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给2019年的中国制造业打多少分?

2019-01-08 05:51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制造业工业经济

王红茹

陆娅楠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主持“发展先进制造业 振兴实体经济”分论坛

“2019年对于制造业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既抵御了外部不确定性的严峻挑战,也在高质量发展上步履铿锵。”12月22日,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工业采访室主编陆娅楠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

本届论坛设置了一场主题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分论坛,作为多年关注工业领域的资深媒体人,陆娅楠主持了这场分论坛,并发表了她对中国制造业的看法。

给2019年中国制造业打85分

“您给2019年的中国制造业打多少分?”这是中国经济论坛分论坛主持人、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工业采访室主编陆娅楠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与会嘉宾给出了不同的分数,有给满分的,有给“90分”的,有给出“70+10”分的,还有给出“90-20”分的,不一而足。

陆娅楠表示,根据嘉宾打的分数,平均下来2019年中国制造业的成绩单恰好是85分,“中等偏上的得分,说明中国制造业还是顶住了压力,大家对其年度表现还是基本满意的。”

但是,亮眼的成绩单只是一个侧面,作为多年深耕工业领域的资深媒体人,陆娅楠对今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颇有些担忧,“当前,中国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制造业投资指标的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0%。这个数据跟2018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6.8%,2018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9.5%)和2017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为5.5%,2017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4.8%)相比,下降明显。

陆娅楠表示,制造业投资的下滑,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包括中美经贸摩擦在内的外部不确定性极为复杂,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严峻的外部挑战;其次,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制造业的增长点仍有不确定性,导致资本的迟疑;最后,成本压力、环保压力等使得传统制造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也影响了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的积极性。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两面性,在陆娅楠看来,2019年对于制造业而言,也是众志成城的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以及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自主创新硕果累累,也助推制造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2020年,中国制造业该如何突出重围?

改革開放40多年来,随着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从1990年的2.7%、居世界第九位,跃升到2010年的19.8%、居世界首位,并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我们自己过去相比,和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方位?”陆娅楠在主持分论坛时抛出的这个问题引人深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闻名于世,跟自己相比,的确进步迅速;但是相比发达国家,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长期处于劣势,关键技术始终被外资把持。这种背景下,中国制造要想突破天花板,实现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依托自主创新;而制造业要升级为先进制造业,最关键的也是自主创新。

“对制造企业而言,自主创新的短板,在技术层面,也在管理层面,更要求企业秉承一种韧性与精神,耐住寂寞,心无旁骛地钻研高质量发展。”陆娅楠说。

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如何?是否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制造业该如何突出重围?

2020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肯定不小。面对弱势和短板,中国制造业该如何突出重围?陆娅楠表示,“内因决定一切,企业自身要不断强身健体,提高核心竞争力。从宏观调控层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就业政策、人才政策等进一步形成合力,促进制造业产业与消费的双升级。此外,还是要在改革开放上下功夫,进一步打破投资门槛,消除市场隐形壁垒,为企业降成本,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编辑:李慧敏  lihuimin@ceweekly.cn

编审:张伟

美编:孙珍兰

猜你喜欢
制造业工业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经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