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创造学教学中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1-11 04:48韩大林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韩大林(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创造学是以研究创造知识、探索创造规律、培养创造能力、开展创造实践为己任的一门学科。目前,创造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出现蓬勃之势,创造学著作和研究论文不断增多,学术研究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1]在这种背景下,创造学也进入到大学课程体系当中,成为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高师院校不同于其他综合性大学,它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因此,在高师院校开设创造学课程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它能够提高师范生的创造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型教师,进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概说

开展创造活动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这是创造得以进行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新欲望和热情的驱动下,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解答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2]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创造性思维为内核,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化。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成功开展创造活动的思维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成功的教育处处展示着创造的意蕴。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开展创造性教育的必备条件,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育能力。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指的是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思维形式使教育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素质。

二 高师院校创造学教学中培养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建议

(一)课程定位上要为未来创造型教师的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创造学课程的带动下,很多高师院校也把创造学作为一门选修课纳入课程体系之中。高师院校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在创造学课程定位上应该更加细化,更加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创造学课程的功用。因此,高师院校创造学的课程定位应该是培养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一种,是创造能力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体现。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担负着未来基础教育教学的重任。师范生具有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既符合我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也符合基础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要求。从这两个方面来讲,高师院校创造学要紧紧围绕师范生,着眼于师范生的未来发展,为师范生成为未来的创造型教师提供智力上的支持,这才是高师院校创造学课程的合理定位。

(二)教学内容上要瞄准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的需求

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来源于恰当的创造学教学内容,所谓恰当指的是教学内容要符合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的需求,需求是“主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一方面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形成了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依据”[3],师范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他们渴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成功地实施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师范生的这一需求恰恰是高师院校创造学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因此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关注创造理论、创造技法、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等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将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创造性教育理论、创造性教育方法、创造性教育思维、创造性教育实践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来。这样,师范生在学习创造学的同时,不仅能够掌握创造学一般的理论知识,还能对创造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运用有所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二者的深入学习,能够为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引发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审视和思考,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解答基础教育领域的问题,使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养成成为可能。

(三)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创造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高师院校创造学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地调动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创造学教学的课堂中来,这样才能培养师范生的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一是采用系统讲授与自我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高师院校创造学的教学内容既包括创造的一般理论知识,还包括基础教育领域中如何开展创造性教育的知识,这两部分的知识都比较重要,需要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认真细致地讲解,这样师范生才能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才能为开展创造性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启发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相结合。创造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打破常规性思维的束缚是创造学教学的关键。高师院校创造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启发师范生对教育中创造性活动的思考,在强化师范生运用常规思维解决教育问题的同时,还要启发师范生的发散思维,学会运用非常规思维来解决教育问题,从而实现教育上的创造。三是讨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于一项创造活动而言,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有很多种答案都可以使创造活动取得成功。因此,高师院校创造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讨论教学,通过师范生多方位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进而不断激发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上要为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提供平台

在高师院校创造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要教学形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把课堂教学引向纵深,需要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是积极拓展网络教学资源,建立创造学网络教学资源库,将创造学讲义、多媒体课件、各行业创造活动实例、创造性教育思维训练、创造性教育案例、中小学课堂教学实录的创造学分析、创造性教案编制等内容纳入网络教学资源库中。二是建立创造性教育实践基地,为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训练提供场所。创造性教育实践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两种。校内基地主要以师范生创造性教育实践演练的形成出现,包括创造性教育微格教室和创造性教育模拟教室,校内基地主要是为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提供一个预演空间,通过预演师范生不仅可以锻炼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校外基地主要设在中小学,通过高师院校和中小学合作办学的形式为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提供真实的场景,由于师范生在校内基地已经进行过创造性教育方面的训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中小学真实的创造性教育场景中就会有的放矢,有所收获,这样才能真正把师范生的创造性教育实践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达到锻炼和提高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评价上要关注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的过程与结果

创造不仅贯穿于创造的过程之中,也体现在创造所取得的结果上,因此,高师院校创造学在教学评价上既要关注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的过程,也要关注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的结果,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过程性评价上,主要评价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参与,即考评师范生参与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创造性教育活动等的情况,重点考察师范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创造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情况。二是课下参与情况,即考评师范生在网络教学、自主学习、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重点考察师范生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课下参与情况的考评能够及时地了解师范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效果。在结果性评价上,主要评价师范生在接受创造学教学之后,尤其是在开展了创造性教育活动之后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主要表现为能够熟练地将创造理论应用到创造性教育活动中,并且取得教育的成功,取得教育上的成功也即表明师范生具备了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高师院校能够全面地关注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师范生创造性教育思维能力的养成。

猜你喜欢
师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