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褶皱,生活的四季

2019-01-10 06:57郑丹丹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叙事视角

郑丹丹

摘要:朴婉绪的小说集《亲切的福姬》中收录了九篇作品,同时也折射出九种不同的人生。她选取了不同的人物视角、采用了多种叙事方式,与此同时,设定的人物形象也涉及各年龄阶段。本文将这些作品依照内容特征归为四个季节,期待从中品味朴婉绪作品里的人生书写。

关键词:朴婉绪;叙事视角;人生书写

朴婉绪-这位一生笔耕不辍的韩国文坛巨匠,用她细腻、本真、灵动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九段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拨动起生命的齿轮,带我们潜入光阴的隧道,靠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味他们斑驳的人生。书中的故事犹如四季一般,或温馨、或炽烈、或萧索、或清冷。

一、朴婉绪的人生书写

(一)回忆,那深嵌于灵魂的痕迹

伴随时光的流转,生命的沉浮,人总免不了回顾过往。尤其在年迈之时、失落之际,人生中那些曾经美好的片段自然而然从脑海中溢出,抑或为生命注入新的活力、抑或帮助人们暂时忘却眼前的不如意。朴婉绪的作品中蕴含着诸多有关回忆的描述。

《那个男孩的家》中,尽管身处战后的废墟环境,但“俊美的青年”和“如珠似玉般的我”仍享受着“奢侈的”爱情,两人时常闲游于街头巷尾,坐在烧着蜂窝煤的街边摊,“我”听男孩为我背诵他所喜欢的诗,聆听他推荐的音乐。然而最终,这段爱情没有圆满的结局。时过境迁,数十年后,当“我”再次漫步于曾与男孩牵手走过的街巷,嗅到“蜂窝煤的气味”,那时的场景又鲜活地浮于眼前。面对来来往往的年轻人,“我”在心底感叹:“对呀,尽情挥霍你们的青春吧。溢漫时挥霍不是犯罪而是美德。正所谓,并非珍惜着不挥霍,那就会永远归你所有。”

《后男啊,吃饭喽》中远嫁异国的后男,虽然享受到了富足的物质生活,然而身心仍时常处于缥缈、恍惚的状态,后男与丈夫来到海边眺望远方,丈夫的一句“海的那一边接着韩国”令妻子茅塞顿开,从此“没有比去海边兜风、眺望太平洋更能讓妻子看起来朝气蓬勃的事情了。”身处异乡的人们无论物质上如何得到满足,然而对于故土的思念和对故乡亲人的牵挂始终扣动着他们的心弦。直到后男得知母亲健康堪虞且精神失常的消息后回国探望,母亲仿佛突然间清醒一般,起身做饭,并喊出那曾响彻无数遍的“后男啊,吃饭喽”时,后男彻悟:“烟火从龟裂的墙缝里通过时沾上的泥土味,所有的这些味道跟焖饭的气味儿混合在一起,香气扑鼻……寻觅了几辈子要找的不就是这种最原始的气息吗?”后男从未忘记,母亲更是如此,时空并未消融两代人血浓于水的亲情。

曾几何时,你以为你已经忘却,可是,所谓回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气味、触感、色彩,甚至转瞬即逝的表情,其实都深深嵌刻于你灵魂的深处,从不曾消逝,一旦受到触碰,它们便如同精灵般从尘封的匣子中一跃而出,环绕在你的周围,令你沐浴在春天的和煦中,带给你无限的温暖与舒缓。

(二)距离,抽象与现实遥不可及

余华的《活着》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如果把“活着”单纯定义为存活于世上,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感叹:活着真累。累,可能因为我们不仅需要隐藏起部分自我,而且更进一步,需要对展示于他人眼中的自我进行包装。此过程中,种种矛盾就会凸显出来。朴婉绪用犀利的笔触刻画出了人性中隐含的伪善、矛盾,丈量出了真实与虚伪、抽象与现实的距离。

《四十九岁那年》开端即将空间设置为门里、门外。门外的卡塔莉娜是“孝妇会”会长,组织教会中的女性教友日常为男性老年人洗澡擦身,门内的女性会员们正在趁会长外出之际“兴致勃勃”地谈论会长其实在借机“捞油水”、“满足欲望”、“贪图权力”。女性教友们对于会长的评判可以瞬间转移风向,然而会长并未打算与大家正面交锋、澄清事实,因为“严厉之于伪善、宽容之于伪恶一般”,她将这些人身攻击看成人之常情罢了。友人冬淑的话更是印证了人性中灰暗的角落:“轻信谣言是人的本性”,“我也有很多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的一面哪。”

《免费赠送》刻画了一位师姐以看似悲悯的心态将房子低价租给师妹金英淑,但随着师姐一家的飞黄腾达,金英淑也逐步从承租人沦落为“看门人”,接受着师姐夫妇的使唤。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师姐夫妇形象的双重性-表面看来是“公职人员”和“代表女性与贫困阶层的社会团体里的领袖”,私下却极力撇清与工人阶级的界限,显现出高高在上的阶级优越感。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房子“如同免费赠送”的话语和对人居高临下的贱视行为令金英淑逐渐开始觉醒。

骄阳之下,并非只有光鲜亮丽,其实还蕴藏着矫饰与阴暗,夏日的阳光虽然能够拉长白昼,但同时也会给人带来刺痛与烧灼。人大多具有双面甚至多面性,他人眼中你和面对本真的你终究是游离于抽象与现实之间,而两者的界限有时或许连自身都无法明晰。于是混沌令我们越来越远地偏离自我,从而迷失自己。而朴婉绪希望我们明白,人性到底不是一马平川,岁月会在其上留下沟壑与缝隙,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任凭人性沉沦,不要忘记时刻找寻纯净的自我,学会善意地去关切和对待周遭的人与事。

(三)年轮,难道只能悲情老去

有人曾说,年老比死亡更可怕。人的老去并不仅仅意味容颜的衰败,还可能伴随身体的病痛、思考的迟缓与心态的不安,正所谓“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朴婉绪的书写中涉及老年问题的篇幅尤其夺人眼球。这些故事中的人物虽期盼着“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的生活,然而现实却冰冷地掩上了这道门。

《烛光照亮的餐桌》中退休校长夫妇为了和孩子住得近些搬到首尔,两家房子的距离刚好能够看到对方住宅的亮光,“老伴给儿子做特色菜的时候,我就承担起了在阳台上观察儿子家灯光的任务”,终于一日发现儿子家昏暗的窗户很蹊跷,像“从深处摇曳着类似于篝火余光的、影影绰绰的光亮”后,老校长明白了儿子一家是在有意与父母拉开距离。他买来了蜡烛,放置于餐桌之上,企图委婉地让老伴了解“接受比明白更困难”的事实。

《慷慨的饭桌》中继老伴离世后,“我”也被医生宣判了人生最后期限,当“我”煞费苦心地规划怎样给子女平均分配财产之时,散发着“卑劣、热辣的味道”的金钱使人的贪欲赤裸裸地显露无遗,利益的争夺与嫉妒将亲情撕扯得支离破碎。《亲切的福姬》中“我”的儿女把探望老人如同分配任务一般进行了时间划分,孙子、孙女与老人的亲密举动也不过带有早点“尽完义务离开的劲头”。《结局依然美好》中“我”从近郊赶往首尔的公共汽车中受到司机与乘客“带着些恶意”的一连串嘲弄,尽管“我”始终努力维持着自己的淡定与从容,然而他人的言语、视线却接连不断造成了“我”的“哆哆嗦嗦”、“紧张和窒闷”。

这些使人不禁心生怜悯的老人也曾有过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光鲜岁月,然而他们就如一支支蒲公英,当提供充足的养分,将籽粒孕育饱满之后,他们也日渐老去,从而不得不目送籽粒们的远离,留给他们的是无尽空虚与寂寥。他们只有在原地守望,并始终心怀期盼-愿每一颗种子都能觅得肥沃的土壤,然而与籽粒的再度亲近早已成为一种奢望。脱离根茎的籽粒是否曾想过,面对萧索的秋天,根茎将是何等凄凉。伶仃的老人们并无过高的奢求,唯独希望能够偶尔与子女共享一顿简单的餐食,共叙一段日常的琐事而已。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年轻人的交际圈大多将父母排除在外,亲情意识的淡薄烘托出世态的炎凉。老人们不该这样悲情地老去。

(四)人生,终该有快乐结局

萧红曾说过:“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未来和生命如果一眼便望见尽头,人生将多么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朴婉绪塑造的老人形象是多层次的,除却上述那些令人心生不忍的老人形象之外,不乏有这样一些老者,他们宽容、淡然、安之若素,然而他们不放弃尝试、选择主动把握命运,他們的余生充满种种可能与希望。

《只为思念》中一直照顾“我”生活的堂妹,受朋友之邀来到侍郎岛,偶遇丧妻的船主,两人一见倾心,选择再婚,过起了恩爱的日子。在“我”看来:堂妹“素来是因为芝麻大的小事儿也能幸福之人”,“六十多岁,老了老了,都这把年纪了,居然跑到岛上跟人谈起恋爱来。”但堂妹内心却依旧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加之再次感受到来自丈夫的体贴与关爱而整个人充溢着幸福。

《慷慨的饭桌》中的景实与亲家公,空难中痛失儿女,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得已共同在乡下抚养失去父母的小兄妹俩,直到兄妹二人出国读书。面对外界的种种流言蜚语、猜忌诋毁,两位老人秉持“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是谣言而已”的信念,始终淡然处之。亲家公去世后,景实仍守在乡下,每天用数码相机记录生活点滴,发给孩子们,提醒他们永远不要忘记故乡山川。

《结局依然美好》大部分篇幅中“我”是经历了公共汽车到地铁、再到出租车的一系列狼狈换乘,饱受他人的嘲弄和不耐烦的可怜老太太形象,但文末笔锋一勾,当出租车司机掉头追赶还“我”零钱并称赞“我”时尚时,“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逆转,心情豁然开朗,一直不服老的“我”,通过精心装扮让自己更显年轻的美好愿望终于通过他人的真诚赞美而得以实现。

不难看出,几经命运磨难的老人们拥有着坚强的性格、不屈服的心态、宽厚的隐忍。这些老人看似如同冬日般清冷、沉静,如同兰德的那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实则不然,朴婉绪想展示给众人的是更深层次的,伴随时代发展大不同于以往的老人形象:他们热爱生活,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仿佛寒冬孕育着春的希望一般,他们的身上除了沉淀有那份从容,更怀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蓄着对于生机勃勃的人生下一个春天的期冀。朴婉绪希望的是每个老人都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格局,老年人更应为自己打造快乐的结局。

二、结语

历尽半生倾情写作。朴婉绪的作品中囊括了太多我们熟悉人物、场景,仅这本《亲切的福姬》便浓缩了对于爱情和友情的温馨怀念、对于人性伪善的炽烈批判、对于年老孤寂的沧桑感慨、对于怀抱憧憬的清新赞叹,但更多的是彰显了对于人类的关怀。朴婉绪的书写令我感受到渗透于生命褶皱中的世间沉浮,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四季轮回,当然还有能够给人思绪和灵魂带来慰藉的香气。

参考文献:

[1]朴婉绪.亲切的福姬[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 ??,『??? ?? ???』,???,2000?.

猜你喜欢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下《金瓶梅》的死亡丧葬描写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