有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将二者看作社会制度的范畴。南方谈话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成风起云涌之势,但也有一些声音试图阻挠改革的进程。针对理论上的分歧,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正是在这些资料的铺垫下,学生根据课前已经整合过的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了。从对 “市场”与 “计划”关系的历史沿革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冲破思想牢笼的重要性,也可以感受到冲破思想牢笼的困难,正是敢于直面并解决这些理论上的困难,实践中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得以不断前进。

(三)结题:从逻辑上回答怎么办

十四大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经济体量也跃居为世界第二位。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创新,党的十九大适时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怎样理解主要矛盾,成为政治课堂必须为青年学生解答的一道问题,当然我们还是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思考。1956年党的八大已经根据社会发展状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由于 “左倾”思想,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却出现了人民公社、大跃进,甚至是十年浩劫的错误,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什么原因导致了实践中出现的挫折?当时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怎样的?我党自身的理论水平是怎样的?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角度分析问题,生成“一个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知识。随后学生借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的文章 《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体会当今社会实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主要矛盾的定位当然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生成“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的知识。学生再一次体悟真理性认识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且要冲破思想的牢笼,不仅需要我们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更需要具有发展真理的智慧。

(四)反思:认同什么、怎么认同

政治认同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认同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即认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制度上、道路上的自信;认同马克思主义及作为其在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着信仰上、理论上的自信;认同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有着本质上、价值观上的自信。”[3]本课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为学科内容,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论断为真实情境,以议题 “如何冲破思想的牢笼”为活动设计,着重培育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政治认同。议题的设计和实施是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成学科知识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核心素养的“水”借助议题的 “渠”,学生在“流动中”水到渠成地生发出了本课的价值引领,即理论上的政治认同。本课的议题依托问题链,从逻辑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直抵议题核心,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理性的探究过程,凸显了思想政治学科思辨的学术魅力。

三、在现实观照中激发对政治认同的情感共鸣

尽管本课运用了大量的史料,但是思想政治课程还是要关注当下、观照现实。因此在课程的总结阶段,呈现了一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作为升华: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同志们,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对此,学生们纷纷谈论着 “总书记说的和我们学的一样啊”,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了。如果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政治情感则是政治认同的感情基础,那么政治行为就是政治认同的必然结果。学生的政治认同过程就是不断由内化走向外化的过程,一旦形成良性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核心素养才真正实现了落地。议题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情境和层层深入的路径,锻炼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师生始终基于问题在平等、民主、探究的课堂氛围中表达和解释,不啻为培育核心素养的好途径。

猜你喜欢
牢笼议题学科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A Case Study: The Strategy of Translating Metaphor and Alliteration
单独中的洞见
“超学科”来啦
用爱编织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