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儒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给小学生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小学生由于种种心理压力而出现心理异常,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自主学习方面: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程度甚于孩子,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心理尚不成熟的个别孩子无所适从。个别孩子面对升学困难问题,深感前途渺茫,导致思维迟缓、缺乏自信,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厌学”心理。
个体差异方面: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个别小学生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体质感到怀疑,过低评价自己,始终认为自己“后进”,自卑感严重,胆小怕事,性情孤傲,不思进取,导致孩子不愿与他人接触,喜欢独处,产生“孤僻”心理。
家庭教育方面: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他们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没有经历过风雨和磨难,自理能力较差,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产生“依赖”心理。
沟通交往方面:个别学生缺乏交往经验,遭遇挫折打击时,思维狭窄,沉默寡言,不服管教,自行其是,不能客观对待任何问题,不懂理解宽容,产生“逆反”心理。
社会原因: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有些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会产生消极影响,个别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受社会负面舆论影响,学习上进性不高,过多依赖父母,缺乏自我锻炼,遇到不顺,便出现逃学、辍学等现象。
学校原因:个别学校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分关注学生考试成绩,部分教师为提高升学率,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绩,教师违背教育规律,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出现考试紧张、偏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丧失学习信心等不健康心理。
家庭原因:家长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忽视孩子人格塑造,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个别家长有意无意地给孩子灌输“拜金主义”思想,致使孩子对待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个别家长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心胸狭窄;单亲家庭、问题家庭、特殊家庭的孩子内心脆弱;父母在外务工的孩子缺乏关爱。
生理原因:部分青少年智力超常或者智力低下,或者身体残缺,在心理上,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发展,下意识地产生自卑感和心理障碍,不服师长教导,顶撞师长,厌烦师长教育,性格叛逆,出现一些行为不端、出言不逊的不良现象。
加强教师培训,普及心健知识。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教师掌握心理教育技巧,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孩子个性和谐发展。其次,教师要用阳光的心态时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增强孩子适应社会、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经常与孩子谈心,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家校共教。在各科教学中,把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需求,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成立家长委员会,完善家长学校管理机制,开展单亲、离异、留守儿童等家庭孩子的家长培训和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升家长教育水平,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内涵。积极发挥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的作用,开设班队会活动课,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学校开辟“网络亲情桥”,充分利用校讯通、微信群、家长QQ群等信息平台,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了解,互相关心,建立浓厚的亲情关系。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挫折教育、文艺展演、体育竞技等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健全学生身体心智,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注重社会参与,提高心育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固定开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强化正面引导,促进孩子成长。强化教育环境整治,工商文化部门要加强网吧监管,建立“绿色网站”,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完善心理健康联动机制,街道社区要建立小学生心理咨询室,矫正学生心理。民政部门完善社会救助体制,让特殊儿童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关工委成员与特殊学生结对帮教,使这些特殊学生感觉到有人关爱、有人呵护,不再孤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