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林,孙 研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 100029;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
动物卫生监测是确定某种动物疫病或病原感染是否存在、掌握其分布状况、及时采取控制行动的关键措施,是科学制定动物疫病防治政策制度的必需工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对动物卫生监测标准做出了详细规定。本文拟在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实际的基础上,结合OIE 相关标准,研究提出完善动物疫病监测政策制度的具体建议。
OIE 认为,动物卫生监测是了解动物疫病发展趋势、开展风险分析、有效防治动物疫病的基础,是科学选择动物疫病控制措施的基本依据,要确保动物卫生监测措施科学合理,需要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设计监测体系。
基于不同的数据资源,动物卫生监测类型可以分为若干种。根据数据采集方式,可以分为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根据所关注的动物疫病,可以分为特定病原监测和一般性监测;根据监测单元的不同选择方式,可以分为结构性调查和非随机性监测。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1]主要介绍了两类动物卫生监测活动:一是以动物群体为基础的结构性调查,如屠宰场的系统采样、随机调查和对临床健康动物的病原感染调查;二是非随机结构性监测,如动物疫病报告与通报、动物疫病控制项目或健康计划、针对性检测或筛查、宰前宰后检疫、实验室调查报告、生物样本库、哨兵动物与哨兵单元设置、现场观测、养殖场生产记录和野生动物数据记录等。OIE 强调,必须辅以其他必要信息,才能使监测数据发挥有效作用。例如:包括环境因素、宿主数量及分布、气候信息等在内的疫病或病原感染流行病学数据信息;包括放牧和野生动物自然迁移等在内的动物移动信息,动物和动物产品贸易方式,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及其执行情况和有效性信息,动物疫病传入的可能性及传入影响,等等。
评估监测系统质量,必须考虑下列核心要素。
一是总体数量。理想状况下,监测系统应考虑一个国家、地区或小区内的所有易感动物,监测活动应覆盖所有个体或其中一部分。如果监测工作仅仅针对某个动物亚群,在推断结果时需要特别考虑偏差问题。
二是时间框架。监测频率应以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传入风险为依据。
三是流行病学单元。在监测系统中,相关的流行病学单元应根据监测目的进行界定,在选取时应考虑媒介物、宿主、免疫状态、遗传特性、动物月龄、性别种类和其他有关条件等。
四是分类归并。动物传染病一般都连锁成串,而非均匀或随机分布。分类可考虑几种不同的层级,如畜群中感染动物分类、棚舍中围栏分类或养殖场区内养殖场分类。在设计监测活动时,应考虑这些分类和监测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问题。
五是病例定义。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明确规定了特定疫病的病例定义。对于没有定义的,OIE 建议对所监测的疫病或病原感染给出明确的定义标准。对于涉及野生动物的,需要正确识别并报告属、种等动物分类学信息。
六是分析方法。无论是为了采取干预措施,还是为了证明疫病状态,都需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监测数据。为解决现实中的复杂情况,分析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由于没有任何一种分析方法是万能的,对于不同的动物种类、病原种类、生产系统、监测系统和数据信息,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分析方法应基于所能获取的最优数据信息。只有在数据足够、质量可靠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进行系统的数学或统计学分析。在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时,应考虑其一致性,以确保公正合理,一并将不确定性、所做的假设及其对最终结论的影响记录在案。
七是检验测试。动物卫生监测离不开检验测试。对具体检测方法,应给出灵敏性、特异性和预测值。如果灵敏性或特异性存在问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将受到影响。因此,在设计监测系统和分析监测数据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种类的动物,应明确所用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且记录分析数据的具体方法。如果合并样品,再按检测规程进行测试,则应根据合并样品的数量和检测规程来估算、确定特异性和灵敏性,并以此解读监测结果。
八是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为确保监测系统各组成部分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应定期开展审计,给出可验证的程序和基础检查文件,确保一旦发生偏离现象能够及时发现。由于动物卫生监测系统可能出现一种甚至多种偏差,评估结果时应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即防止偏差导致高估或低估所关注参数和结果。
九是数据采集与管理。可靠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是监测系统成功运行的基础。影响采集数据质量的因素包括:从基层一线到数据中心整个链条中产生和传输数据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这就要求在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有效的协作关系。
2.1.1 调查种类 调查可能针对整个群体,如普查,或者针对一部分样本。样本可在两种方式中任意选取一种:一是非概率取样法。这种方法一般基于便利性、专家意见等进行取样。二是概率取样法,包括简单随机取样、分组取样(clustering sampling)、分层取样(stratified sampling)和系统取样等。为证明无疫所开展的定期性或反复性调查,应采用概率取样法,以便使用样本数据来推算群体监测结果。
2.1.2 调查设计 首先应明确界定流行病学单元的动物群体,然后给出每个阶段的适当采样单元。调查方案应根据动物群体大小、结构和动物疫病的流行状况进行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动物群体数据信息应及时进行更新完善;涉及野生动物的数据信息,应尽可能在设计方案前进行详细了解。
2.1.3 采样方法 采样的目的是选取一部分可以代表目标群体的动物亚群。其关键在于,当受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系统影响时,所选取样品应具有广泛代表性。在选取流行病学单元时,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等概率抽样法,并创造一切条件,保证所选取样本的代表性。
非随机结构性监测是成本效益良好的监测方法,相比随机性的采样调查,这种方法可信度更高,更容易捕捉到流行率较低的动物疫病。在应用非随机结构性监测时,应考虑动物群体的覆盖面、重复的数据、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等各种关键因素。
动物卫生领域存在很多非随机性的监测资源,主要区别在于目的不同和所要获取监测信息的类别。例如,虽然一些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早期发现预警,但是对于证明疫病是否存在而言,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外一些系统可以提供适合评估疫病流行率、疫病发生率的跨领域信息。以下系统可以作为一般性非随机监测系统加以运用。
一是动物疫病报告或通报系统。综合利用动物疫病报告系统产生的数据和其他监测系统的数据,可以评估动物卫生状况、开展风险分析或进行早期发现预警。有效的实验室支持是所有疫病报告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方面实验室应对临床可疑疫情进行高效确诊,另一方面应确保疫情信息及时报送兽医部门。
二是目标测试与筛查。这种监测方式一般用于易传入的病种或易发生动物疫病的特定动物群体。例如,扑杀或死亡的动物、饲喂泔水的动物、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动物、特定风险区域内的动物或特定月龄的动物。
三是宰前宰后检疫。屠宰检疫是监测数据的重要信息来源。检疫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水平、职业操守和实践经验,屠宰场的布局设计、屠宰线的生产速度、灯光质量等都会影响屠宰检疫的准确性。为了更好地实现监测目的,对于特定的动物疫病,在屠宰检疫时应提前确定检疫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由于屠宰的动物一般都是特定月龄、特定地区的动物群体,此类监测数据相对更易产生系统性偏差。因此,在分析监测信息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四是实验室调查和检测记录。分析实验室调查和检测记录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监测信息。将国家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大学和研究机构实验室纳入监测体系,将有助于获取代表性、准确性更好的监测数据。提前设定标准化的诊断程序和标准化的数据记录与解析规程,有利于有效分析来自不同实验室的数据信息。
五是生物标本库。生物样品库中的样本是通过代表性采样及偶然获取这两种途径采集的。生物样本库在开展追溯性调查中具有特殊优势,可用于证实动物疫病的历史流行状况,并且相比其他监测方法途径,这种方法更加快捷,成本也更加低廉。
六是哨兵采样点。设置哨兵采样点是有效的目标监测手段,可以为证明无疫或疫病发生流行情况提供证据。设置哨兵采样点,也就是通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投放卫生健康状况明确的动物,定期进行特定动物疫病观察、监测,来确定动物疫病或病原感染的发生情况。此类方法特别适合监测媒介传播疫病等具有特殊空间分布特征的动物疫病。
七是现地观测。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是获取动物卫生监测数据的重要渠道。虽然灵敏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但是在疫情、病例定义标准化的情况下,临床观察在动物疫情发现、监测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证现地观测效果,应准确记录临床发现的阳性数量和临床观察的总体数量,并对负责临床观测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八是养殖场生产记录。养殖场的生产记录可能成为动物疫病是否发生、是否存在的重要“显像剂”,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一般而言,采用这种方式,监测灵敏性很高,但是特异性相对较低。
动物卫生监测是动物疫病控制的基础,关系动物防疫资源配置效率和动物疫病防治效率。相对于动物疫病防治实际需要,我国动物卫生监测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监测经费总量不足。监测经费不足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的一个突出短板[2]。目前,我国每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动物疫病监测经费不到一亿元,经济条件较好的省市县每年会配套一些经费,但是相对于巨大的动物养殖量而言,资金总量严重不足,很难满足正常的监测需求。由于动物疫病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无论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分析,还是从国内外的经验看,依靠市场主体根本无法开展科学的动物卫生监测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二是监测计划设计不合理。近些年的监测计划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配合强制免疫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因此,口蹄疫、禽流感等强制免疫病种的血清学监测比例相对较大[3-4],在经费总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安排进一步压缩了病原学监测的比例,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监测的效果。
三是对高风险场所重视不够。总的看,虽然在动物疫病监测计划中做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但是并没有给出科学规范的制度性安排,特别是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重要场所的样品采集测试重视不足,影响了动物疫病监测的整体效果。
四是监测数据使用不合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开展监测工作就是要发现风险、控制风险、消除风险。而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动物疫病监测数据信息一般是两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由有关部门汇总统计,并且反馈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地方或被监测单位很难及时收到相关信息,所以基本上不能第一时间采取防治措施,有时甚至会因此延误动物疫情处置。
为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建议从推进动物防疫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出发,进一步优化设计,强化动物卫生监测工作。
(一)优化监测计划。一是加大监测经费投入力度。兼顾长期性监测与应急性监测,根据养殖量科学测算并大幅增加监测经费投入。二是建立基于风险的监测体系。由于我国养殖量巨大,监测资金总量很难完全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通过设置“哨兵动物”[5-6]、加大高风险场所监测比例等方式,提高动物疫病监测的灵敏性、代表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及时有效的监测数据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合理利用各方数据资源。我国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科研院所、动物疾病诊疗机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可以产生多种有价值的动物疫病监测信息,在发现异常动物卫生状况、提高监测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建议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7-8],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9],将这些重要机构纳入其中,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利用这些机构产生的动物疫病数据信息,为国家整体动物疫病防治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监测信息支持。
(三)强化疫情报告管理。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是动物疫病监测的两种主要途径,疫情报告则是被动监测的主要方式之一。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动物疫情报告管理规定相对健全,但是在执行层面存在很多问题,突出的表现是主动报告动物疫情数量与疫情实际发生情况、动物养殖量严重不符,这既掩盖了动物疫病实际流行状况,影响了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疫情形势的准确判断,又妨碍了有关部门、机构及时采取风险减控措施,极易引发疫情传播扩散。建议进一步加强疫情报告管理,采取措施引导、鼓励养殖场户和相关利益方及时报告动物异常死亡、疑似动物疫情等情况,严厉处罚不按规定报告动物疫情行为,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加快解决动物疫情报告不时、不全、不准甚至假报、瞒报、压报等问题。
(责任编辑:朱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