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 施 霞
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之上,因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多少与教师数学教学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为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教师关注的问题。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习、进步和发展。就提高教学效率这一角度来讲,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备课、上课、辅导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对有效教学展开详细的阐释。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充分有效地备课可以把握住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效备课是指精心设计并紧密结合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地帮助教师后期把控上课的节奏。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把握住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心理变化的过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案。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备课呢?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获取经验:
在备课之前,教师需要研究好新课程标准里面的内容,学习与理解新课程标准里注明的教学和考试大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教师自身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经常会考的考点、易错点,才能在实际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只有掌握好这些信息,我们的课堂才能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迈进。
数学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更讲究创新性和思维逻辑性,教师备课更需要多方位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立足于学生的学情,真正将教教材转化为教学生。除此之外,数学与生活是不可分离的,教师需有效打破“数学无用论”这一界限,就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特点展开对备课的深入思考,数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倾向有针对性地安排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环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教育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之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堂新鲜教学元素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并强调生活实际情境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因而创设有效的生活实际情境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首先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其次,在提问的过程中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答题方式去解决,激发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生活实际情景不能脱离数学学习内容,要在熟练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生活实际,从而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数学思维。
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局限,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里发现数学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比较最佳的解决方案、决策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学生也能够在这一系列探究学习的过程里,以主人翁的意识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拓宽了自身数学学习思维的范畴。如何有效地发挥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先创设有效的探究学习情境,设置恰当的数学问题悬念,提出最终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寻求问题的良好解决途径。探究的方式也分为不同的形式,多以小组和个人探究方式为主,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不同的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独立或协作中完成问题的探索,从而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体现在对学生的辅导上,我们要根据班级的班情以及班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旨在提升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辅导的方式大多包含个别辅导、小组辅导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制定符合他们的辅导模式。
以上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提升,认真反思自身教学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真正打造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