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及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2019-01-11 15:11江苏省沭阳县龙庙中心小学于其波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公因数运算分数

江苏省沭阳县龙庙中心小学 于其波

小学数学中分数的知识繁多而复杂,涉及的专业概念也很广泛。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做到准确理解和记忆大量的抽象知识,在分数学习的各个阶段通常一头雾水、不断地出现各种问题和运算错误。这就给教师的实际教学提出了难题,教师必须改变机械地教给学生分数公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进度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地让学生从整数思维中跳脱出来,破除固化思维,采用多种优质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有关分数知识的学习。

一、通过知识串联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无论是乘除还是加减,从来不涉及分数的计算和使用,学生对这一概念容易产生抵触和陌生感,但是这并不代表分数与这些知识之间毫无联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将新旧知识的相关点找出来,构建清晰的知识网,通过旧知识引入新学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与思考,从而摆脱教师的单一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低效课堂模式。

以“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为例,这一课涉及了分数表达、真假分数、约分通分、公倍数公因数等多个概念的学习。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理清这些知识的深浅难易程度来合理安排教学顺序。比如向学生展示一个蛋糕模型,把这个蛋糕按照比例平均切成四份,然后提问:“怎样用数学观念表达其中的一块蛋糕呢?”学生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就近交流讨论。教师不必限制学生课堂学习的具体状态和习惯,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在回答时一般会采用比较具体的语言描述分数概念,得出“蛋糕本来是一个整体,现在被切成了四块,每一块当然是占其中的1份”这样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表扬,然后根据学生所说引入要学习的分数概念,让学生用数学式子表达出语言中所体现的关系,告诉学生蛋糕是一个整体可以看作是“1”,被平均分成四份用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可以表达为1÷4,一块蛋糕在四份中占一份便是1/4,两份是2/4,并告诉学生占一份的情况是最基本的,所以1/4是这个例子中的分数单位。教师举出多种实例让学生根据分数概念写出式子并且指出分数单位,加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分数的通分约分需要借助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因此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图列表运用乘法知识找出两个数的所有因数,再圈出公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数,即为最大公因数。然后引入最简分数的运算讲解,如4/6应该分母分子同时除最大公因数2得出2/3的最简式,从而将约分这一方法系统、有条理地讲授给学生。通过这种知识之间的理顺和贯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可以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决办法,开拓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数学运用的迁移能力。

二、巧妙运用微课贯穿数学课堂内外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直观生动的优势在数学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可以在课上作为具体讲解手段被使用,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与课后发送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及时预习和回顾练习,并且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辅助与问题解答。以“分数除法”这一小节为例,教师应该事先做好教学设计来思考除法学习与微课之间的有效联结方式,尽量做到让微课的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连贯而不突兀。在课前视频的制作中,教师选择“倒数”这一重要的知识点在视频中通过动态画面进行反复强调,让学生在观看完整个视频中后对倒数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想到分数的除法运算就能联系到倒数概念,以此作为基础方便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除法的深入学习。学生通过微课的观看带着问题进课堂,对整个的学习内容有大体的感知,听课的目标获取也更加清晰、有针对性。

课堂中教师对倒数的运用展开具体的讲解,通过视频展示一个花坛被分成五份,取出其中的4/5再将其分为两份,学生会发现要计算一份是多少需要列出“4/5÷2”的式子,学生可以根据课前微课想到2的倒数为1/2,但是对于它们的转化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教师讲解每一份就是4/5的1/2倍,所以转化成4/5×1/2即可解答本题,并且引出除一个分数就是乘以它的倒数的运算法则,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基本的练习,有疑惑的地方单独向教师提问。最后教师应准备一套课后巩固微课视频,里面包含有分层次的总结视频,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给他们拓展性强、题目关系更复杂的微课练习讲解;对于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准备总结归纳性强的视频让他们进行反复观看,加深课后记忆和自纠自查。在“互联网+”新时代,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脱离枯燥单一的学习模式,通过教师—学生的良性互动让课堂更生动活泼,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三、利用活动进行应用题的混合运算练习

完成分数的概念、性质和多种运算法则的学习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借助包含多种关系的应用题来锻炼学生的知识联系以及归纳和混合运用的能力,让知识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提高学生的运用和实践能力,为以后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应用题的训练应该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或者能够吸引学生探究和计算兴趣的案例和内容,并且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合作探究和交流沟通的学习心理。教师可以用“相遇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数计算和思维能力,假设这样的场景:你与同桌一起去广场散步,你走一圈需要10分钟而你同桌走一圈需要8分钟,如果相向而行,你同桌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超过你一圈?这个问题具有抽象性,学生通过自己大脑的想象容易搞混条件。所以教师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的情景模拟,把操场变成教室,时间进行适当缩短,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体会题目中所给出的画面,从而产生具象思维意识,再通过画线段、标位置来进一步探索解题思路。小组成员对每一步骤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得出运算公式然后进行思路的总结与汇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不再惧怕大型运算类题目,学会分步骤进行混合运算,从而加强对分数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分数这一课时更加强调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文中提到的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数学的讲课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分数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才能做到循序渐进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思维、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公因数运算分数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有趣的运算
巧求最大公因数
可怕的分数
《最大公因数》教案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