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丰碑》与主旋律戏剧的人物魅力

2019-01-09 17:52韦哲宇
艺术探索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丰碑戏剧

韦哲宇

(广西艺术学院 影视与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戏剧在西方传统中,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就被赋予了道德教化的期望和责任,到狄德罗(1717~1784年)和博马舍(1732~1799年)时更是用“严肃的戏剧”(或称“正剧”)为戏剧正统方向定调。中国传统戏曲也秉承“以文化人”的追求,无论是《窦娥冤》还是《四进士》,都将惩恶扬善、因果报应、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作为核心观念进行宣扬。另一方面,如果不合道德规范的作品,则可能面临封禁和批判。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文艺路线指导方针,“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成为文艺工作的中心要求,也成为“主旋律”的核心内容。但如何才能创作出好的主旋律话剧作品?广西艺术学院《艺海丰碑》一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了新的尝试,本文便从“主旋律”定义和实践道路、当代主旋律戏剧创作理念的发展和《艺海丰碑》的人物魅力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主旋律”定义和实践道路

“何谓‘主旋律’?何谓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主旋律’一词,最初是指一部音乐作品或作品某一乐章的旋律主题,该主题就奠定了这部音乐作品或乐章主要曲调。一部音乐作品如此,那么,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需要有一种思想、观念体系处于统治地位,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或观念体系是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它是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也就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旋律’。”[1]9

在戏剧影视行业中,“主旋律”一词最早见于1987年滕进贤(时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局长)《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报告中提出的电影行业指导方针。1994年中共中央原总书记江泽民在国家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号召,更是将主旋律文艺作品推到台前,成为创作的重心和学习的模板。[1]9近年来国家主办的“五个一工程”“梅花奖”“金狮奖”等舞台演出奖项,也可以说正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以主旋律要求为主导来评价艺术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

评论家李成伟对主旋律作品创作特别是人物塑造提出了三个要求。

首先,故事要有让人信服的真实性。因此,戏剧作品不可片面追求“高、大、全”,生硬地执行“三突出”原则。“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伟大到令人不可相信的地步,就很难获得观众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感动。”因此人物形象设置的关键是要让英雄楷模的形象接地气。李成伟指出:“一个人可以具有超凡的思想、伟大的奉献精神,但是如果生硬地搬上舞台,往往会给人以宣传色彩太浓之感。戏剧舞台的人物形象应该来自真实的生活,艺术处理要提炼生活细节,达到艺术范畴的真实可感。”

其次,不能单纯以强化戏剧冲突为目的而设计过于脸谱化的反面人物。过分的脸谱化、类型化,“脱离了真实人性的可触可感……观众难以理解其中的逻辑,自然会降低戏剧故事的可信度”。这样一来,不合理的、过于夸张的矛盾设计,使得正面人物的说服力下降,观众对于戏剧主题的认同感也随之下降。

再次,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合理设置,“将正与邪、对与错的矛盾,巧妙地隐含于人物形象选择,角色内心碰撞和纠结中,将小范围的矛盾置于大格局中”。只有以小见大,“才能取得恰当而精彩的戏剧效果,成为戏剧情境中直指人心的那一束光。也才能增加观众对人物设置的理解,牵动观众的情感,为戏中人物的情感揪心,为戏中人物的命运动心,达到了戏剧冲突吸引人和打动人的效果”。[2]

总而言之,主旋律戏剧作品虽然主题上有传播正能量、梳理正面典型的引导任务,但切不可简单粗暴地“主题先行”,必须要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故事、接地气的正面人物、合理的反面人物,以小见大,将人物性格和动机与主要矛盾冲突相结合。只有这样,主旋律戏剧才能打动观众,才能最好地为主题服务。

二、当代主旋律戏剧创作理念的发展

主旋律戏剧创作除了从剧本上创造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还要借助多种舞台手段和运营手法,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主旋律戏剧创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舞台表达方式,获取随着时代发展审美品位不断提高的观众的认可。

在主旋律话剧创作中,总政话剧团团长、编剧孟冰可算是领军人物。华裔学者陈小眉在《突破“主旋律”:孟冰和他的“丰碑戏剧”》一文中,集中分析了孟冰近年来推出的主旋律作品的美学特征和风格突破。陈小眉认为,以孟冰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工作者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同时能在艺术风格上不断创新,开拓了一条能够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话剧发展道路。[3]86美国学者康开丽(Claire A.Conceison)强调了“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中后半句的重要性,指出“多样化”是主旋律戏剧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使作者更好地发挥艺术创造力,创作更好的作品。[4]194

事实上,当代戏剧实践中,把青春活力、偶像魅力和戏剧观念有机融合的例子并不少。很多优秀的戏剧作品都能够充分运用主要演员的个人魅力和票房号召力,让习惯于追星的年轻观众也对舞台艺术产生好奇和热情,最终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和商业成绩。2004年白先勇导演的《牡丹亭》(青春版)开创了“青春戏剧”观念的先河,让观众从对演员的好奇发展到对昆曲艺术的了解和喜爱。港台导演的戏剧商业运作更是熟练,无论是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大陆版,黄磊、袁泉、何炅、李湘等主演)、《如梦之梦》(胡歌、李宇春、许晴等主演),还是林奕华的《贾宝玉》(何韵诗主演),都能够把演员的知名度转化成观众对艺术的关注度。近年来,大陆一些民营戏剧院团在这方面也有成功的经验,“IP改编”的《盗墓笔记》《三体》《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都很好地利用了青春时尚元素,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获得了商业性的成功。

在这个新兴媒体和审美习惯与传统有较大差距的时代,即使是主旋律电影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三部曲(尤其是《建军大业》),也主动尝试采用年轻偶像担纲主演,并取得良好反响。广西艺术学院80周年校庆原创话剧《艺海丰碑》的创作,也自然可以探索更时尚、更青春的表达方式。

三、《艺海丰碑》的人物魅力

1937~1949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一批批文化人齐聚桂林,兴校办学,以图文化救国。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便在此语境下开办了,也成为广西现代艺术教育的先河。此时,他们举办公唱大会和画展以燃起人民抗日斗志,支持学生运动,联合师生开展护校运动,迎接新中国的到来。广西艺术学院特邀编剧赵东在此史实基础上创作了话剧《艺海丰碑》。《艺海丰碑》讴歌了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张安治、陆华柏、帅础坚、胡然、阳太阳、甘宗容、汪丽芳等文化名流以艺术启蒙民智、以文化救国的伟大思想,他们为后人树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一代代文化人航行在献身理想和正义的征程中,一代代广艺人前行在追求艺术和真理的道路上。

《艺海丰碑》的主创团队是年轻师生,这反倒成为了其特色和吸引观众的长处。《艺海丰碑》将时代精神灌注于精湛华美的戏剧表现形式中,以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贴近校园生活的话剧演出传递美和热爱生活的正能量。《艺海丰碑》综合了广西艺术学院多种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特长学科,如戏剧表演、声乐表演、舞蹈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给观众目不暇接的多重审美享受,并使其潜移默化地领会剧作中蕴含的深刻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艺术情操。如表演与歌唱的结合,让观众不仅赞叹于演员的演技,更体会到前辈艺术教育家的高超技艺和高尚艺德;又如别具一格的服装舞美设计,既使得舞台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又让观众对于当代广西艺术教育的成果有了直观感受。

如李成伟所言,主旋律题材的戏剧创作“一般拥有真人真事等丰厚素材,也有数量可观的受众群体,这是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往往也成为戏剧创作者难以逾越的鸿沟。现实题材想要感动观众并不容易,虽说人物形象塑造、剧本创作、舞台调度打磨等均困难不小,但感动观众仍是创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2]。对于青年师生来说,原创作品意味着高难度和强度,但也有着广泛的创作空间和鲜活的生命力。主创团队在历史资料匮乏、物料缺少的情况下,将剧本的创作思路定为展现具有旗帜意义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用标志性地点和历史事件串连起不同的历史阶段,并根据话剧艺术的特性,在情感主线连贯的前提下使碎片化的历史剪影形成整体的戏剧效果。编剧赵东据此提出“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理念,对于小事情融入一些艺术加工,在历史准确的基础上做到细节真实、情感真实。

广西艺术学院自1938年建校起,首批学生就是音乐和美术专业,在话剧舞台上要充分展现这两个艺术门类在启蒙艺术教育阶段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这时创作的著名歌曲如《广西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班歌》《大刀进行曲》等,正是当时社会危难和民众斗争精神的集中反映,将它们编入剧情之中,能起到标记历史、唤起观众共鸣的作用,也是对广艺师生对学校、国家、民族秉承一种“亲爱精诚”精神的希冀。广西艺术学院不少创始人的后代仍然在关心着学校的成长,校史话剧必然希望得到艺术原型后人的肯定,且整个创作过程也不断与之保持联系,获得历史素材和参考意见,并不断修改完善。

舞美布景以现实主义为主,革命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视觉基调具有浓墨重彩的雕塑质感和史诗质感,并采用大环境写意、局部写实的创作手段。为加强剧中演唱桥段的效果与氛围,采用立体景与投影影像相结合的手法,将观众带入到戏剧规定的情节之中。在化妆方面,因为演员条件与塑造人物之间的距离较大,只能通过假发、老化和服装的创造,使其更好地进入角色,更好地贴近历史情景。

本剧音乐从歌曲到背景效果音全部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原创或重新编配。为了揭示和深化剧本的主题思想,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加强感染力、节奏,突出演出的气氛,每段音乐都不能按照纯音乐的曲式结构去构建,而要紧贴剧情和人物情感起伏,把握好音乐的松紧度,使其恰到好处。同时,音乐创作还将历史的厚重感、广西地域音乐元素融入其中。

表演上,参与演出的演员大都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过去的历史比较生疏,对人物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求演员通过影像资料、书籍资料来丰富阅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感,带领自己进入人物状态。在排练室贴上抗战时期的照片,目的就是让演员能够体会到抗战时期的社会状态和人物的情感。剧中有艺术大师为启蒙民智、鼓舞军民抗战而创作的歌曲,让演员学习演唱这些歌曲,营造了时代气氛,激发了演员在表演上的激情。

《艺海丰碑》在历史的准确性和人物的真实性上下功夫,从弘扬民族精神和艺术的科学角度出发,用年轻有活力的演员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动人的角色,打动了观众,赢得了好评。事实证明,主旋律戏剧的创作是可以不与时代脱节、不跟时尚脱轨的。而且,好的主旋律作品能够常演常新,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丰碑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丰碑
他们,是永远的丰碑
西迁丰碑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