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它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诗人郎士元把听觉、视觉、感觉融合起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首句是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当然这是诗人的想象,实际上这乐曲是从隔壁邻家传来的。曲动人心,诗人想窥探个究竟,然而“重门深锁无寻处”,令人产生深深的怅惘和更强烈的憧憬。由此激发了诗人绚丽的幻想——“疑有碧桃千树花”,这句其实也象征着笙曲的明媚、热烈、欢快。
夜 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其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
诗句一开始就写到一名女子在夜间弹筝,也许是想起了伤心的往事,女子垂首低眉,脸上有一丝愁容。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可能是愁闷的心绪让她无法再弹,也可能是她想给听者留下余味,而这片刻的宁静仿佛诉说出了千万重的深情。
诗人没有正面描写弹筝女高超的弹筝技巧和悠扬的乐曲声,不过能够让演奏者自我沉迷,且引出听者万种深情的乐曲,应该是玄妙绝伦的。
听蜀僧浚弹琴
[唐]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几千年的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诗歌从演奏之人写起,蜀僧抱着绿绮古琴,从峨眉山而来,好像专为我而弹。接下来诗人由听琴的感受来写演奏者技艺高超。琴声响起,始如万壑松涛澎湃,磅礴激越,继而如山泉叮咚,清新悦耳。诗人听得心醉神驰,忘记了时间,心中的愁苦如被流水冲刷,剩下一片清澈、明净。琴声袅袅,余音不绝,与远处的钟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