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张永军
西安市周至县老堡子村采取“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立扶贫水蜜桃产业园区
行进在陕西脱贫攻坚的战场,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在发生。
从“熬日子”到“过日子”再到“奔日子”,陕西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斗志昂扬,誓斩穷根,汇聚成推动发展进步的磅礴之力。
从4县脱贫摘帽到23县计划脱贫摘帽,再到后面29县如期脱贫,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阶段,陕西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如虹的陕西力量,推进农村发生了艰难而深刻的改变。
回想改革开放前,能吃饱肚子,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就拿陕西而言,40年前的1978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4元,而到40年后的2017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265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97元,人民不仅可以吃得饱,还可以吃得好,陕西正逐渐实现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种一度固化的大西北印象一步步成为过去时。
记者近日在三秦大地上从北向南一路行进,从陕北的老区延安到渭北的淳化、长武、旬邑三县,而后转向陕南,一路走来看到了三秦大地的变化,看到了广大乡村的变化,也看到了在脱贫攻坚战场那些奋进的人、那些感人的事。
初冬时节陕北高原的第一场雪飘然而下,笔者来到中国的革命圣地,如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延安。可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新华社记者冯森龄的名篇《延安调查》中,记录了这里“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的苦难过往。
如今,踏上这片红色土地,在山梁沟峁、农田果园、窑洞新居,聆听老区人告别贫困光阴的故事,目睹延安奋进在整体脱贫、建成全面小康大路上的稳健步伐。
在南泥湾,毛泽东同志手书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纪念碑,见证了这里的寒来暑往。77年前,三五九旅的战士挺进南泥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把荒无人烟的莽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写进了历史的丰碑。
延安市宝塔区佛道平村危房改造后新貌
今天的南泥湾,水稻飘香,牛羊成群。在纪念碑不远处,南泥湾养殖场的上百头森林野猪在丛林中觅食。据悉,南泥湾发展了8个林下经济养殖场,贫困户以劳力入股,年底参与分红,林下经济实现了“绿了山顶子,富了钱袋子”。
幸福,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历史的昭示如此,今天的探索亦然。
在与南泥湾同处延安市宝塔区的酸刺沟村,48岁的贫困户冯生华曾经以为,自己躺在炕上再也起不来了。
父母年过八旬,体弱多病,一双儿女顽疾缠身,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劳力,冯生华突然患上了眼葡萄膜炎和静脉血栓,视力急剧下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的重压让这位陕北汉子在炕上一躺就是半年。
但就是这样一位“疲沓”的贫困户,最近却主动向村委会提出要退出贫困户名单。原来,去年政府出资为他家建起了沼气猪圈,还送了9头猪仔。到年底,15头生猪出栏,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一年挣了5万多元。愁眉终于展开,久违的笑容和自信在冯生华脸上重现。
产业帮扶
苹果产业成为宝塔区甘谷驿镇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现在看病能报销90%,政府帮我们发展产业。老婆在公益性岗位上班,每年收入有1万多元。干部都这么努力,咱自己再不积极,还有啥脸面?这个贫困户,说啥也不能当了!”饱经生活磨砺的汉子,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未来。
在安塞区,这里是黄土高原文化最富集的地区。近年来,这里把腰鼓、剪纸、农民画、曲艺和民歌,当做当地的5张名片,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游客来延安旅游,顺道坐半小时车来安塞看腰鼓、听陕北道情,悄然间成了时尚。
因生活所迫扔下腰鼓20多年的安塞区高桥镇贺坪村贫困户李东东,经过培训重新挎上了心爱的腰鼓。他加入了当地以贫困户为主的励志扶贫艺术团,今年以来已参加演出50多场,加上外出教授腰鼓技艺的收入,他为自己挣来了洗衣机、电冰箱和热水器,也即将甩掉贫困的帽子。
“我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是党的好政策救了我。”只花了1万元就搬进政府修建在安塞城区的安置新房,李东东言及过往,心潮澎湃。从新家窗户向远处望去,曾经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铺满层层叠叠的植被,高速公路蜿蜒其中,楼下是喧闹的车水马龙。
在吴起县铁边城镇张湾子村,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第一站。毛泽东故居内的陈设依旧,红军为户主留下的暖水壶,诉说着鱼水情深的传奇。
当年毛主席留宿过的破败农家小院,如今已经变成了11孔宽敞明亮的窑洞。为毛主席做了一顿剁荞面的村民张廷杰的儿子张瑞生,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现在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肉蛋奶,看病能报销,养驴有补贴。每年开学前,我都能给孙子们包红包了。”这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说起今天的日子,眼里放光,“是党让我过上了好光景”。
话是朴实话,道的是真情。
产业帮扶、就业安置、易地搬迁、保障兜底……一项项精准脱贫的政策在延安的山山峁峁间落地生根,改变了老区的贫穷图景,也振奋着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建设安置房政府投入30万元,修两座大棚补贴10万元,一场手术报销6万元,还有教育补贴、公益性岗位收入……”即将搬入吴起县城安置房小区的张春振,第一次细算起脱贫攻坚以来政府为自家的投入,惊讶得连连咋舌。
安塞区马家沟安置社区
延川县开展缝纫技能培训
这位养育了4个子女的贫困户曾是村里的能人,4年前罹患股骨头坏死,全家人的生活没了光亮。如今,曙光重现,他编起信天游:“党的政策不得了,建起大棚有医保,娃娃们烦恼没有了……”
在延川县,这里是作家路遥成长的地方。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饥饿挥之不去的描述、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感染了无数人。
如今,这片土地一派新气象。
延川县二八甲村的地头里,64岁的尚风义整天忙着伺候他的“心头宝”——15亩地的500多棵果树。
贫困户哪来这么大的“本”?
原来,村里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将集中建设的果园承包给贫困户,既解决了他们无力前期投入的问题,又能劳动增收。
想养鸡,可借鸡生蛋——扶贫企业向贫困户借出100只小母鸡,贫困户养殖后,每只鸡归还20个鸡蛋就可以;
想养牛,可借牛生仔——养牛合作社将牛租给贫困户并提供全套技术服务,生下小牛归贫困户,一年后大牛归还;
……
这种借养模式,如今在陕西已成为不断被衍生的帮扶方式之一。
平凡的世界里,完全可以孕育不平凡的梦想。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既是扶贫的对象,也是脱贫的主力。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
“革命圣地不如期脱贫,我们没法向党和人民交代。”在延安,这是当地干部最常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的背后是延安乃至全省各级党政干部向人民作出的承诺。
据统计,2014年至今,延安累计实现15.75万人脱贫,在册贫困人口减少到1.75万户、4.7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全市693个贫困村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2017年,延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168元和11525元。截至目前,延安全市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已全部达标。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有望在2018年如期实现。
在淳化县十里塬镇,这个地方笔者十多年前曾到过一次,那时交通困难,每天仅有一趟发往县城的班车,农民赶集买卖东西靠双腿翻越一座深沟到达旬邑县土桥镇才能实现一次。笔者也是当年翻越了那座深沟才到达十里塬上同学开办的那个仅有的诊所,农民收入更是少得可怜。
说实话,那次之行让笔者感慨万千,作为学生的我第一次见到了还有如此贫穷的地方。
如今的十里塬变了,笔者再次看到的是,路好了、车多了,房子一排排、果树一行行,诊所多了,产业多了,乡村美了,农民生活变好了……
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变最直观,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最深刻,而许许多多农民的人生轨迹也得以改变。而带来这一切的变化,则源自脱贫攻坚的力量。
正如淳化县十里塬镇仙家河村村民张彩云说的那样,“以前做梦也不敢想能住上这样明亮宽敞、设施完善的新房子,如今不仅美梦变成了现实,政府还安排我在社区对面的农业产业园工作,一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提起如今的变化,张彩云感慨道,“之前的仙家河村位于沟道底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恶劣。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那几亩薄田,广种薄收,若遇上天灾,倒贴是常事。”
正如仙家河村一位村民所说,“以前那叫熬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现在是奔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现在农村群众的心声。
据了解,该镇117户贫困户在十里塬镇易地移民搬迁福缘社区安家落户,有80多人在社区旁的农业产业园长期就业。
如今,2018全省计划脱贫摘帽23县之一的淳化县,蔬菜、香菇菌棒、冬季樱桃树种植、药材园、光伏产业、养殖等相关配套产业纷纷在14个安置点落户,并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使全部搬迁户实现入股分红,为促推精准脱贫,产业升级,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光伏产业扶贫典型县长武县,笔者巧遇泰州市委书记韩立明带领泰州市党政代表团考察对接苏陕扶贫协作工作。笔者跟随考察团来到长武县巨家镇四合村生态循环产业融合扶贫示范园看到,占地面积1300亩的示范园,建成六个区域,分别为:肉羊养殖区,建设羊舍13栋,存栏1500只,引进澳大利亚萨福克种羊15只、杜泊种羊20只,福建湖羊700只;有机肥生产区,建成有机肥料生产加工厂,引进颗粒有机肥和水溶肥生产线各一条,年产有机肥1万吨;饲料加工区,建成饲料饲草生产加工存储车间700平方米;双矮苹果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建成双矮果园示范区500亩;光伏发电区,充分利用羊舍屋顶实现立体收益,安装100千瓦光伏,每年发电收入12万元;办公培训区,建设办公培训区600平方米,办公、培训、化验等功能齐全。该示范园是长武深化扶贫协作的一大亮点,既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又推动了产业协同发展,是创新扶贫理念的重要体现。目前,已带动全镇400户贫困户入园,2018年贫困户分红、务工和土地流转收入百万余元。
淳化县香菇菌棒等配套产业落户安置点
该扶贫示范园不仅是苏陕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更是长武乃至陕西以产业扶贫为引领,奋力脱贫攻坚的缩影。
长武县笔者每年九十月份基本去一次,每次去感受都不一样,“年迈”的农村变得生机盎然,幸福挂在每一位群众脸上。长武县形成的龙头企业引领、专业合作社扶持、产业园区哺育、电商网点带动、扶贫队伍保障等“一村五路”式帮扶的脱贫保障体系,定会在2018年助推长武实现79个贫困村脱贫退出、800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8%、全县整体脱贫摘帽这一目标。
旬邑县“红色马栏·绿色旬邑”旅游宣传活动
越来越多的村、乡、县因脱贫攻坚打破了多年消沉。像淳化跟长武一样,还有旬邑县。这三个县地域相连、产业相近,属于革命老区县和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18年都在计划脱贫摘帽县之列,旬邑的脱贫势头跟淳化、长武一样,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特别要提及的是,在旬邑县马栏镇笔者看到,这个曾守护起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地方,今天的发展与过去的故事一样灿烂。“红色”是它的基因,“绿色”是它的底色,而红色与绿色的结合,为这里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长武县光伏产业扶贫
长武县肉羊养殖区
旬邑县马栏镇雷庄村农民种植地膜玉米
现在这里正在打造咸阳首个红色基因的绿色原生态森林小镇,打造生态宜居的扶贫示范基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通道。并依托2个千亩示范基地,釆取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各种中高档观赏苗木、有机蔬菜、观赏花草等间作种植的方式,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格局,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特色种植业发展。同时,依托苗木种植基地,按照“绿化权入股分红模式”,组织贫困人口参与乡镇主干道外环路等绿化行动,由镇政府、行政村、贫困户三方“共享收益”。在这些精准措施的合力下,马栏镇的脱贫摘帽进入了倒计时。
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旬邑新农村——西头村
据了解,旬邑县2017年实现了26个贫困村退出、2578户9953人脱贫的优异成绩。2018年,旬邑将实现86个贫困村退出、6000人脱贫和全县整体摘帽的计划目标。
行走在渭北旱塬,笔者看到了脱贫攻坚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如今的乡村,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农民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住上了“洋房”,有了发展致富的产业,也有了同城里人一样的上班生活……
这一切的变化不由得让人感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聚焦靶心,精准施策,从最能改变贫困群众现状的根本性产业入手,结合扶贫扶志,得以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物质条件,从而激发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精神力量,这是中国扶贫的最强力量。
商洛市镇安县是2018年全省计划脱贫摘帽的唯一一个深度贫困县。说起镇安的脱贫攻坚,可以用“生猛”二字来形容。从近两年来镇安的脱贫成绩来看,地均人均产值双双飙升几十倍,仅剩数百人的村庄千余人规模回流,被视为脱贫攻坚中的“镇安现象”。
笔者一路打问,来到了被媒体曝光不断的镇安县庙沟村,想看看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山大、沟深、人少、地薄的庙沟村远离县城,在群山掩映中寂静了多年,村民们守着贫瘠的土地种植玉米、土豆,辛苦劳作却一贫如洗,山村经济原地推磨转圈。一组脱贫前的数据显示了它的贫困程度:土地平均亩产值是200至400元。人们也曾试图改变,尝试了小麦、核桃、板栗等多种经营,但因生产方式过于落后原始,平均亩产值始终没能冲破400元“峰值”。因为深度贫困,人们纷纷选择背井离乡,2300多人的村庄,外出谋生的竟达1818人,数百留守人员每年只能创造大约30万元产值,人均500元。
面对这一深度贫困状况,如何让小村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焕发出新的生机?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则为这个小山村带来了破解的良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以来,镇安县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把先进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植入到传统资源中,协调各路支持力量,在资金、技术、发展思路等各个层面对庙沟村进行了扶持帮助。
镇安县桑蚕项目的人均产值是脱贫前的近百倍
首先拿效率低下的传统产业开刀。科学管理、新型技术被植入,自生自灭的种植手段被精耕细作科学管理替代,土地产值迅速增加,达到了每亩800-1000元;村里流转了1050亩土地,发展了三大主导产业,分别为油用牡丹、桑蚕园和食用菌项目。
油用牡丹刚刚起步,5年后才能见效;450亩的桑蚕园每亩平均产值3000元以上;而200亩的食用菌平均亩产值1.5万-2万元。在新经济模式下,100人的蚕桑园管理团队,一年可以利用有限的人力和少量土地轻松创造470万元的产值。
粗略估算,短短两年内,这里香菇项目土地产值是脱贫前的50倍,桑蚕项目的人均产值则是脱贫前的近百倍。即便算上所有项目,地均人均产值也都飙升了数十倍。
按照一家五口人两个劳动力的状况粗略一算:当地人均0.83亩土地,在效率得到提高后,计算上土地流转的收入,节省出的劳动力务工收入,五口之家的总收入普遍可以达到4万元。
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导致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农村人口大量回流。原本外出务工的1818人迅速回流了1000多人,这其中还包括不少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让小村经济发展有了后续的人才支持,小村一下子有了生气。
如今站在村中,放眼望去,一派忙碌景象。小村正从深度贫困中苏醒过来。
小村庙沟的发展,是镇安县脱贫摘帽的一个缩影。小城镇安,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户分三类、精准帮扶”的办法,将贫困户划分为有劳动能力户、弱劳动能力户、无劳动能力户,坚持一户一个策略、一人一个办法,确保贫困户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安康,安康在脱贫攻坚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将移民搬迁、产业发展和就业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平利,先后建成集中搬迁安置区112个,发展社区工厂达83家;在白河就有50多家。紫阳、旬阳、岚皋、汉滨等区县比比皆是。不止是安康,这种社区工厂在汉中也随处可见。
据统计,2018年新认定就业扶贫基地320家,建设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828家,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2.6万人。
这种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劳力余留,工人每月人均工资2000元以上,让搬迁群众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的小康生活,有效破解了精准扶贫、农村“三留守”、农村社区治理、乡村经济发展等瓶颈。
例如,位于平利城关镇药妇沟社区的嘉鸿手套厂,堪称安康“新社区工厂”的鼻祖级企业。这个成立于2015年9月的公司,把各类运动手套和机械手套卖到了欧美市场。除了药妇沟社区,公司还相继在平利10个镇创办社区手套加工厂17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员工月平均工资超过2000元。
再看安康目前发展最火爆的毛绒玩具社区工厂。2018年1月23日,安康自产的第一只毛绒公仔在紫阳县蒿坪镇诞生,此后发展势头迅猛。江苏、河北、广东、山东、河南等近百家毛绒玩具企业来安康考察,35家和8个县区签订招商引资协议,白河、紫阳、汉滨、平利、旬阳、岚皋相继建立社区工厂,11家投产,4家产品远销英国、丹麦,进入国内知名商场超市。
社区工厂就是一把山区脱贫的利器,就是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不二法宝。目前,安康新社区工厂已涵盖毛绒玩具、服装、手套、鞋业加工,电子装接、手机耳机、电子配件以及农产品初加工等多个领域,在各县区遍地开花,发展势头迅猛。
平利县城关镇药妇沟社区全貌
平利县药妇沟安置社区工厂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就业,脱贫致富。
安康市汉滨区为贫困学生开设的免费汽修培训专业
今年初,安康“新社区工厂”模式被国家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列为经典扶贫案例,被中国改革网评为“2017年度中国改革十大案例”。
安康“新社区工厂”,是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的具体实践,是解决城镇化大潮下就业问题的成功探索,其意义之深远不仅仅是在当下的脱贫攻坚,更在于未来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足健康发展。
而对于陕西来说,全省70%以上贫困人口都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30%的贫困人口都集中在陕南11个深度贫困县,脱贫程度深、难度大。因此,陕西集全省之力把更多的项目、资金、举措用到攻克深度贫困上,因地制宜,全力以赴,集中力量破解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全省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经有68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陕西省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底的775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183.27万人,591.73万人实现脱贫,相当于每年脱贫100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已由此前的28.02%下降到7.54%。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017年9297元。
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
时间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有待攻克的很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难在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是因病、因残致贫;
难在有相当一批村落自然禀赋恶劣、缺乏发展条件;
难在有相当一些地方教育基础薄弱、贫困代代相传;
……
但,千难万难,有志气就能克难。只要播下希望的种子,就有未来丰硕持久的收获。
不妨让我们想一想,70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站了起来,摆脱贫困则是全国人民奋力实现的梦想。而如今,脱贫攻坚则为这个梦想的如期实现注入了强大的血脉和动力,让亿万贫困群众从此富了起来。
我们应该坚信,行进在脱贫攻坚战场的陕西,带着责任、使命、期许与梦想,聚集起一切足以奋战的力量,形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之力,定会带领全省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起迈进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