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文外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9-01-11 18:12江苏省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曹明霞
小学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语文

江苏省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曹明霞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向儿子传授写诗经验时的所述。

自然地,我便联想到我们小学生学作文,是否可以这样说:“汝果欲学文,功夫在文外。”小学生学作文,如果仅仅靠每周两节课的习作训练课,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围绕“小学生作文的目标”,在多方面下功夫,即在文外下功夫。

那小学生作文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我的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课程目标,把功夫下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倾听是基础

按照孩子学习语言的规律,最早获得的语言就是听来的。听懂了,再运用,语言就完成了内化的过程,成为学生自己的了。莫言在他的获奖感言里谈到,他小时候就是专门听故事的。集市上来了说书的人,偷偷地跑去听,晚上在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所以,倾听是语言学习最初阶段的好方法。

在我的教学中,就专门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像低年级,让学生来听写一些比较优美规范的句子,应该是不错的:

譬如:

多美的花呀,中间还有黄澄澄的雄蕊和缝衣针一样的柱头呢。

台下响起的一片欢呼声还没停止,一只雄琴鸡就飞到台上来挑战了。哦,又来一只,这位可有点来者不善,一上台就用结实的脚爪笃笃地敲着地面,好像在挑衅呢。

柳树开花了,灰绿色的枝条上缀满了轻飘飘、毛茸茸的黄球球,俨然成了为节日特意装饰的彩树,显得喜气洋洋。”(摘自《森林报》)

中年级,可以听写一些片段,像总分关系的片段,如《公园真美》《快乐的课间》《硕果累累》《今天真热》。童话类的像《××的自述》等。

高年级,我学习管建刚的做法,每周一节课,进行听读系列训练。如以“环境与渲染”为主题,起篇用课文《三顾茅庐》导入,文中有一段写刘备进入隆中见到的山与水、松与竹。告诉学生暗喻诸葛亮是个仁智之人;松与竹则暗示了诸葛亮的为人有松竹之气节。

让学生在倾听中比较,景物描写与人物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如此以景来渲染,是神来之笔。

这样训练,不仅使学生对作文的内容、结构、表达方式有个基本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文感。

二、说话是先导

对于小学生,一开始要求他们拿起笔就写并不是好办法。因为孩子对许多语言文字的掌握停留在似懂非懂的浅层次上。王丽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中,有一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叫杨永善,他写了一篇文章《语文老师的影响》,他讲到了,他的语文老师教他们学会说话。他是这样写的:

“陈老师的语文教学,是把说话和作文结合在一起的,她说能把话说清楚,听起来生动,又吸引人,对作文会有很大帮助的,她常常在语文课上出一个生活中的小题目,让同学来叙述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锻炼我们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在班里举办小型讲演比赛,每个同学都要参加,要求三五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发表一段自己的见解,谁讲的啰嗦或不明白就罚唱一首歌,有说有笑。,气氛融洽,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就是从那时开始,能在全班面前讲话,在此之前,当众说话我是怯场的。”

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文之前,尤其是低中年级,先让学生进行一些口头的说话练习,使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很有必要。

训练学生言之有物。三年级学习《揠苗助长》,解题后,我先让学生借助插图进行想象说话:“当时天气怎样?”“种田人是怎样拔苗助长的?”“假如你是种田人,干了一会儿,你会觉得怎么样?又会怎么做呢?”这样设问,使学生言之有物——“在一个炎炎的夏日,种田人来到了田边,看到自己种的秧苗依然一丁点大,丝毫没有长,他可着急了,围着农田转呀转。有了,秧苗不长,我来帮他长!于是,他脱了鞋子,光着脚跳进秧田,弯下腰,伸出手,轻轻地把小苗往高里拔,一棵一棵又一棵,好累呀,种田人直起身子,擦擦额头的汗,继续干。半天下来,种田人筋疲力尽,但是,他看着已经‘长高’的秧苗,笑了。”这样训练,既帮助小学生想象拔苗助长的全过程,又能使其凭借想象发展语言。

训练学生言之有序。学习了吴伯萧的《早》,引导学生模仿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描写,观察教室。我有意识地做了方位次序的指导,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然后按次序表达。

一般来说,三种顺序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要掌握的,事情的发展顺序、空间位置的顺序、总分的顺序。

一般来说,事情的发展都要一个顺序,即发生、发展、结果。叙述一件事情,也必须按照这个顺序,才能说得有条有理。例如,表扬班里的一件好事,就要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的顺序来说。再如,叙述一次活动的过程,可以按先干什么——接着干什么——又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顺序来说。

介绍一个地方或者一件物体,要按一定的位置说,就容易做到条理清楚。例如,向别人介绍你所在的学校,就可以按“校门——校园——操场——教室”的顺序有重点的说清楚。

介绍一种事物、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物品,为了突出某个特点,就可以按照“总分”的顺序来说。

训练学生言之有情。要使学生做到言之有情,教师必须像运用点穴术一样,触发学生的感受点,让学生的语言来自其生活,来自其心灵。训练学生写“童年偷着乐“的文章,与学生一起阅读了曹文轩《草房子》中“桑桑偷做鸽子笼”,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中“金玲偷偷捡蚕宝宝”,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中“马小跳与伙伴偷偷出去野营”的段落,唤起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愫——迫不及待地想说说自己的“偷着乐的事”。“偷偷出去玩”“偷偷看电视”“偷偷倒药”等乐事从他们的笔下汩汩流出,可谓言之有情,让人忍俊不禁。

三、阅读是重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作文肯定离不开阅读,胸无点墨,岂能成文?读书使人聪明,读书使人精密,读书使人深刻,唯有爱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文思才会如泉。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课内阅读,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读课文,读习作。另一种是课外阅读。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提倡学生课外多读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的书,都可给学生推荐。方式上我们一般采用师生共读与自读相结合。五年级下学期,我带学生一起阅读《伊索寓言》,每天阅读5个寓言故事,每天请一个学生讲故事,每天布置写《伊索寓言》的批注。一个月后,我上了一堂《小故事 大智慧》的伊索寓言阅读交流课,交流阅读的收获与疑问。这样的阅读学生兴味盎然,时不时地学生的嘴里就会冒出富有哲理的经典名句来。

阅读是积累,是体验,是亲近作者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阅读是作文的父亲”,不为过。

四、写作是根本

多写多练是作文的根本。“写”的训练不是说一声“大家写”这么简单。这个写,必须唤起学生自主写的动力。这个写,必须要成为学生情感的倾诉场,成为儿童交往的重要方式。下面说说我在训练学生写上个性化的做法。

1.学生写“随想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怎样做到呢?我发现叶圣陶先生教子作文很有趣。他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孩子每天读点书,每天写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不加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想想,的确是呀,儿童的作文就是童眼看世界,所以,顺其自然,设法让他愿意写,乐意写。于是,在我班里,每周都有三天是孩子们可以随便写点东西的,我们给这随便写东西起名为“随想录”。“随想录”的要求不高,五行十行皆可,写长更欢迎。孩子们紧扣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心灵絮语,写同学之间的“战争”,播班级里的“新闻”,抒对老师霸道的“不满”,诉成长的“困惑”,描生活里的“哀伤”,绘校园里的“百草园”。“随想录”让孩子们每天“拳不离口,文不离手”的动动笔,留下写作素材,不即不离地有一种“写着”的状态,既培养了学生筛选材料,发现材料的能力,又逐步形成了一种写作思考和发现的习惯。

2.教师写“下水文”

20世纪六十年代,叶圣陶在《文汇报》发表了《教师下水》一文,他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下水”练笔。其目的“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心领神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语文教师必须下水写作,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没有“下水”的体验,老师对写作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下水”的体验,教师的指导更容易对症下药。

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每学期都有一本专门的下水文本,大小作文皆写于此。要学生写“暑假趣事”,我先写一篇《我为游泳狂》;布置学生写读后感,我与他们一起写《做一个勇敢者——〈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要学生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侧面描写的手法,我先示范《飞雪丛中一枝梅》、《茫茫沙漠一片胡杨》。在一次次的“下水中”,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写好一篇文章的不易,我会给学生讲我写作时遇到的困难,构思的角度,修辞的运用。在一次次的“下水中”,我对学生出现的审题错误,描写笼统等问题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并有的放矢地予以指导。

3.作后的评与改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修改,我会在保证学生充分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运用学生的作文,引导鉴赏出彩的表达,揣摩如何表达得更加妥帖、鲜活、有个性,从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准。五年级作文“童年偷着乐”,看着同学们的草稿,发现同学们的题材鲜活,但是细节描写不够细腻。于是,我找了三篇学生习作,让大家体会“偷”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鉴赏细节生辉的表达效果,领悟语言表达的技巧,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评中导改,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又坚持了必要引导,让学生学会规范、准确地表达。

实践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这文外的功夫——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活了,语言活了,作文的路子踏实了,习作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在各类征文获奖名单中,总有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应该指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必须是围绕作文教学的这个靶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操作是可以有所侧重。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