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资讯的采写及投资

2019-01-09 01:24:09张俊辉
黑龙江粮食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大豆稿件

□林 地 张俊辉

大豆是关涉民生的重要商品,并且是大宗国际商品。大豆资讯的采访、分析和写作,对有关决策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是必须的,至关重要的。而企业大豆投资,如军队作战离不开情报一样,更是离不开大豆相关资讯。大豆资讯,应该包括大豆新闻报道、大豆市场分析稿件、大豆论坛演讲稿,以及有关大豆论文、书籍等等。本文主要论述新闻媒体大豆新闻报道的写作,以及企业大豆市场分析稿件的写作。

一、采写大豆新闻报道、市场分析稿件,所需的大豆背景基本知识。

采写大豆新闻报道和大豆市场分析稿件,专业性较强,涉及经济领域较多知识。除了拥有新闻知识理论和写作技巧外,还应掌握大豆,特别是国际大豆市场的相关知识,宜成为大豆经济领域的专业人士。

(一)大豆是国际重要大宗商品,以至于屡成中美贸易摩谈判筹码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国,有4700多年种植历史。中国大豆产区主要在黑龙江,总产量占到全国1/3以上。大豆有压榨、种用、食用和饲料消费等用途,以压榨和食用为主。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世界大豆产量增长很快。美农业部4月预计,2019/20年度世界大豆的产量达到35900万吨。世界大豆主产国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美国和阿根廷种植的大豆以转基因为主,巴西和中国种植的大豆为非转基因。中美同在北半球,大豆种植时间在5~6月,收获期在10~11月。巴西种植时间为10~11月,收获时间在下年的4月。阿根廷种植时间是10~12月(或下年1月),收获时间在下年5~6月。

全球大豆贸易增长很快。美农业部2019年4月预计,2018/19年度世界大豆的出口量达到15432.5万吨,而 2018/19年度世界大豆的进口量达到15117.8万吨。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豆出口国,中国是第一大大豆需求国。美国一直希望向中国销售更多美国大豆。中国购买美国大豆多少,成为中美以往贸易摩擦谈判中讨价还价筹码。《油世界》曾称,美国和中国贸易争端如进一步升级,将会改变全球贸易形势。中国大豆买家目前的采购转向南美。中国在2018年7月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

(二)世界大豆贸易新变化,即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种植,美国、巴西卖,中国买。

美农业部4月预计,2019/20年度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的大豆产量,分别为12366.4万吨、11700万吨、5500万吨和159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增加较快,美国缓慢趋增,中国则下降。

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大豆主要出口国。中国、欧洲和日本等是大豆主要进口国。世界大豆出口地是美洲大陆,美国是最大出口国,占到全球出口的近一半。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大豆出口之和,占世界的90%以上。美国和南美大豆,共同决定和影响世界大豆的供给和价格。

美国ADM、邦吉和嘉吉三家公司,以及法国路易达孚国际四大粮商,世界粮食贸易是其主要业务,四家公司掌握全球粮食销售的80%,其中大豆达到90%。这四家国际粮商控制着南美大豆的供给货源,也垄断了中国80%的大豆进口货源,且在中国拥有40%以上的压榨能力。

由于压榨和豆粕需求的快速增加,中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由于中美贸易争端,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有所下降,但也达到8000多万吨。中国大豆进口主要区域位于华南、华东和华北。

(三)大豆投资者高度关注国际大豆市场资讯

中国进口大豆的供给与需求,均受到外方国际四大粮商控制,进口大豆的价格也要看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期货交易所,其大豆期货价格,对全球大豆价格最具有权威性和参考性。

中国进口大豆到港均价,与CBOT期货合约均价,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CBOT期货合约均价的变动,是中国进口大豆到港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CBOT期价、离岸贴水、海运费和港杂费等,构成中国进口大豆价格。

中国大豆市场如此依赖国际市场,致使中国已决定,加大国内大豆生产,加大对外投资,参与争夺南美大豆市场货源,并且要做好非转基因大豆期货合约价格的定价权。

二、大豆新闻报道、市场分析稿件的采访写作

大豆新闻报道属于经济新闻类。经济新闻是关于财政、金融和经贸的报道,专业性比较强,有时效性、有效性和真实性要求。经济新闻要求写作者,不但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技巧,还要具有专家学者的经济理论水准。

新媒体时代,人人可以采写、发布新闻(在法律规定范畴),但新闻稿件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单一雷同,有的甚至是失真。新媒体新技术,可以制作以假乱真的视频。有专家指出,我们正踏入一个技术能让任何事情看起来可信的时代。现在的受众,非常需要权威、准确、独特视角的新闻报道,具有深刻性的分析解释性新闻报道。真实和报道深度,是新媒体新闻的生命。

采写新闻稿件,要以批判思维辨别信息的真伪,这在新媒体时代这更加困难。因此,新闻采写者在采写新闻时候,要听不同声音,深挖新闻背景,用理性逻辑思维处理运用采访数据。采写时,要做到采访深入,数据运用要谨慎(特别是数字)。对采访到的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辨别出采访到的数据是否是为造市而虚假,是否是为宣传而说假话,是否是为保守所谓的商业秘密而遮蔽、编造一些数据。国际期货市场是否有信息炒作、供求操控和资本投机。失去真实性的新闻报道,最大危害之一,是可以催生一些对社会和受众不良的东西。

对新闻事件的背景了解,也是采写出有深刻影响的真实报道的保障条件之一。采写时,要对新闻事件背景有纵深的了解,这包括当时的和历史上的中外宏观和微观政治经济境况,以及以往中外同类稿件的立意、写作特点和技巧等等。当然,采写者心中始终要清楚自己所在媒体报道的定位和何种受众群体居多。

就大豆新闻报道和市场分析稿件而言,其主要采写信息源包括:政府涉农部门、海关、气象、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世界粮农组织、美农业部等;相关专家学者、市场分析论坛、学术论文论著和涉农大数据库、各种涉农媒体;贸易商、期货商和种植者。

(一)大豆新闻报道报道的写作

1、导语新、角度新和立意新

好的大豆新闻报道,要导语新、角度新和立意新。这样才能有别于其他同类报道,吸引更多的读者,导语新,是说导语要具体,小概念入手,同时要有简洁的背景融入;报道角度新,是说报道角度要尽力贴近多数受众;报道立意新,是指报道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历史的、专业的和深度的解释性分析,报道具有预测性和前瞻性,写成专业人士放入收藏夹的报道。

写作者的视域要深阔,既能看到历史的东西,又能看到国外的东西。既要看到点的东西,又要看到面的东西。要简洁准确的使用数据,不能为多使用图表而忽视数据的梳理、解读、分析和简洁的表达。

新闻背景,是新闻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新闻之外作者给读者提供的相关事实。新闻背景有益于读者理解新闻事件和增加知识。要善于用新闻背景知识,给读者解释性分析,对比分析。关涉报道的人文知识点,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融入报道里,在有限篇幅内,增加信息量,由此进一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和受众数。报道的写作,多用短句,少用专业术语,特别对报道中给出的数据和数据单位,要细心推敲和核对,使其真实合理。报道力求深入浅出,既吸引普通读者,又能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英国《经济学人》,是世界顶级经济类综合期刊。该刊第三任主编巴居特有言:“人生的快意就在于做那些别人认为你无法做到的事。”这或许能给我们写出独特的新闻报道有所鼓励或思维的启示。

2、学习借鉴《经济学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019年2月《经济学人》刊发了中美大豆贸易争端情形下的大豆市场分析报道,笔者翻译后刊发在本刊第3期上。现简要分析一下这篇报道的写作特点。

报道的导语,是引用一句美国大豆主产地爱荷华州豆农的话,包含的信息有大豆价格暴跌,豆农期待市场复苏。接下来写出价格暴跌的原因,进而引出中美贸易战话题。接着还是写美国豆农信息。然后,通过中国大豆需求话题,引出更多信息,包括南美大豆信息、中国寻找美国以外大豆市场信息等。写出特朗普给美豆农补贴信息后,报道又回到美国豆农身上。接着给出一个关于美国豆农的大数据,即美国豆农库存总量多于上年而高达2500万吨。接着又写了刘鹤和特朗普会谈、中国非洲猪瘟等信息,最后报道又回到豆农身上。

整篇文章翻译成汉语,只有1100多字,篇幅不大,但信息量非常大,几乎囊括了所有当时大豆热点信息,都是受众想知道的。报道由最大受众群体“美国豆农”这一小点切入,层层深入,多方位扩大信息量,最后报道结尾又写美国豆农。报道全篇揉入较多背景资料,但运用自然简洁恰当,读者并不感到信息陈旧。另外,报道语句简洁,表达清晰,段落简短。

(二)大豆市场分析稿件的写作

大豆市场分析性稿件(包括论坛演讲稿),篇幅较长,更具专业性。这类稿件要给出众多影响大豆涨跌因素,通过多个图表进行讲解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市场走势的大趋势。这类稿件,要求作者平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积累,熟知中外大豆市场的价格走势变化及原因,关注和解读中外大豆相关政策,以及知晓关涉大豆其他领域的资讯等。熟悉掌握理解分析二个图表和二个走势图,是写好这类稿件基本的要求。两个图表,一个是中国粮油信息中心大豆供需平衡表,另外一个是是美国农业部大豆平衡表。二个走势图,一个是中国进口大豆到港价格走势图,另一个是CBOT大豆价格走势图。同时,掌握分析芝加哥和大连大豆期货交易的实时信息,也是必要的。通常,影响国际大豆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中美大豆种植成本、和豆农销售节奏,以及豆粕、玉米、石油和汇率市场的变化、各国贸易政策、不可预测政治经济事件或灾害的发生。期货学者胡华挺分析结果显示,期货预测模型的实用性较强,而根据前期期货价格变动信息预测未来价格的变动,并不有效;美元指数前一期变动值、原油期货前一期变动值,都与我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存在短期联动关系。

三、大豆的投资

作为国际性大宗商品,大豆市场受包括每年产量变化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大豆又具有季节波动性,产业链又长,因此大豆投资魅力大。采写大豆资讯,就是为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和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简单说,企业大豆投资可分为种植投资、加工投资、贸易投资、期货投资和资本投资等等。

企业的大豆投资做大做强,投资宜种类多元且确保投资安全有效。就现在的大豆国际生产和贸易新形势而言,企业可以考虑多种投资形式的组合,以规避投资风险。第一,大豆全产业链的投资。从大豆种子、种植、加工、贸易、运输,到期货、资本和咨询等所有关涉大豆领域的投资。第二,投资国际四大粮商投资的薄弱领域和环节。如黑龙江大豆企业,可做强做大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的组合投资,发挥地理优势,避免和减少和国际四大粮商的竞争。第三,期货或资本投资。对期货市场的深入研究,进行规避风险的期货投资,对现代大型企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经过长期发展,大豆期货市场功能不断完善,直接反映国际大豆市场的供求变化,期货价格已成为世界大豆生产和经营最具权威性的参考价格。

在大豆期货交易中,国际基金对期货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际基金是国际资本市场大量存在的公募、私募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泛称,有对冲基金、投资基金和指数基金三类。国际基金是影响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等等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的主要力量之一。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可掌握CBOT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大量交易合约。

除了投资之前对投资进行充分科学的风险评估外,对大豆投资的风险管理,要常态化和动态化,包括市场信息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信息管理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大豆及其相关领域如金融、涉农行业的及时有价值的信息,对大豆投资企业的决策,包括期货投资决策,非常重要。期货市场投入的原材料就是信息,而产出的产品,则是投资者关注的期货价格。对于一个大型企业决策层,关注解读重大信息,应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日积月累,便可修炼出李嘉诚一样的敏锐商业嗅觉,在市场竞争中,先知先觉,早决策,早行动。如果说科技和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两翼,那么信息和信誉,则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动力源。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大豆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4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