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书法教师少不了广博深厚的“字外功”

2019-01-10 00:10胡代林
书法赏评 2019年6期
关键词:书法史书法作品书法艺术

胡代林

书法是东方世界一门独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密码,也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对于学习书法艺术的人而言,追求书法艺术,绝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锤炼方能有所得。要写出高质量、高品味、高境界的书法作品谈何容易。书法的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字内功夫作铺垫,更需要有广博的字外功夫扩大视野作动力,以葆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艺术之树的常青不衰。宋代大诗人陆游就强调过“功夫在诗外”,他的意思是说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

先说说什么是“功夫在诗外”吧!大概是这样的:说宋朝大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话。诗的大意是说,他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知道,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要强调“躬行”,到生活中广泛涉略,开阔眼界。

书法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也是这个道理,换言之,最终落脚点就是“功夫在字外”,需要广博的“字外功夫”。有人说过:“字内求字,技也;字外求字,艺术境界也。”看来这话,确有其深刻的道理的。学习好字内功夫是必须的,把握好字法、笔法、墨法、章法等基本技法,并灵活运用,是对学习书法最起码的要求,而字外功夫将为你的书法发展如虎添翼,乘上“快车道’,助力丰富你的书法内涵,提升你的艺术境界,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那么如此重要的“字外功夫”如何来修炼获得呢?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详谈。

1.对中国书法史的深入了解

作为一名书法艺术的追求者,必须具备中国书法史的知识储备和脉络梳理。研习书法,少不了对中国书法历朝历代的发展、变化、演进过程的深入了解与研究,从中找寻中国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变化要素,把握书法的变通之理和发展方向。读史可以明智,使人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能宏观把握书法大局。例如,中国书法史可以使我们明白,从篆隶古法,到晋韵、唐法、宋意,再到元明的复古,到清代碑学兴盛,从中感悟体味中国书法的大善大美。通过对中国书法史的学习,让人清楚两点:一是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心中有了标准,可以知道作品好在哪儿缺点在哪儿,能了解书法的传承关系,对书法之美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二是在下一步的练习中,则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性。练字选帖这事情,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路子选好了,进步的可以快些。

2.对中外文学的把握

书法是讲雅逸的,不可俗气,若俗不可耐,是没有药可医治的。宋代诗人、书画家苏东坡就在《于潜僧绿筠轩》诗中说:“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避俗,就是书法要有书卷气。书卷气从哪里来?读书啊,具有很深的文学修养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一名书法家不仅仅是书法技法、技巧上的娴熟运用,把字写好就是了,如果只会写写唐诗宋词、抄抄对联啥的,能算上优秀吗?可能不会称上优秀吧。书法写到最后是写什么?书法写到最后,不是写字了,而是写心、写人,写人的思想、感情、情怀、气质,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是思想情感的一种物化、一种呈现、一种表达。真正优秀的书法教师应该饱读诗书,精通文学,徜徉在浩瀚的文学世界中,浸润陶冶。所以英国的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像小品文、四书五经、秦文汉赋、古典名著、现代作品、外国名著等等,统统可以收入囊中,细细品读,增强我们的文学修养功底。其实我们古人的优秀碑帖有很多也是优秀的文章、诗词歌赋,在读帖揣摩笔法、字法、章法的同时,也可以领略古人的文采。在学习书法之外,也可以试着搞搞文学创作,不妨把它写成书法作品,做到文辞书法俱佳。这样,用自己创作的与时俱进的书法作品来感召别人,这何不可称其为好事呢?你看,中国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哪不是原创的文墨呢。当然,中国书法史何止于此。今天我们提倡“日常化书写”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与提高。“能文能书”是优秀书法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

3.对中外美学思想的关注

书法的学习也好、研究也罢,能不需要美学思想的指导吗?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眼也算不得高,又没有美学思想的指导,何来鉴赏美的能力。这样至多就是碎片化、盲目的一些东西作祟,还自以为是,啥都懂。我们的书法是时代的艺术,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时代的要求。如果不去精读中国古代书论,不去精读美学论著,又如何去解读、评论历代书法呢?如果没有正确的审美,又如何去对历朝历代的书法进行取舍?又如何去创新呢?又如何去对当代的书法做出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像当今对“丑书”的批判,你是人云亦云,还是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呢。所谓十大“丑书大家”的书法作品,是真的“丑书”吗?只要有正确的美学思想的指导,你一定会做出一个相对正确的价值判断,而不是拾人牙慧,当跟屁虫。所以说,书法美学思想的建构何其重要!不仅要学习中国的历代书论,还要学习外国的美学思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能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书法优秀之作。

4.哲学思想的指导和帮助

都说文史哲是一家。哲学可以使你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当然也会走得更远。哲学思想,是培养你辨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像您的书法,有人说好,有人说哪儿哪儿不好,这就需要你辨证地看待,说不定二者都有他说得对的地方,历史上的书家都未必尽善尽美,何况现代人的?而且说明你的作品尚有提升空间。这是好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对书法本身的理解力会提高,充分理解书法的阴阳之道。像蔡邕在《九势》中写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虞世南在《笔髓论》中指出:“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行,达性通变,其常不主。”这些书论,都说明书法要遵循哲学的思想指导,符合自然的规律。对于书法中的阴与阳的理解,那就是书法中的对比与统一,如轻重、大小、曲直、刚柔、收放、疏密、枯润、方圆、虚实、整体与局部等等。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就是众多矛盾的统一体,整个幅式呈和谐之态,这就是哲学思想的体现。

5.人的思想境界的提升

人品决定书品,人品与书品应该高度统一,紧密结合。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人说,书法是一辈子的事,需要一辈子的修行。书法的修行过程就是人格的修炼,最主要的是心性的修炼,心性的修炼可以使书法艺术境界不断的提高。宗白华先生对“艺术境界”有过精彩的论述:“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欲达到提升艺术境界的目的,必须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内心空灵,这个“空”就是“大”,大气象的“大”,就可以忘我,物我两忘,从而进入虚无之境。所以,淡泊名利,修身养性,可忘我,可净化心灵。其次,寄情山水,疏散怀抱,师法自然,培育大胸怀大境界。再次,多看看大师们的书法作品,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升华艺境,陶冶心灵。北宋艺术家郭若虚言之:“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有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的概括:“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有高尚的人品,再加之书法技法娴熟、书品高,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书法家,既能打动人,又能传世,难道这不是众多书法家追求的目标吗?

一个优秀的书法教师在解决好了书法本体、技法方面的问题后,尤其要重视的是字外功夫的修炼,做到文墨兼修,放眼自然,书品人品的高度统一,那么书法的未来一定会是很光明的。以上只是一个学书者的粗浅的认识和理解,愿求教于方家,敬请多多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书法史书法作品书法艺术
论本科教育中书法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作品选登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宏观构建、精微解读—《书写的形态: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瞬间》读后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