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 王汉丽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幼,在概念的理解上较为吃力,使得学习过程更加困难,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恐惧和抵触的心理,这对学习是相当不利的。思维可视化教学是将数字中的概念和公式附之于图形或图表之中,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从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策略、提升数学实用能力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具体的实施操作进行详细阐述,全面解读“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
由于认知能力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原因,小学生在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由于年龄原因,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对抽象、复杂的信息和概念理解起来比较费力,但他们对数字以及直观化的图像却有着较好的感知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妨从图像和数字方面入手,换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思维“可视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可视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兴趣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注意力。
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是将数学从“抽象”到“具象”的一种转化过程,教师通过直观的图像和精练的语言等可视化信息刺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提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点:
直观的图形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较于文字类信息,这种信息更加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因为它能够表现出一些文字无法描述的具象信息,换言之,图像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捕捉,更加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在教学中一直使用“图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长久发展。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时,很多学生对于旋转、平移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区分有些疑惑,尤其是“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之间的关系有些混淆,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轴对称图形可以是平移或者旋转图形吗?”“这三种图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通常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一般会让学生们从定义上进行判定,但是如果只是让学生从文字上进行分析,学生就会感到很枯燥。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图形或生活中的物体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观察旋转物体,比如风车、电扇或转动的车轮,了解旋转图形的基本规律,再让学生观察平移物体,比如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轮船等,最后再观察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如汽车方向盘、等腰三角形等,通过观察这些实物,学生们发现旋转的车轮是在一个平面内既属于旋转又属于平移,而且还是轴对称图形,对此,学生们总结出相关的规律,最后教师又带领学生观看图形的运动轨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图形运动的定义,并且能够熟练地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新鲜元素”,创新教学思维,寓教于乐,让多媒体为小学数学课堂添姿加彩,从某种角度上说,与多媒体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理解图像,让学生更加透彻、全面地理解问题,建立更加严谨的思维,进一步理解公式以及定理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一课时,学生们在初次接触这方面知识时,对于抽象的数学公式和定义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图像的形式将文字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形式,如此一来将会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比如常见的“二人相对或相向行走”之类的问题,很多学生面对这种问题时很容易被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脑海中的画面感,提升解题的效率。又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公式,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这两个立体图形的详细的展开过程,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这一思路,可以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时借鉴这一方式,拓展思维,同时提升数学能力。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每个定理和公式的使用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但往往数学课本中的公式、定理都比较拗口,小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步伐,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授,巧用数学语言,将“公式语”转化为“通俗语”,降低学习的难度。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课时,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东偏南、西偏北方面的专业术语没有具体的概念,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操场上,对校园进行观察,了解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分别在什么方位以及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以教学楼为定点,用专业术语描述图书馆或食堂在教学楼的什么方位上,然后将观察结果在纸上大概画出来,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在理解上更加便捷。通过这种思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灵活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对促进教学和提升小学生思维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可视化”教学,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结构,清晰展现数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烦琐的数学知识,降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阻碍和困难,同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认真落实思维可视化理论的应用策略,加强对其利用的能力,并结合创新思维将其优势发挥至更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