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2019-01-11 14:22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镇中心小学王明义
小学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课文素养情感

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镇中心小学 王明义

所谓的核心素养的视角,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综合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语言技巧,并具备深厚的文化涵养。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开始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但由于以往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或是教师自身教学观念的影响,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实受阻。为了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加快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笔者进行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将实践中的经验与所得分享如下:

一、分析课文重点,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感是学生了解语文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学生语言水平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并不是将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了解语感的建构过程,依据课文中信息的梳理、整合、积累等,来针对课文中的价值进行发掘,并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体验,能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让学生能够借助课文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式。

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中所传递的民族小学的美,可以结合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民族的简单介绍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重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生字以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写作方式。在这篇课文中,上课前的欢乐、上课后的安静以及下课后的热闹需要学生反复推敲,文中作者没有直接写出场景的动和静,而是用动物的表现来凸显。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以动物或景物来衬托具体的环境,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些难度,教师可先在课上开展口语交际,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表达情况进行表扬,以指正来代替批评,注重学生自身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二、丰富授课方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知识的渠道比之前更广,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与他们接触的事物相关,还与他们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相关。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发散思维、开拓思维深度,教师就必须丰富授课的方式,不以一成不变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来教学,而是综合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激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以“考试分数能否代表学习成绩”为辩论题目,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观点选择各自的队伍。首先,学生需要在组内讨论辩论的侧重点,如正方需要找出支持考试分数能代表学习成绩的理论与实例,并分析反方可能会提出的论据,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上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辩论,在学生激烈的辩论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以丰富的肢体语言肯定学生的话语,还要将正反双方的主要观点记录下来。最后,教师和学生针对辩题进行具体的分析,让学生明确考试分数和学习成绩之间并不对等的关系,加强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不再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进步和成长。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课上具有逻辑性的辩驳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

三、结合情感教育,体会语文学习的美感

语文是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揣摩的语言艺术,教师除了调动学生的认知因素,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外,还应该积极地实施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的学习中体会到文字的美,感受到文字所承载的文化、情感、态度之美。具体而言,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督促,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文章的学习与探究,而是应该在文章的学习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赏心悦目的美感。

例如,在学习《滴水之恩》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借助自己在生活实际中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经历来与作者产生共鸣。首先,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经历,主要是让学生讲解真实发生的事,自己在帮助他人后的感情以及被他人帮助后的感情等。这样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为后续的课文讲解做好铺垫,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金龙和“我”的角色中。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文章的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围绕作者对金龙态度的改变来整体梳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作者最后发出“滴水之恩能滋润人心,永久保存这一份善意,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的感慨的原因。这篇课文主要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阐述同学之间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的回顾与自主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尽快投入角色中,还能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好地了解课文中传递出来的积极情感。

四、渗透传统文化,在理解中传承文化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品质与经典的文化,语文这门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不仅承载着加强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作用,还担负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多都涉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与拓展分析,让学生能够借助承载着文化的语言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例如,《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玩庐山时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的诗,诗中不仅描述了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首先,教师需要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诗句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苏轼所描绘的美景,感受诗人在庐山的所感所得。其次,教师在课上出示我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其中含有诗人所描述的庐山,让学生依据诗中描绘的景象来选出正确的图片。最后,教师进行授课内容的拓展,指引学生掌握这首诗所传递的“多方面看待事物”的人生哲理。学生在经典诗句的诵读中,不仅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文字魅力,还能够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的语文课堂设计应该围绕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来进行,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注意课文重点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学习建立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多种综合的授课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上得到思维品质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情感教育为抓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最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得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与良好品质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课文素养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