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能:坚持流转经营与托管服务并举

2019-01-09 18:42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农村经营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绿能种粮农户

2009年9月,江西省安义县农民凌继河带着外出务工30多年积累的丰厚资金和人脉资源回到了家乡鼎湖镇西路村,流转了全村土地成立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共同创业。目前绿能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水稻种植、种植技术推广、大米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现有员工370余人,其中管理科技人员45人,聘用当地长期农民工325人,季节性用工达到400余人,总经营面积为20.2万亩,其中流转土地自营面积4.4万亩、社会化服务托管面积15.8万亩。2018年总产值达到1.15亿余元。绿能公司的实践不仅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实现粮食优质高产,而且还让传统农民成为以租金、薪金、奖金、股金“四金组合”的现代农民,构建了粮食生产经营的“绿能模式”。

“绿能模式”的经验做法

“绿能模式”即立足粮食生产经营,以“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加工”为经营模式,以“公司自营(流转)和社会化服务(托管)”为主要路径,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相互促进。

一是“四金”富农。目前,公司直接流转土地4.4万亩,由下设的27个生产队负责管理,每个生产队由4对夫妻组成,每队负责面积约1600亩,平均每对夫妻年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主要收入来源为“四金”:“流转有租金”:通过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公司流转土地面积逐年递增,土地租金也由2010年的200元/亩,提高到目前的500元/亩,高出当地零星流转租金200元/亩。“务工有薪金”:吸纳当地农民为公司产业工人,按月发放工资,员工薪金年收入6万元左右。“超产有奖金”:通过制定产量标准,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农民产业工人生产积极性。如“种粮状元”刘高美在2016年就领取了35万多元的超产奖,九年来,公司累计为员工发放奖金2037万元。“入股有股金”:以村级为单位成立种植合作社,吸纳一般农户和贫困户为社员,利用其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土地委托绿能公司经营。公司承诺,不管盈亏,除保障农户500元/亩租金外,另有160元/亩以上的固定收益,其中60元/亩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100元/亩用于农户和贫困户按股分红。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带动8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人均增收3000多元。

二是“田保姆”助农。为实现农业“集约生产、节本增效”的目标,公司自2016年起,相继成立了水稻种植、统防统治、农机服务等专业合作社,为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提供从种子、化肥和农药的购买,到机耕、机插、机收,稻谷烘干,以及市场销售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托管的社会化服务,充当“田保姆”。通过托管经营,种植户生产成本降低,增产又增收,以种植中稻为例,托管前成本为1110元/亩,产量1110斤/亩,收入1375元/亩,利润265元/亩。托管后成本为1080元/亩,产量1200斤/亩,收入1680元/亩,利润600元/亩。托管后,每亩收入净增335元。目前,已实现托管面积15.8万亩。

三是“订单”帮农。国家调低水稻收购保护价后,导致大部分种粮大户种粮效益下降、积极性不高。为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公司在为种植户降成本的同时,通过制定高于市场10%-15%的保底收购价,统一优质品种、统一生产标准,让种植户实现订单生产,从而帮助农民提高种粮效益,抵御粮价波动风险,也为公司解决了优质粮源的问题。

“绿能模式”的主要成效

绿能公司从2010年的4700亩耕地,发展到现在的20.2万亩;从2010-2012年的三年连续巨额亏损,到2013年实现扭亏为盈,粮食生产经营效益稳中有升,2018年总产值达到1.15亿余元。近10年时间内,绿能公司在发展中较好地解决农产品产销供求失衡、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农业技术需求不旺、农业人才后继乏人、政府政策工具不如预期等问题,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有益探索。

构建利益驱动机制,破解了“谁来种地”的战略命题。凌继河主导的专业化分工、合同管理、有效激励等手段,破题了“谁来种地”的战略命题。一是多措并举引导土地流转。绿能公司通过让利于民,提高农民土地租金收入;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可放心到外地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公司还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转土地,农民在获得股金的同时,如果外出创业不利,回家还可要回田种。不外出打工的部分农民可到公司就业,业绩突出的还能拿绩效奖。二是利益驱动激发种粮热情。由于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发了无论是从事粮食生产、加工销售,还是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员工“干中学”的动力,还吸引了不少人来绿能公司专业种地,其中不乏“80后”“90后”的年轻人。如“90后”孙龙星2014年加盟绿能公司,每年奖金10万元以上。从事粮食生产环节的职业农民种粮热情更高,他们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改良技术,选用新品种、使用新技术,使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升,个人奖金收入也水涨船高。三是着眼长远培育职业农民。公司实行专业化分工,产前、产中、产后的员工都能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还与江西农大、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选派员工学习进修、在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破解了“怎么种地”的现实难题。农业的弱质性和外部性,决定着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服务或完全依靠市场主体提供的经营性服务,都难以满足农业经营效率提升的要求。绿能公司不仅为公司直接经营的4.4万亩土地提供翻耕、播种、插秧、开沟、打药、收割等全程机械化及稻谷烘干服务,还当起了“田保姆”,为农户托管的15.8万亩土地提供社会化服务。截至2018年,公司累计发放年终奖2037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2000余户,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左右。绿能公司经营效率的改善,得益于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的相互促进。“绿能模式”的实践证明,构建民办公助、跨区域、综合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创新农业经营制度,打造了“三权分置”的典范。绿能公司通过村集体整村流转,不仅降低了与农户谈判的成本,还使得农民土地租金增加、外出务工安心,村集体每年收入20万元,形成了合作多赢的局面。可以说,“绿能模式”尊重了集体所有权、维护了农户承包权,且实现粮食优质高产、农民持续增收,符合农地“三权分置”目标要求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农地经营权流转可有多种形式,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充分、土地平整的村域,可发挥集体经济的组织优势,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整村流转,这是农地制度创新值得探讨的方向。实行土地托管服务,达到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也可以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是解决小规模种粮效益低与规模化生产遭遇土地流转动力不足难题的一种实践形式。

支农政策向规模经营者倾斜,扩大了惠农政策的“乘数”效应。

近些年来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更多地体现在支持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农业资源的保护。绿能公司利用农业支持政策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的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农业项目,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建设“涝能排、旱能灌、机能耕”的高标准农田,财政资金整合效应明显。利用农机具补贴,购置农业机械,实现了粮食种植的全程机械化,并为周边村民提供机械化服务。利用江西省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项目,统一生产、加工标准,生产了“好看、好吃、好安心(三好)”和“0香精、0色素、0污染、0陈米、0掺杂(五零标准)”的绿色大米,国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惠农政策在绿能取得了“乘数”效应。

猜你喜欢
绿能种粮农户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河南省农户种粮获得感研究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合联机制研究
绿能科技携手迅雷链 以区块链技术赋能循环经济
华盛绿能,大农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