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樱
在北京法律援助中心正门,身着制服的宋岚眺望远方。
见到宋岚时,正是午休时间。走进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宋岚开始介绍:“一进门就是现场接待咨询大厅,接待大厅设置了四个工位,其中三个是值班律师的咨询服务窗口,还有一个是接待审核的窗口,这里主要是面对面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核。 ”接着,我们穿过大厅,就是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层办公区,二层是12348的法律咨询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有47个电话接听工位,也就是来自47家不同律师事务所的47位律师,在每个工作日的早上9点到下午5点接听法律咨询来电。
进入宋岚的办公室,她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开始娓娓道来。她是法科生毕业,一直从事和法律相关的工作,最早是在法院工作,后又从事律师工作。之所以后来选择法律援助的工作,用她的话说,就是希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直接面对老百姓,把法律援助所带来的正义力量和情感慰藉传递给每个人。
2011年,宋岚进入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后,开始在服务一线岗位做接待咨询的工作,“那时候天天面对面和老百姓打交道,会被问到各种问题,比如我的条件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标准?如果这件案子不符合法律援助,下一步还能怎么办,还有什么救济途径吗?我的工作就是给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咨询服务。”
宋岚在服务一线工作了6年多,2017年底,宋岚成为案件指派监督部门负责人,2018年,她带领部门其他同事首次以政府采购招投标形式完成了180家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的招募工作,并根据援助律师的基本信息、专业领域、工作意愿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统计,最终形成覆盖刑事、民事、行政类三大专业领域、18项案件事由、4类特殊程序、5类特殊服务人群的1300余名援助律师服务团队,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服务需求。
从那之后,虽说不是在咨询大厅面对面地接待老百姓,但依然会接待受援人,处理的是法律援助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宋岚解释:“当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某起案件后,会将案件指派给法律援助服务机构也就是律师事务所为受援人提供服务。具体指派给哪家服务机构,我们根据法律援助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数量、专业特长以及受援人意愿、案由案情等因素,合理确定承办服务机构和援助律师。例如受援人如果是未成年人或是女性受援人,我们会优先指派熟悉未成年人或女性身心特点的援助律师来办理。案件虽然指派到服务机构,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撒手不管,对于每个案件具体承办律师的信息我们会记录在案,对于案件的进展我们也会全程跟踪。在援助律师接手案件后,他们在案件办理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是由我们去协调和解决的。比如律师与办案机关的沟通不畅,受援人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于律师的工作不理解,律师对案件哪些环节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协调和提示的。”
在北京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層办公区的墙上挂着历年获得的荣誉牌匾。
从聊天中得知,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对于法律援助服务机构以及援助律师的资质要求是很高的。宋岚说:“作为市法援中心的援助律师,必须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验才能独立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于法援案件,我们必须要保证案件质量,保证法律援助服务不走过场。北京市法援中心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的案件基本是二审以上的、当事人多年难以解决的案件,矛盾尖锐,问题突出,特别是对于通知辩护的案件,大多都是无期死刑、死刑复核类案件,面对这样的案件我们一般指派执业五年以上业务能力精专的律师来办理。甚至说在办理重大的、疑难复杂的或者涉密的敏感类法律援助案件时,我们会甄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律师来办理。 我们是公职律师,定期会以跟案的方式来监督案件质量。所以,每当受援人在案件指派到对应的律所律师后,担忧接下来法律援助中心就不管时,我们会一再告诉受援人,请他放心,法律援助中心就是负责监督的机构,会全程掌握案件进展,通过多种手段监督案件质量。”
既然是多种方式监督,公职律师还会以不打招呼的方式开展案件旁听工作,通过现场参加旁听工作,去判断援助律师庭前工作做得是否充分,在庭上的表现如何,旁听结束后,会和这起办案的法官或检察官进行交流,询问办案人员对律师开展工作的意见,包括庭前阅卷工作、证据准备工作以及庭上围绕争议焦点开展的质证和辩论工作是否专业等等,让办案人员来评价一下这位法援律师是否尽职尽责。另一方面,还会对受援人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案子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受援人对法援律师的工作是否满意?法援律师在证据调取上或撰写法律文书上专业程度,受援人是不是满意?通过这种案中的监督方式,来倒逼援助律师认真办案,保证案件质量。
宋岚特别说明:“每年年中和年尾,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都会组织案件质量评估,我们会邀请到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律师、办案机关的法官和检察官,与我们公职律师一起组成评估专家组,然后,从所有参与案件办理的律所报结的案卷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根据司法部、北京市司法局制定的评估标准,给这些案卷打分,评估的主要指标主要针对案件办理的重要环节,例如阅卷、会见、法律文书的制作、证据准备、庭审质证、辩论等方面,通过案件质量评估来体现出对整体案件质量管控。”身为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宋岚主要分管的工作包括案件指派、案件质量监督、服务团队管理以及案件补贴发放工作。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年受理的案件大概是在三千到四千件,对于宋岚与她的同事们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而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老百姓对他们的疑惑和误解。“很多人担心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不靠谱,我们一直在努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打消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疑惑,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多办精品案,让法律服务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在宋岚繁忙的工作中,每天都面临着挑战,由于多年坚守在接待一线服务岗位,宋岚总结出“专业引导+情感治愈”的接待经验,将心比心地化解矛盾。
就在采访当天,还有个棘手的案件正在进行,这是一件涉及具有劳动争议纠纷的工伤赔偿案件,某男士在工作中遭遇车祸去世,留下幼小的孩子、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对于这样的家庭,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很大打击。援助律师很为他们考虑,如果诉讼,意味着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这就延长了赔偿时间。援助律师认为以最快的方式拿到单位工伤赔偿款才能解决他们目前的困难,于是建议采取与用工单位进行和解的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受援人家属此前曾采取一些不恰当的维权手段,用工单位提出只有让受援人家属消除影响后才能进行赔付,援助律师就将这一要求写进和解协议。但受援人家属看到后误解了,认为援助律师作出对其不利的条款。于是,受援人找到宋岚投诉,宋岚赶紧和援助律师进行了沟通。
“我通过了解,也知道援助律师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对受援人家属的解释工作没有到位。我建议援助律师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补充协议,列清楚需要怎样消除影响,约定时间节点,工作一旦完成用人单位应立即赔付。最终,这种做法获得了受援人家属的理解,再次来到中心向我们表达了感谢。我们一直跟援助律师强调,来寻求法律援助的人,大多是社会的贫弱群体,有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他们对法律知识知道的不多,对法律条款的理解能力较低,单纯从法律角度去跟他讲理,他接受不了,你得设身处地的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才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有沟通方式和技巧的。”
类似让宋岚费尽心力的案件其实数不胜数,真遇上“特别轴”的老人,想获得他的满意评价,就需要付出百倍的耐心。宋岚又举一例:“有一个邻里纠纷的案件,矛盾起因在于这位老人对于他房屋旁边的一条通道归属认定问题,官司打了很多起,每一起案件他都坚持上诉、再审和提起民事监督程序,而结果一直对他不利,他是老年人又是残疾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我们在帮助他的同时也在不断向他做法律释明工作,有时候,一接听他的电话半天的时间就过去,我们告诉他办案机关为什么会这样判决,希望他能服判息诉。但老人依然坚持打官司。老人已经有80岁高龄,住的地方距离城区比较偏远,他有视力残疾,身体状况也不太好,他会要求援助律师多次为他提供上门服务。律师白天有时候得出庭工作,很多时候是利用晚上时间提供上门服务。老人因为视力不好,会让援助律师把相关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一字一字地念给他听,老人现场口述修改意见,律师手动记录后再进行材料修改。就这样,援助律师很有耐心,非常负责,每次上门服务时间达到四个小时以上,甚至有一次律师上门服务了六趟最终让老人满意。遇到这样的受援人,我们工作起来虽然很辛苦,但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工作宗旨,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我们法律援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宋岚笑着说。
说到上门服务,宋岚告诉我们,为行动不便的、远郊區的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特殊病患者等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上门服务,把免费优质法律服务送到家,是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一直坚持的惠民措施。这几年来,宋岚为百余人提供过上门法律服务。有一个让她印象颇为深刻的案件,“有一天我接到来自北京市延庆区一位80岁老人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哭诉‘我的儿子死的冤啊,求你们帮帮我吧。老人的大儿子在村口发生交通事故身亡,老人将肇事司机、车主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请求赔偿,因家庭经济困难,急需法律援助。老人居住在距离城区100公里之外的山村,我决定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去的那天,天气寒冷,大雾锁城,让我心里直打退堂鼓,但想到老人哭诉的声音,渴求的语气,我鼓起勇气开车到了那里。通过了解,这位老人不是对赔偿数额不认同,而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认可。”于是,宋岚用最通俗的语言给老人分析案情,讲清法律点。对于事故的认定,哪些是她儿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哪些又是肇事方应该承担的责任,足足讲了四个多小时,让老人无比感动。
宋岚感慨说:“最终当老人释怀时,我特别舒心。老人一再念叨没想到我们会上门服务,能大老远跑过来,非要留我们吃饭,我们谢绝了。直到现在,逢年过节,老人还会给我打电话,我也会时常问候她。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让更多远郊区受援人享受到上门服务的机会,我们招募服务机构的时候特意招募一些远郊区的服务机构,我们会鼓励和安排这些服务机构的律师们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因为这些律师比较了解当地情况以及人文环境,语言沟通相对会顺畅更多。”
最后,宋岚再次表示,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纠纷的措施层面上,还有很多需要他们做的事情。明年,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会升级为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在原有提供法律援助的基础上逐步加入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多种职能,“我们承担的职能更多了,任务更重了,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会变。”
在官园公园中,宋岚与历史名人对视,仿佛一场时空对话。
Q=《北京青年》周刊
A=宋岚
Q: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是怎样见证的?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A: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作为一名法科生,毕业后一直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党已经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法制环境越来越成熟,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已蔚然成风,老百姓遇事找法律找律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Q:说一件在你记忆中,你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A:我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在10月1日当天,有幸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我所在的“民主法治”方阵,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庄严、震撼、充满法治的力量。我们代表全国350万的政法干警走上长安街,接受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检阅。我想这将是我一生非常值得骄傲、自豪以及终生难忘的事情。
Q: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你要送给祖国什么祝福?
A:我要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Q:“ 祖国”这两个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祖国对我来说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坚守的初心,尽力地为更多的社会贫弱群体提供更加贴心温暖的法律服务。把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陷入生活困境的人们和正在遭遇不幸的家庭。
Q: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是追梦人,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A:我的中国梦就是用法律扶危济困,让服务温暖人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Q: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你是怎样理解“追梦”的?
A: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砥砺奋斗是追梦人的力量源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地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奋斗刷新生活,用实干点赞时代。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的期待,就是我们为之努力而奋斗的目标。
Q:在“追梦”的道路上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A:这个对我来说,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当我们通过努力工作,帮助受援人争取到合法权益,挽回了经济损失,看到他们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他们带给我的温暖和正能量,这些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Q:在你追梦的过程中,你认为激励你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走向成功的?
A:激励我的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期待,这就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每年,我们都能收到来自人民群众的一面面感谢锦旗和一封封感谢信,一通通感谢电话,正是他们的对我们的这种鼓励、信任和肯定,让我们能够有更多的力量去为他们服务。
Q:面对追梦道路上的困难,你是怎样应对挑战的?
A:面对困难,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它,以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标准去解决它。总之,要把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化解成我们不断的工作动力。
Q:当你认为自己取得成功时,你对荣誉感和自豪感如何体会?
A:个人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工作单位的培养和器重,离不开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厚爱,也离不开人民群众对我的评价和肯定。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以更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投入到工作当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中共党员,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公职律师。自2011年以来,她坚守一线服务岗位为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社会贫弱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万余人,受理、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万件,提供上门法律服务百余人,办理重大敏感法律援助案件百余件,未出现任何偏差,多次收到受援人的感谢信、锦旗,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达1.1 亿元。荣获第三十三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2018“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年度人物、首都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好青年”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