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 持之以恒
——为《李恒板胡曲集》出版写序

2019-01-10 01:07王次炤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板胡中央音乐学院民乐

王次炤

李恒老师要我为他新出版的《李恒板胡曲集》①《李恒板胡曲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写序言,我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从院长位置上退下来的这两三年,我已经很少接受写序的邀请,但李老师作品的出版序言,我不能推托。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我对李老师怀有很深的敬意,也深知他对板胡艺术和民乐学科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李恒老师1959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板胡,后来又考入大学民乐系继续学习板胡,并兼修作曲。1966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1968年分配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72年由于历史原因,成立了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两院合并。文革结束国家恢复高考后,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又于1980年分为各自独立的两所音乐学院。届时,李恒留任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一直至今。从李老师的履历中可以看出,他是最早在音乐学院接受板胡专业学习的学生之一,也是最早在音乐学院专职从事板胡教学的教师之一;同时,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位板胡教师和在音乐学院从事板胡教学时间最长的教授。假如我们仔细探寻板胡艺术发展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以上对李恒老师的评价是正确的。

板胡是胡琴的一种,明末清初随着戏曲梆子腔的出现,由胡琴演变而成。几百年来,板胡始终作为戏曲的伴奏乐器运用,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在张长城、刘明源等胡琴演奏家的努力下,使板胡成为一件极具音色个性和独特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李恒也正是在板胡艺术发展的这一转折时期步入音乐学院成为板胡专业的学生。当时的学习条件极差,没有专职教师,更没有教材,拉几首评剧曲牌就是一学期的全部学业了。由于李恒的专研精神和对板胡艺术的执着追求,他逐渐积累了对板胡这件乐器的性能、技巧和表现力把握的经验。1968年李恒被分配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当时中国音乐学院只有一名兼职的板胡教师,李恒是板胡专业唯一的专职教师。文革前中央音乐学院也没有板胡专业,由于历史原因两院合并,才把这个专业带了过来,80年分院后李恒留任中央音乐学院,致力于学校板胡专业的教学、演奏、创作和研究。可以说,李恒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板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功勋。

回顾一下李恒对板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令人十分钦佩!李恒是一位集教学、演奏、创作和理论研究为一体的板胡艺术家,他在这个看来很狭小的民族器乐专业领域,开拓了极为宽阔的艺术视野。在他的努力下,建立了中国板胡艺术的教学体系和编写出版系列教材;在他的努力下,培养了一大批板胡演奏家和教育家,成为我国板胡艺术发展的后备力量;在他的努力下,创作了数十首板胡协奏曲和独奏曲,极大地丰富了板胡演奏的作品积累;在他的努力下,第一次以个人作品专场独奏会的形式把板胡艺术带到国际舞台,提升了板胡在民族器乐中的艺术地位;在他的努力下,创作了2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和多部唢呐、三弦、琵琶独奏与乐队的作品,为板胡、二胡、三弦、扬琴、笙、古筝以及大提琴编写多首乐队伴奏以及36首各种乐器独奏的扬琴伴奏谱,这些板胡之外的创作,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作为板胡艺术家在民族音乐领域的学术地位。这里没有半点吹嘘之词,是李恒老师几十年来勤勤恳恳、辛勤耕耘的成果体现。

数十年来,李恒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建了较为系统的板胡演奏教学体系。不仅制定了从附中、大学本科到研究生严密的教学方案,而且编写了一整套板胡演奏艺术的教材。李恒深知,基本功训练是乐器演奏教学的基础,一名演奏者要想在艺术上得到充分表现,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正如著名长笛演奏家兰帕尔在教学中指出的那样:“有时他们的风格不好是因为他们的技巧欠佳”。李老师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钻研板胡演奏技术并酝酿编写教材。经过数年的努力,他于1985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板胡基本功训练》这本教材。该教材是第一本系统科学的板胡技术训练的教材。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左手部分、右手部分、节奏训练和地方风格训练。其中第四部分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训练,把风格训练纳入其中。这套练习曲经过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板胡技术训练教材。正由于中央音乐学院在板胡教学中强调基本功训练,学生的技术能力明显超高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隔五年,李恒又于1990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板胡演奏艺术》,这是我国第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板胡演奏艺术的著作,对板胡演奏艺术做了理论性的探讨。全书共分七章,前三章对板胡演奏基本技巧做了理论上的阐述,后三章论述了板胡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最后一章则论述板胡演奏的艺术处理,指导学生如何把演奏技术与语言、风格和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此外,李恒还相继编写出版了《板胡演奏基础教材》《板胡教学法》和《板胡演奏基础教程》,以及配合教学使用编辑的作品集《板胡曲谱》两册和用做海外考级的《板胡考级教材》。他还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浅谈板胡演奏的几个技术问题》等论文。在李恒老师的努力下,中央音乐学院建立起从附中、大学直至研究生完整的板胡教学体系。他也因此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板胡人才,如:中央民族乐团原副首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中国乐器教授马东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委员会副会长姜克美,原吉林省民族乐团首席、团长刘冠庭,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主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牛长虹,澳门中乐团中胡首席兼板胡独奏演员李峰,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胡瑜等等。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和拉弦乐教研室主任,李恒不仅对板胡教学做出杰出贡献,而且对拉弦乐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乃至整个民乐系的建设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任期间,民乐系拉弦乐专业人才辈出,严洁敏、于红梅、朱江波、马向华、杨雪、孙凰、王颖等等均出自他的培养和提携,而且也都曾随他学习过板胡。李恒还为民族乐队写过24首合奏曲,为各种乐器的独奏编配数十首扬琴伴奏,此外还创作了其他民乐独奏曲。他的这些创作都曾用于教学和师生演出实践,无疑对整个民乐学科的学术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板胡作为一件独立的器乐形式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在李恒老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初期,板胡艺术还没有完全超越民间艺术的层次。要使板胡艺术真正走向专业化,必须积累大量的作品,而且应该在创作上有所突破。李老师身体力行,潜心创作,为板胡艺术的专业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李恒认为板胡艺术的发展,首先应该在观念上创新,不应该被旧的审美观念困住手脚。板胡源自民间戏曲,以往的板胡曲大多是民间小曲和戏曲曲牌的改编曲,作品题材和音乐风格都比较单一。李恒一方面大胆地拓展了创作题材,使板胡音乐从单一的民间小曲走向社会历史题材。不但扩大了板胡的演奏范围,而且深化了板胡的表现内容。比如:表现荆轲刺秦王的《易水行》、揭示美与丑人生搏击的《叙事曲》、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沂蒙颂主题随想曲》、表现改革者奋发图强的《远望》以及表现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赞美的《壮乡新歌》《乡情》《秦川行》等等。另一方面,李恒认为表现内容的突破必然导致演奏技巧的变革。因而,他的板胡作品在技巧上超越了传统的演奏法。比如:传统的板胡曲长音用的很少,但在他的作品中却较多采用慢板,并赋予长音演奏以各种特殊的处理。由于音乐表现的需要,在换把和换弦的技巧上,他广泛吸收中外弦乐器的长处,以提高板胡的表现力。同时,他还大胆借鉴西方大型器乐曲的表现形式,赋予板胡音乐宏大的戏剧结构。

相对于其他民族乐器,板胡的曲目积累明显薄弱。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板胡作品,李恒持续编集出版了《板胡曲谱》两册,板胡独奏、协奏曲集三册。同时,他还编集出版了《浅易民族管弦乐曲集》《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集》等乐队作品。这些曲集对加强板胡艺术的文献建设和丰富民族器乐合奏的曲目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恒老师作为一位演奏家,从青年时代就蜚声全国。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李恒的两次海外音乐会,对推广板胡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93年12月30日,李恒与新加坡文礼联络所华乐团合作在新加坡大会堂举办了“板胡之夜”音乐会。之所以说这次音乐会是板胡界独一无二的演出盛会,是因为音乐会的全部演奏曲目都是由演奏者自己创作或编配、配器的。李恒老师既作为音乐会的独奏者,又作为音乐会上全部作品的创作者和编配者,担起了整场音乐会重任。音乐会上演奏了李恒创作的低音板胡独奏曲《串调》、次中音板胡独奏曲《汾水情》和民乐合奏曲《狂欢之夜》,李恒配器的中音板胡独奏曲《秦腔牌子曲》《山东小曲》和高音板胡独奏曲《河北花梆子》,以及由他编配的民乐合奏曲《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舞剧“白毛女”组曲》和《皮黄调》。1998年3月31日,李恒老师在台北两厅院演奏厅举办了“李恒板胡独奏会”,由台北琴园国乐团担任伴奏。此次独奏会是“台北市传统艺术季”的一项重要活动。音乐会上,李恒用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种板胡演奏了《大姑娘美》《河北花梆子》《春城节日》《秦腔牌子曲》《山东小曲》《河南梆子腔》《影调》《汾水情》和《串调》等九首板胡曲。同时运用四种不同类型的板胡演奏,在台北属首次。音乐会全面展示了板胡音乐的艺术魅力,对台湾地区的民众深入了解板胡艺术起到重要作用。

李恒老师始终把创作与演奏结合在一起,无论在舞台上还是音像作品中都体现出作为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双重身份,同时,这两者又紧密地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他出版的音响作品中,也必然包含着学生演奏他的作品的内容。李恒的音响作品甚为丰富,包括早年的盒式磁带《李恒板胡独奏曲集》和VCD《李恒教学光盘》和后来出版的CD《李恒独奏专辑》《李恒作品专辑》和DVD《李恒作品音乐会》《李恒学生音乐会》《胡瑜独奏李恒作品集》等等。这些音像制作是李恒老师数十年在板胡演奏、教学和创作等领域的结晶,也是李恒板胡生涯的历史记录。这些影像制作无疑对我国板胡艺术,乃至整个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次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李恒板胡曲集》,包括李恒老师创作的绝大部分板胡作品。和以往的作品出版不同的是,此次出版还出于另一个目的,即为了便于演奏和推广,把原先各种形式的伴奏,包括大型乐队的协奏,都浓缩为钢琴和扬琴伴奏。钢琴编配除《壮乡新歌》和《秦川行》由杨乃林教授和陈贻鑫教授完成外,其余均由青年作曲家陈哲完成,扬琴伴奏则由李恒老师自己编配。其中钢琴伴奏的作品有《秦川行》《沂蒙颂》《叙事曲》《远望》《易水行》《壮乡新歌》《秦韵》《中州韵》《汾水情》等;扬琴伴奏的作品有《乡情》《晋风》《对花》《鱼水情》《看秧歌》《串调》《山乡欢歌》《龙灯会》等。这些作品所演奏的乐器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种板胡,这是李恒老师始终坚持的板胡表演艺术的形式,也是中央音乐学院板胡教学的特色之一。这本曲集的出版,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板胡艺术的发展历程,也为后人全面了解板胡艺术和演奏这些作品提供了方便。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原院长,我向李恒老师为中央音乐学院板胡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为我国板胡艺术数十年辛勤耕耘和取得的成就表示崇高的敬意!也深切希望这本《李恒板胡曲集》能成为我国板胡艺术未来发展的示范性文献。

猜你喜欢
板胡中央音乐学院民乐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板胡演奏技术中的艺术表现分析
民乐国祥
我院参与“美育云端课堂”暨第二届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新年音乐会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探究板胡在豫剧中的主导作用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板胡在戏曲演奏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