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锦
●广东省陆丰市东海镇东海中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形成时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学校一定要重视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功能。在这个关键阶段,如果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引导,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认知的偏差。随着新课改的落实与推进,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越来越重视。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然而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指出,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要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笔者在本文将从法治观念、价值观、德育三方面来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功能。
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基本目标是要增强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只有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观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法、守法、用法,才能切实保证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效实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因此,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法不可违”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在生活中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我引用了一个具体的案件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小李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每天通过上网打游戏来度日。有一天他想去上网可是没有钱,于是萌发了约网友去抢劫的想法。尝到抢劫甜头的几个人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小李等人被捕,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明确地知道法律是我国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律是不可以被违背的。一旦违背了法律,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的重要保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重要影响。学生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为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守护生命”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正确价值观,首先,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小明是一名初中生,由于一次期末考试不理想,被父母吵了几句。他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了,可还是成绩不理想,于是留下遗书,跳楼身亡了。其次,组织学生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讨论。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课改要求学校要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律常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将道德情感应用到道德行为中才能达到德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遵守规则”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我列举了一个生活中的现象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发。火车即将开动了,可是一节车厢的车门却被两位乘客堵着。根据了解是因为他们的朋友误车了。面对乘客的谴责和工作人员的劝导,两人依然不为所动,最后耽误了列车出发的时间,两人也由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行政拘留了十天。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明白了:在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懂法、知法、用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将道德情感融入日常的行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