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

2019-01-10 12:08汪亚萍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小孩单反相机小城

○汪亚萍

云层蘸了浅墨,低低地在小城上空徘徊。小城偶有两座楼房试着触及云层背后的天空,云层滚滚,天空之外总有一种神秘感。零星的路灯尚在黑暗中睁着眼。早晨,把自己裹得不透风,乔骑着自行车,在城中央的马路上畅通无阻地穿行,她总是这座城市最早醒来的人。

当乔路过一丛香樟,一只麻雀“喳”地啄破寂静,随后“喳喳喳”的是一群麻雀的呼应,仿佛那些冬日的翅膀在手心不断地扑棱,触及神经最敏感的部位。乔的自行车有过一分钟的停留,那时候晨光刚好冒出一丁点儿,映照那丛香樟。

“一只麻雀也能引吭高歌。”乔的脑海中浮现这句话。和一群麻雀的偶遇不费力气,有些即将到来的事情也是一样。乔是一叶顺势而下的扁舟,如果停留在某处,那一定是被命运安排好了的。

班主任在文件上郑重地写下乔的名字,在临近高考的前几个月批准乔外出的假期。乔心里经过的那群麻雀就扇动翅膀,把自己抛向了苍茫的天空。

“对自己要求太高会很累,放轻松一点儿,就算结果不如意,也还有很多机会。”班主任给她这个太过倔强的学生减压。

“不行,我不会给自己退路的。”乔站在青春的最高处,四野无人,只听见自己的声音砸下来。

年少的时候,要有光,光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世界。生于斯,长于斯,这座小城乔已经看了十八年,竟生出了逃离的渴望。学校有几个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额,乔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机会。虽然这所高校并不能满足乔的野心,她想要更广阔的天地,但高校坐落于苏州,地方很值得去看看。“这算你年少的一场经历,比起从早到晚刷题,现在我更愿意你出去走走。”这是母亲给她的建议。

春天是个适合出行的季节。从没有外出过的她手中攥紧一张火车票,母亲卸下她身上的包裹,一路带她检票、安检、候车。熙攘如蚁群的队伍里,母亲背负了大部分行李。水壶里灌好热水,大包里叠放着要换洗的衣物,双肩包里装有刚买的葡萄、龙眼、香蕉……如果是乔一个人出门,她只记得手中的身份证和火车票。乔第一次外出坐火车,母亲怕她走丢,跟公司请了假陪她出门。这位一年到头只在年底回家的母亲,在乔的眼中更像姐姐,少了母女之间的等级观念,乔很少以仰头的姿态和她对话。火车上,母亲几次去装热水,递水给她。乔一向晕车,火车比大巴好一些,她蔫蔫地趴在靠窗的位置上。好在是晚上,车窗外的夜色会安抚不适的心。年少的她明白,若干年后她会回忆这场出行,睁大眼睛望向车窗外,那里除了浓墨一样的黑夜一无所有。黑夜里的草木一闪而过,或许和她有过短暂的相识。

母亲喂她喝水,亲手剥葡萄喂到她嘴里,好像要借这次机会拼尽力气对她好,把以往缺失的补回来。她张口吃下一个个葡萄,扮演一个乖巧的女儿来配合母亲,好像她们从来都是这样相处,好像母亲在她的童年从没有缺席过。母亲和旁边的乘客聊天,言语中偶尔透露她有一个优秀的女儿,现在她陪着女儿去度假,乘客也夸“你的女儿确实很优秀”,长夜漫漫,陌生人可以分享快乐。

她们抵达苏州。一下火车,乔和母亲在酒店休整过后,母亲便给她介绍苏州古巷的建筑特色,以及好吃的食物。“苏州和西安是我目前见过的保留了原生态的城市,在这里可以见到时间的痕迹,你应该会喜欢。”天气转凉,母亲的大包裹发挥作用,一人披一件外套出门。

出行的念头可能和母亲留给乔的基因有关。母亲曾因去新疆一个人买了无座的火车票,在广东到新疆这段旅程中站了几十个小时,只为了见一见薰衣草花园和骑一次马。

拉黄包车的老师傅载她们到古巷,那儿有书里出现过的青石板小路、临水的古桥。她用单反相机拍下黑白色的墙面、墙脚冒芽儿的老藤,以及沉醉于水中倒影的柳枝。拍摄画面转向脚下的青石板,拉车师傅的旧鞋起起落落,一只哈巴狗在视线内冒出头,她忍住摸狗的冲动。

黄包车转入一条老街,街边开着一些卖丝巾和旗袍的老店,“东坡肉”的旗帜在一家旧窗口迎风悬挂。乔的脑海中出现那个古代文人的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谓“东坡肉”就是红烧肉,母亲为她点了一盘。要真正尝一地的风味,就得往不起眼的小馆子走,只有忽略一些外在的浮华,店家才会呈现菜肴的本色。乔第一次知道,原来红烧肉是甜的,她一口吐出来,再吃不下去。再看店里有一道菜色诱人的红烧鱼,点了来依然是甜的,乔真的快绝望了。她想过晕车和赶路的疲累是行走天下的障碍,却没料到饮食是最大的困扰。母亲见劝她无望,拽她跑进一家重庆酸辣粉店。久违的辣椒使味蕾复苏,乔终于填饱了肚子。

继续行程,母亲要带乔去见识比书本所描述的更大的世界。在人迹罕至的老巷子里,母亲用单反相机给她记录一副副十八岁的样子。母亲说:“小时候没给你拍足够的照片,好像生你的时候还在昨天。现在给你多拍一点儿,以后不留遗憾。”“我的女儿,得毫无负担地大笑。”母亲一边说,一边给乔示意拍照动作。乔开始忸怩,怎么摆姿势都不对。或许她喜欢的风格和母亲不一样吧,在母亲眼中,她还是昨日抱在怀中的幼儿,当然可以毫无负担地哭笑。而乔更喜欢岁月静好、临水照花的气息。娴静,面无表情地立在岸边,望向水的尽头。母亲也接受,为她记录。

在老巷子一户人家门口,一位老奶奶在绣鞋,小小的虎头鞋躺在她的掌心,像得到呵护的蓓蕾。老屋里或许有个小小的婴儿,等着穿这双虎头鞋。乔想起在家等她回去的奶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十八年的生涯里,奶奶扮演的才是母亲的角色,小到一针一线、一衣一食,大到品格影响,陪她长大的,是奶奶。乔在青春的当口,对母亲生出了埋怨,她怎么可以这么轻松,回来就接收一个长大的女儿?

乔在一声单反相机的“咔嚓”之后突然说:“妈,我以后不结婚,也不生小孩。”

“为什么?”

“小时候,会觉得和喜欢的人一起结婚生小孩,是一种幸福。而现在,觉得生小孩是一种责任,没有承担责任会自由很多。或者,生一个孩子,然后远走他乡,也可以获得自由。”乔这些话里,八分赌气,两分认真。

母亲说,年轻的时候,她也想过不结婚,不生孩子。“然后就有了你啊!”

在获取自由方面,母亲似乎是幸运的。年轻时生下乔,工作使她走向他乡,母亲把抚养孩子的任务交给了乔的爷爷奶奶。避开了十多年细碎的生活,乔眼中的母亲一直保留少女心态,而奶奶常说母亲像个没长大的姑娘,母亲的状态常使周围忙于洗衣做饭的妇人羡慕。母亲的少女心态,包括可以理解乔的“不生小孩”的心思。

年少时的母亲,是不是也会向家乡小城的上方张望,也在某处香樟林遇到过一群展翅的麻雀呢?

时间已经把乔塑造成比母亲高一个头的少女了,她可以选择在镜头里褪去稚气的模样。小城外面的世界有些超出她的预想,乔以逃离课本的方式走近了母亲的世界,也给未来带来一种新的诠释。

母亲以独有的方式带领乔走向她的十八岁,她似乎懂了那年母亲远走他乡,把婴儿留在老家的心酸和痛楚。

猜你喜欢
生小孩单反相机小城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即使从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会有逼仄的童年
小城红梅赞
谁更重要
闲话酒吧间(二)
放弃责任
单反大阅兵
摄影师的掌中女友
好马配好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