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祺(曲靖市文化馆)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它不仅涵盖了人类社会从无到有的全部历史,更是人类社会全部外在与内在的整体。文化馆的存在就是以平台形式,使文化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所耗费的人力与物力成本都降为最低,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一个桥梁,不同文化从业者之前的一个桥梁。Web2.0时代的全面兴起,随之而来的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社群化等众多显著的特点,正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文化馆最大化自身职能,将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新媒体的高效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馆运用各种文艺表现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向大众传播文艺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专业性,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搜集、整理、保护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工作方面,文化馆绝对是最主要的一支力量。文化馆也一直致力于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相关传承人的传习活动。文化馆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时刻发挥着自己的职能。不仅开展文艺节目创作,音乐、歌舞、美术、戏曲、话剧,同时也同群众一起开展文化工作理论研究,发表刊物、论文、书籍等等。
文化馆向大众免费开放,并有专业文化艺术类老师免费开班授课,有文化、艺术追求的无论是小朋友、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报名上课。一来为爱好者提供提升自身修养的渠道,二来文化艺术类的普及对大众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很重要的。
文化馆的职能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几乎可以排在第一位的,这说明文化馆的基因中就含有了普遍性。文化馆体系下的活动种类繁多,无论是美术摄影、音乐歌舞、书法作品、戏曲、非遗展览等等,基本可以满足各个不同维度层次的精神文明需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才能保证物质富足后的人们不会走向极端,从而社会也会更加稳定。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文化馆可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增加群众基础文化知识。
文化馆各种群文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做了很多文化普及工作,填补了群众在一定文化领域的理论知识空白,群众的文化水平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小部分群众的文化水平提高可能没有本质影响,但是全国数量如此巨大的文化馆体系,覆盖了无数群众,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社会、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文化馆在体现职能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有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们各方面生活水平的逐渐高升,也使大众的审美在不断升高。质量相对一般的文艺作品也将因其无法满足大众的精神诉求,逐步被淘汰。文化馆体系内的作品精品相对较少,导致对大众的吸引力会呈下滑趋势。关注度弱会导致文旅部门在文化馆的文艺作品创作投入上进一步减少,降低运营成本,这样将恶性循环,使文化馆的职能价值降低,不利于文化馆的发展,也不利于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
文化馆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为大众提供文化相关的各种服务,工作人员要非常明确单位的属性,才能使文化馆将其职能最大化。部分文化馆工作人员相对难以平衡专业与服务两个不同维度的精力投入,潜心钻研文艺,在服务水平、活动组织等各方面能力不强,且服务水准较低。从这些方面,文化馆工作人员要提高对工作属性的认知,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平衡,提高服务水准,让文化馆的服务属性最大化,以较高的水准服务更多大众。
文化馆的传统传播渠道仅限官方网站,几乎处于web1.0的状态。每天都关注官网的人相对有限,所以传播范围有限,并且人群相对固定,没有真正的起到覆盖全城大众的作用。且一般文化馆官方网站只有通知信息的功能,大众并没有畅通、方便的反馈渠道,就没有办法将意见反馈形成数据统计,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新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概念,新与旧都是相对而言。现在看来,已经是“旧媒体”的报纸,在16世纪时萌芽初发,是绝对的新媒体;100年前,广播是新媒体;80年前,电视也是新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时间的推移,新媒体自然也会衍生出更新的媒体形态。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笔者觉得相对准确的定义是: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1.更快、更新、更丰富
在新媒体时代来临之前,我们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获得信息,但是由于各种环节的限制,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到的“新闻”,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互联网及智能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全新的信息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传播给互联网用户。
2.互动性更强
新媒体另外一大特点是受众与作者之前的互动性更强。Web1.0时代,无论是纸媒、电视、门户网站,几乎都是由作者一方掌握话语权,受众并没有很好地反馈渠道。随着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出现,互动性越来越受追捧。评论区里成千上万个观点的碰撞,带来的价值反而可能远远高于原作者的内容本身的价值。不仅能让受众体现存在感,受众也会在思想碰撞之间不断地成长,形成更加完整的价值观,学习到新的观点,也让自己更加包容。
3.碎片化、可选择性更强
新媒体的流行开来一大部分是因其迎合受众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节奏,人们很难拿出整块时间用来休闲娱乐,越来越呈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恰好能满足人们在时间维度碎片化的需求,人们在选择新媒体展现出的内容时往往根据自身爱好搜索内容,因其海量的媒体内容,带给受众更强的选择性刺激。
1.内容数字化
将文化馆的影像、文字资料向各大内容平台上传,开放给大众,例如很多戏曲目前在线上视频平台并没有完整的影像资料,要么不完整,要么质量不高。文化馆的资料将形成完美的补充,为该文艺类型的爱好者提供非常好的相关资源。当下如火如荼的数字文化馆就是非常好的媒介平台,让受众能快速通过平台找到自己想了解感兴趣的资料。
但是数字文化馆的普及率并不是特别高,可以通过现有的一些其他平台来进行共享视频资料及文献、图片资料等。
2.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现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自媒体平台,都可以作为文化馆提供服务渠道选择。
(1)微博
微博用户数4.31亿人,日活跃用户数9000余万。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截止2018年底,政务微博的阅读量达3890亿人次。政务微博未来发展计划重点培养一批优质账号,同时宣布每年将投入10亿资源,用于提升政务微博的运营效果和影响力。自第一个政务微博开通9年来,实现了从发布到问政再到行政的“三级跳”。在继续承担政务信息公开职能的同时,政务微博的问政和行政能力不断提升。文化馆类微博博主共计500余个。
以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为例,粉丝数共计17587个,微博2357条。微博内容多以活动宣传、活动成果展示、讲座视频、非遗视频、画展、摄影展、京剧视频等等,内容种类丰富,且与粉丝(受众群体)互动频繁,形成很好的沟通渠道,文化馆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受众群体的意见与建议,可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微信公众号
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超10.8亿,全国政务微信公众号已超过10万,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选择微信公众平台的企业号和大众进行交流。公众平台企业号对政务部门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建立与公务员、合作商及内部网站、App等系统之间的连接,并能有效地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办公协同效率、提升对百姓的服务水准及对下属的管理能力。
文化馆类微信公众号共计近千个。以深圳市文化馆为例,公众号内与文化馆的网站打通,可以直接在公众号内访问“文化进万家”“数字文化馆”等板块;还有相关活动信息、文化馆授课信息、演出票务信息等等;以及非常重要的问卷调查页面。深圳市文化馆的公众号,每篇内容都有超过800人次的阅读量,按微信官方头条阅读率3.9%来推算,深圳市文化馆的粉丝数超过20000人。可见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及传播覆盖率。
(3)抖音短视频
抖音,是一个急速蹿升的、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选择音乐拍摄短视频,对视频进行剪辑分享到平台。抖音短短3年的时间就在全球范围内聚集了7亿以上用户,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国内政务抖音号超过3000家。政务抖音号以幽默的视频内容吸引了大批粉丝,一改政府严肃形象,视频内容不以单调说教的形式展现,幽默又不失内涵与端庄,让受众极易接受,快速走红。
文化馆类的抖音号近100个,以张家港市文化馆抖音号为例,共计粉丝23000余人,获赞31000余个。视频内容多以文化活动、惠民演出、公益培训、非遗视频为主。通过巧妙的视频剪辑手段,将一场活动的精华内容分几段短视频内容展现给受众,让受众群体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迅速了解文化馆的活动、演出、赛事水平及该场活动的精华片段,给受众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将吸引力最大化。
微信、微博及抖音的庞大用户基础给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红利,当然文化馆也定会从中受益。互联网+文化馆也必定将是文化馆未来在群众文化体系中的突破点。之前文化馆都在潜心的创作文艺作品、举办文艺演出、教授文艺课程,之后文化馆可以培养一部分专业自媒体运营人才,将文化具有非常深厚底蕴的资源作品、授课能力、节目编排能力最大化的展现给大众。通过专业人员的精耕细作将会网罗一大批热衷文化的粉丝,不论是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热爱美术、摄影、音乐等等,与受众的耐心沟通、共同进步,将会进一步完善文化馆的服务体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