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菊英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文化历史悠久、多彩多姿,涉及诗文、书画、音乐、园林、器具、服饰、食品等诸多领域[1],体育竹文化是竹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体育竹文化是竹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体育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文化活动,它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竹子在中国境内分布广袤,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体育竹文化。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一些民族体育竹文化项目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如抖空竹、独竹漂、跳竹竿等[2-4]。但已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单个项目,亟需从体育竹文化的整体角度,更全面系统地对体育竹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以利于对其更好地进行保护利用。
体育竹文化项目一般属于体育竞技或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其运动特点可分为田径、球类、箭弩、漂流、舞蹈、游戏和武术等;根据其活动空间可分为地面、水上和空中项目。
1.1.1 竹马(高脚马)竞速 “高脚马”原名“竹马”,是湘、鄂、粤、渝、黔、滇六省毗连区广大土家、苗寨盛行的一项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实为两根长及肩部的竹子或杂木做成,类似于北方的高跷,双手各持一杆,脚踩踏杆,浅水行走不湿鞋袜[5]。在14-15世纪时,竹马是一种在湿润气候环境下的代步工具,它既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6]。20世纪80年代中期,湖南省将其整理成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竞速和对抗两项比赛[5-6]。竞速可在平地或田径场上进行,比谁跑得快,比赛的距离有50 m,100 m,200 m,400 m和4×100 m接力跑。对抗就是在规定的场地上,骑在竹马上,各自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攻防技巧,将对方撞倒下地或打下高脚马,仍骑在竹马上者胜。
1.1.2 跳竹 跳竹是盛行于怒江流域的一种怒族式跳高,多在春节及农闲时举行。比赛地点多在田间地头或村寨之中,不论男女均可参加。具体方法是:将新砍伐的竹子去净枝杈和竹结后对半劈开,把其中1片削尖2头,弯成弓状后插于地中。比赛时,选手要从弓的顶部跃过去,以跃高者为胜[5]。
1.2.1 竹铃球 竹铃球,顾名思意是用竹编成带铃的竹球,滚动起来铮铮作响,流行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土家山寨,为土家式篮球。打竹铃球以1块平地为场,置有2个篮、筐,双方以掷球入篮入筐为胜。可男与女比,也可男女混合组队;可以双方人数不等;还可根据水平高低调整比赛规则。此项目竞技性强,趣味无穷,少男少女尤为喜爱[5,7]。
1.2.2 背篓球 背篓球源于台、闽高山族青年男女在劳动生产中投掷槟榔示爱的一种活动,后来逐步发展为体育运动。活动的人大都是未婚青年,女的背着篓在前面跑,男的装一挎包槟榔(或沙包、桔子)紧跟其后,相距4~5 m时,用象征常青长寿、吉利幸福的槟榔向女方背篓里投。边跑边投,投距不少于3 m,投手不得碰撞姑娘或触到背篓。活动在篮排球场大小的平地进行,二三人活动,人数多分开队,每队1人背篓,甲队投乙篓,乙队投甲篓投中多者胜[5]。
1.2.3 篾球 打篾球,又称打篾蛋,是流行于西南仡佬族、仫佬族地区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打蔑蛋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朱辅《溪蛮丛笑》记载:(仡佬)“岁时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族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紽”。篾鸡蛋用薄的竹篾条穿编和染色制成,大小同于当地吃饭用的小碗,空心,内装金属片、小石子,踢动球身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比赛时,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上阵。人员均分为2队。传球方法,有手抛、手托、脚踢、木棍赶逐等多种。主要玩法有过河、换窝、进缸、打呆子、打盘子等[5]。
1.2.4 畲族篾球 赶野猪(篾球),主要流行于浙闽畲族山区,起源于农业生产中的赶、打野猪演练。每场比赛20~30 min,由2个队参加,每队出场3-5人,各队人数相等,每人手握赶猪铳,运用赶、传、接、运、击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野猪(篾球)赶入猪笼为得分,并用抢断等防守技术,阻止对方得分,以得分多队为胜。
1.2.5 松江叶榭竹编球 竹编球状如排球,用上好竹篾编织而成,始于五代的华亭县盐铁庄澜泾港东(松江县叶榭乡),为篾匠劳动间隙活动腰腿的健身竹球,后远传他乡。游戏时初为就地拍球,多者为胜,渐加转身拍,以及手抛、头顶等花式,均以落地为输。也有置鱼网于球场,以进网多者为胜。清代,华亭叶榭八图(松江县叶榭乡堰泾村)人将竹编球改编成大竹球,直经达4尺左右,在球上倒立、滚动或跳越。后又在大竹球中札一活扣,球内点上蜡烛,球滚动而火不灭。还可表演双狮戏球节目,表演舞狮人与勇士球上球下边滚边跳边舞,称跳滚灯[8]。
1.3.1 射箭 射箭自古为青年必习的“六艺”之一,为汉族暨多民族共同开展的传统体育[5]。古代楚国还设有“射师”,负责组织和领导射箭的活动。民间多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竹或树枝拉弯作弓,箭可分为竹箭、木箭、金属箭等。古代和民间的射箭比赛有两种,一是比射程比力量,二是在同一样射程比准确,方法不完全相同,有射吊杆、射金钱眼、射鸡蛋,因此有“力贯七甲”“百步穿杨”之说[5]。
1.3.2 射弩 射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云南的傈僳族、怒族、苗族,广西和贵州的苗族、瑶族,四川的彝族等,曾在狩猎、防身中担任重要角色[5]。弩形状似弓,由弩枇、弩床、弩弦组成,长约0.5~1 m,弩枇、弩床均为竹制;箭是竹制的,长约0.3~0.4 m,头部削尖,尾部两边各装一薄竹片,起平衡作用。早期的射弩比赛,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有时还被作为青年男女情定终身的仪式。
1.4.1 划竹排 竹排也称竹筏,一般由9-12根大毛竹去青后,在头、中、尾三段造孔并串,用竹篾紧扎而成的一种简便的原始水上运输工具。竹排主要用于溪流港汊划行,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山区水乡。划竹排是一种与生产劳动有密切关系的体育活动,如布依族男女老少都会划竹排大浪与险滩均可稳渡。三月三,是布依族隆重的祭祀日子,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要举行划竹排比赛,胜利者得到奖励[5]。
1.4.2 独竹漂 独竹漂运动是遵义地区、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被誉为“一苇渡江”和贵州的“水上芭蕾”,极具表演性、竞技性和观赏性[3]。该运动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水运皇木”过程中运木工单人立于独木之上漂行的“独木漂”。清朝初期,人们发现用竹比用木料更好,遂将“独木漂”改成了“独竹漂”。每年端午涨水时,黔北城乡居民就会成群结对,在河里进行独竹漂比赛,如果有人掉水了,就会赢得一阵阵开心的笑声,胜利者则被簇拥着敬酒敬茶,戴上大红花[3]。
1.5.1 跳竹竿 跳竹竿广泛流行于海南黎族、广西京族、云南傣族和佤族村寨,已有数百年历史[5]。跳竹竿,分打竿和跳竿。打竹竿者十几人,两人1组,分别执竿一端相对而坐。竹竿互敲或敲击地面,时起时落,时分时合,随着音乐的伴奏,竹竿一击一分的频律不断变化、加快。跳竿者灵巧地跳跃在竹竿的分合之间,运用双脚跳、单脚跳,变化出优美、舒展的动作。有时男打女跳,有时女打男跳,有时又男女混合跳。跳竹竿活动要求动作敏捷利落、反应灵活、优美舒展,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对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艺术技能都颇有实用价值曾被外国游客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1.5.2 芦笙舞 芦笙舞主要流行于滇、黔、湘、川、渝、桂等地,是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傈僳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传统舞蹈[5]。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芦笙演奏与舞蹈形式可分笙伴舞、笙领舞与笙者舞等。前两者吹笙人可以是7-11人或更多。笙伴舞指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笙领舞则吹笙者在前头边吹边舞,男女群体随队伍绕圈踏声舞蹈,场面尉为壮观;笙者舞指小集体、双个或单人吹笙者用小芦笙表演,亦吹亦舞。芦笙舞蹈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骤,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都因场所与适用的不同而有异。
1.6.1 放风筝 风筝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飞行器,也是人们传统的娱乐健身活动项目[5]。据《墨经》记载,春秋时代,鲁国巧匠鲁班削竹木以为鹊。东汉发明造纸术后,出现了用竹制框架,纸糊的风筝,因其能象鹰一样在空中盘旋,故称作“纸鸢”。风筝在中国极为普遍,尤以北京、天津、潍坊和南通四地制作的风筝,自成一派,各具特色。一般来说,自发性的放风筝比赛,只比飞得高,飞的时间长。有组织比赛时,则从扎、糊、绘、放四个要素评比。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体育健身活动,一线在握,目送风筝直上云天,或缓步慢行,或嬉戏奔跑,老少皆宜。
1.6.2 抖空竹 抖空竹,又称“扯铃”“抖嗡”“抖地铃”等,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就有记载,明代其造型与玩法均已相当成熟[9]。流行于全国各地,津、京、翼及辽、吉、黑等地尤为盛行[9]。空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轮和轮面用木制成,轮圈用竹制成,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可缠绳抖动产生旋转。玩的人双手各拿2根2尺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五尺的棉线绳,绕线轴1圈或2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表演出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称作“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在传统抖舞技艺的基础上,还发展出高跷抖空竹、顶碗抖空竹、走钢丝抖空竹等高难抖舞法[11]。
1.7.1 爬(滑)竿 爬(滑)竿是汉族暨多民族共同开展的传统体育之一,在回族、佤族、怒族、景颇族中尤为盛行[5]。起源时间可追溯到汉代。爬竿的方法较简单,将一竹竿竖在地上,或吊于树上,初学者可手脚并用,手握垂直而立的竿,引体向上,两腿夹竿或两脚掌蹬竿,手脚协调配合,掌握一定技术或臂力较强之后,可两脚悬空,只用双手攀援,而且还可以加一些技巧动作。爬竿比赛一般有两种,一是比耐力,即看谁爬的距离远,也就是连续反复的次数。二是比速度,在同一距离内看谁最先到达顶端。
1.7.2 顶竹竿 顶竹竿是云南基诺族、广西京族青少年特别喜欢的活动之一[5]。基诺族用于比赛的竹竿长2.5~3 m,粗10 cm,与竹竿中段相对应的地面划一中线。比赛前,两人先将包头布解下围在腰上,相互顶住竹竿的一端,双手叉腰不得碰竿,成弓箭步站稳。比赛开始,两人各用力朝对方顶,以一方的脚先踏着中线为胜。比赛按年龄组分,采取淘汰制,最后获胜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5]。京族则对抗双方各执长3 m竹竿一端,手伸平,用力推送,手臂弯曲的一方为输,男女均可参加[5]。
1.7.3 砍竹竿 砍竹竿流行于怒江峡谷中的傈僳族村寨,于“盍什(新年)”期间举行。届时在沙滩上插青竹若干,间隔数米远;参赛者手持锋利的长刀,站立一排;听到号令后迅速跑向插杆之处,边跑边砍,手起刀落,左劈右砍,将1根根竖着的竹竿横腰劈断,整个动作要在跑动中完成,断竹干脆,不能拖泥带水,先砍断左右两排竹竿者胜,以此练就熟练的刀法和敏捷的身手。
综上所述,体育竹文化项目大多流行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这与中国竹林分布的区域相一致。中国竹类植物的自然分布,南至海南岛,北至黄河流域,东起台湾,西迄西藏的错那和雅鲁藏布江下游,约相当于10°~40°N和92°~122°E左右。其中以长江以南地区的竹种最多,生长最旺,面积最大,群众培育竹林的经验也最丰富。大致分黄河——长江散生竹区、长江——南岭混生竹区、华南丛生竹区和琼滇热带攀缘竹区。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竹资源,创造出了竹马竞速、打篾球、射箭、划竹排、跳竹竿、抖空竹等多种风情别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显示了竹在人类体育文明的进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竹文化项目几乎都形成和盛行于农业社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狩猎、赶野猪、水运、伐竹等生产性需求日益减少,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体育竹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其存续的文化空间日益萎缩。同时,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体育竹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截至2018年底,跳竹竿(舞)、芦笙舞、竹编球(滚灯)、竹马(高脚马)竞速、射箭、抖空竹、(潍坊)风筝等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竹漂、射弩、打篾球等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资源,应加强对传承人与传承群体的扶持,使项目得到发扬光大。对于少数尚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资源,应加快申报,争取早日纳入。
青少年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学校是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课堂,将校园建设成为体育竹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已有学校将跳竹竿、打篾球项目等引入课堂[10]。各地应大力推动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体育竹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更多的课堂。
充分利用全国及各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机会,组织队伍参加表演或比赛,对于带动体育竹文化项目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高脚竞速项目参加了第5至6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表演,从第7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起,每届都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和民俗节庆等,发掘体育竹文化项目的观赏体验价值,建立民族体育竹文化表演队伍,吸引游客游客前来参与,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潜力和价值都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