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共产主义者对“军阀”话语的引入及运用

2019-01-08 00:48王佩弦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军阀话语中国共产党

[摘要]“军阀”一词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舶来语。早期共产主义者对“军阀”话语在中国的产生、流变、传承和运用,反映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军阀”话语;日本

[作者简介]王佩弦(1985-),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014年“创新强校工程”(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项目编号: 2014WQNCX061)“中國梦视域下的近代军政关系重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12-0022-04

“军阀”一词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舶来语。自传入以来,“军阀”话语运用就受到了早期共产主义者的重视。在中共早期理论中,军阀话语体系呈现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和嬗变过程,学术界多集中于对于早期共产主义者个人军阀话语的考述和分析,对中共这一革命团体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变化对于“军阀”话语的运用和嬗变缺乏全景的呈现。本文拟以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军阀话语在中国的产生、流变、传承和运用,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在早期中国革命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日语原词原义直引

根据南开大学来新夏研究,古籍中最早记载“军阀”一词是在《新唐书·郭虔瓘传》,“郭虔瓘,齐州历城人,开元初,录军阀,累迁右骁卫将军兼北庭都护、金山道副大总台管。”①此处所讲的“军阀”,应指有军功的世家,不包含贬义,与后世所称的军阀意义不同。

近代意义上的“军阀”概念从何处来?据徐勇研究,近代军阀的概念应来源于日本,出现在大正初年(1912年),特指明治大正年间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集团。②那么“军阀”一词究竟何时由日本传入中国,谁最早使用这个词语?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学界具体考据性的研究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下三种意见:

1、美国学者林霨认为陈独秀是最早把“军阀”这一词汇从日本输入中国的,“使用新词的第一个中国人可能是陈独秀(1879—1942),1918年12月28日他在《每周评论》这份由他和李大钊(1889—1927)合作创办的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倒军阀》的时评。”③

2、北京大学徐勇在梳理史料时发现,李大钊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是在1917年8月15日,在《太平洋》杂志第1卷第6号刊登李大钊的《辟伪调和》,“东邻有政友会者,常与军阀相结以当政局,舆论多鄙薄之。”④这一发现,比林霨认为最早使用的军阀概念早了一年半。在关于陈独秀的方面,也有了比之前使用这一词汇更早的史料,1918年5月15日《通信·答汤尔和》中说:“吾国学术思想,尚在宗教玄想时代,故往往于欧西科学所证明之常识,尚复闭眼胡说,此为国民之根本大患,较之军阀跋扈犹厉万倍。⑤

3、中山大学桑兵在《“北洋军阀”词语再检讨与民国北京政府》中,在徐勇研究的基础上,把“军阀”这一概念产生向前推进到1915年,把军阀这一概念提前了两年多。1915年6月22日,署名为“岐逸”在《申报》刊登《江苏之政绩·官僚政治之实验》,批判军阀乱政,肆意扰乱文官制度。该文对齐燮元任人为私时,使用了“军阀”指代各级干政军官,如“齐使之请保免考原为一百五十余员,核准者竟有一百三十二员之多,三分之一为军阀所要……,余则官阀所踞”⑥,是典型的“军阀”“官阀”等“阀”语族词汇的混合使用。6月29日,“岐逸”在申报上再发《淮盐纪闻》⑦,在谈及盐税的混乱与盐商负担过重时,再次使用了“军阀”一词,与宦阀、官僚并称,已经作为专有名词来使用。

鉴于近代史的史料档案浩如烟海,关于“军阀”这一概念的最早出现也难于穷尽,并不排除随着史料的发现,“军阀”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再次向前追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军阀”这一概念在民国初年已经开始运用,李大钊、陈独秀作为中共建党的主要创始人物,是“军阀”这一概念的早期移植者,引进和发展了军阀话语体系。

二、日文原义向中国语境的发展

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军阀”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在遇到此类社会政治问题的时候,多借用传统词汇。中性的如:“军人”“军权”“督军”“督军团”等;贬义的如“藩镇”“武人”“武夫”“逆军”“逆贼”等。最初中国人用“军阀”一词,多特指日本及德意志的政治问题,如前文李大钊在1917年《辟伪调和》所论及的“军阀”,就特指日本,等同于军国主义者,如《强国主义》一文中就将日本军国主义者称作“我们东方的德意志军阀崇拜者”⑧,批判帝国主义战争结束后列强日本的穷兵黩武。陈独秀在《今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论日本及德意志时也用了“军阀”一词,“试问我们中国那一党人那一派人,配说有普鲁士或萨长军阀的勋劳和实力呢?”⑨

此后,“军阀”这一词汇逐渐在社会得到广泛运用,主要用于对社会造成动乱的军人现象的批评用语,但这里的军阀已经是指代中国国内的分裂性的军事独裁者。陈独秀在1918年批评时事时就曾指出:“那毫无知识,毫无功能,专门干预政治破坏国法马贼式的恶丐式的军阀。”⑩批评用语十分尖锐。随后,谭平山在1920年初发表《军阀亡国论》中指出:“军人在社会上,握了一种特殊的实力,成了一种特别的阶级,组织了一种特别的系统,这就叫做‘军阀,故近日所谓北洋系,西南系,和东三省系,直隶系,安徽系,云贵系等,就是南北军阀所专有的名词。”?

李大钊、陈独秀以及谭平山等人在中共成立之前所叙述的军阀的概念及其话语,是中共的主要创始人在接受苏俄政治影响之前的,借鉴日本及其西方的现代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政治理念,对“军阀”一词所作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诠释。这一时期军阀话语体系的运用,主要用于对南北军阀对立,造成社会动乱的军人横暴现象的批评。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军阀批判释义

在共产党创立初期,军阀话语的运用和传播受到了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援助,对于军阀话语的解释和运用,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大环境下,双方共同推动的北伐战争所确立的军阀话语体系,受到了国民党对于军阀话语解释体系的影响。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就旗帜鲜明的指出:“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中,在争取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文中把“军阀”这一话语的认识层次提高到“军阀主义”。在1922年6月15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此文使用“军阀”的频率多达50次,该主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针对时局发表的革命主张,文件指出:“要与国民党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依然把军阀作为革命动员的中心词汇,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最低革命纲领对内是“打倒军阀”,对外“打倒帝国主义”。这两个文件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当时社会形势分析的基础上,从而明确了当时的革命任务,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在中共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于军阀话语的运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明确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军阀”;二、把反对“帝国主义”纳入军阀话语体系,是否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界定和判断是否成为军阀的重要要素。

关于在打倒军阀话语体系的传播上,中国共产党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早在1919年8月17日,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提出如何解决中国的军阀问题了,该文号召用“民主主义”的力量去“去推翻那军阀的势力”?,还表达出这是辛亥革命未完成任务的继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关于依靠何种力量打倒军阀政策上,中共的政策也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河南大学翁有为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与其他政治力量关于军阀问题“解决”方略之考察》对中共关于如何解决军阀问题的方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策略的调整,及其在调整中对革命话语传播的推动作用。对于尚处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在“打倒军阀”中的锻炼是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示,对后来科学认识中国革命特点意义不容小觑。?正是由于中共对这一词语的大力宣传,“打倒军阀”这一词语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成为20世纪20年代社会的热门用语。1923年8月,黄居仁就曾在《向导》评论说,“‘打倒军阀这一句话,是充满了全国,差不多个个人都有一种印象在脑筋上”?,这说明社会共识的形成已经是事实了。1924年3月,恽代英用更为辛辣的口吻描述了相似的情况,“在今天的中国,军阀两个字,同娼妓盗匪一样,成为不雅的名词了”。?到该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报告中肯定道,“反对军阀已成了全国普遍的呼声”。?“打倒军阀”的话语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声音,成为社会的常识,军阀话语体系得到社会认同和信仰,从而革命动员的过程释放巨大的社会力量。

帝国主义论被纳入中共“军阀”话语理论体系,并作为判定是否为军阀的重要尺度,这是对“军阀”话语理论释义的另一发展。1923年4月10日,毛泽东在其《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中,明确指出了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定中国目前及最近之将来,必然是反动军阀支配的天下,这个时期内是外力和军阀勾结为恶,是必然成为一种极反动极混乱的政治的。”?文中所阐述的外力,即苏俄以外的帝国主义列强。1923年7月,陈独秀在致苏共萨法罗夫的信中指出:“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强烈反对中国军阀的统治,在这个资产阶级中存在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倾向。”?1924年7月,李大钊也曾指出了帝国主义和军阀之间的关系,指出:“外国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权力决定了中国军阀的存在,因为后者是帝国主义列强的走狗。所以,中国的民族运动应该是既反帝又反军阀。”1925年5月,谭平山总结说:“自从去年改组后,全国革命分子更集中于本党,高树起国民革命的大旗,内谋打倒军阀,外谋打倒帝国主义,组织更为严密,革命工作,更为紧张了。中山先生本是军阀帝国主义者的硬敌,国民党本是军阀帝国主义者的眼中钉。……证明数万万被压迫的民众,对于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有急切的需求。”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軍阀”话语的运用

国民革命时期,中共所建构的“打倒列强、反对帝国主义”军阀话语体系和认知体系,也得到了国民党的认同。由于军阀话语体系的传播,释放出巨大的社会力量,任何团体,只要被冠上“军阀”一词,便失去了合法性和道义上的支撑力量。但是,与国民党所不同的是,中共在坚持原有的对“军阀”话语分析的同时,还用阶级斗争理论来分析军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是分析社会时局的重要理论武器。资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不仅有革命的一面,还有反革命的一面。所以,1924年5月,根据共产国际的命令,维经斯基根据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将阶级斗争理论引入到对国民党的斗争中,将国民党分为左、中、右三派。正是由于中共的阶级斗争观,伴随北伐斗争的不断胜利,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国共矛盾也逐渐尖锐。

伴随着“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事变的发生,也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彻底失败。在当时大革命的历史语境下,对“军阀”的认知态度共产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去合作的国民党成了“新军阀”,成为新的批判对象。这一时期中共对“军阀”话语体系运用,成为其推翻国民党的法理依据。1928年10月,毛泽东就曾撰文批判国民党新军阀,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所以,国民党“新军阀”及其背后所支持的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都是中共革命的对象。

五、“军阀”话语运用的泛化

1928年,南昌起义中共走上独立的革命武装道路,建立了属于自己军队。但是军队来源成分极其复杂,在国民党被冠以“新军阀”的大背景下,共产党军队中存在的问题也被冠以“军阀主义”“军阀思想”倾向的称谓。为区别于旧军阀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必须肃清部队的军阀习气。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批判了把红军的政治工作机关隶属于军事工作机关,在文中明确指出:“这种思想如果发展下去,便有走到脱离群众、以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危险,如像国民党军队所走的军阀主义的道路一样。”

伴随着“军阀”被赋予腐化堕落的特征后,中共对军阀话语的运用也逐渐出现泛化的趋势。“军阀”也由最初党外指称的概念,变为对中共内部、军队的指称。1931年,中国共产党发文的正式文件《中央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红军问题的决议案》中指出:“(红一三集团军)同时要反对不尊重苏维埃政权,不爱护战斗员和其他一切军阀思想和行动的残余。”中国共产党对“军阀”话语的运用由党外指称的概念,变为特指对共产党自称的概念。由于中共建军后,军队的来源成分和思想来源十分复杂,国民党“军阀”成为全党公敌的背景下,军队中部队的作风问题、思想问题等被冠以“军阀主义”“军阀思想”的残余,中共对“军阀”话语的运用逐渐泛化。

为肃清中共军队中存在的军阀主义思想,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在部队中开展以克服军阀主义倾向整军运动,为实现军队内部思想统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方面。整风运动期间,军队领导干部严重批判了军队内的军阀主义倾向,谭政在《肃清军阀主义倾向》一文中,指出了军队军阀主义倾向的六种表现,并强调反对军阀主义的斗争是原则的斗争。在《肃清部队中军阀主义倾向》演说中,任弼时也曾严肃的指出了军阀主义存在的危害性和根源。1943年11月,毛泽东在《组织起来》文章中指出:“我们军队必须在军民关系上、军政关系上、军党关系上、官兵关系上、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关系上、干部相互关系上,绝不可犯军阀主义的毛病。”1944年4月,谭政在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在部队的整风运动中,要把斗争目标集中于克服军阀主义偏向与对此偏向的自由主义态度上面。中共在这一时期对“军阀”话语的运用,也由最初的有专门指称的政治性话语,演变成为思想意识分析的话语,成为中共批判自己军队所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重要对象。

六、结语

作为批评性的军阀话语体系,是近代史上伴随着军阀现象的产生而发展的,无论在历史和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批判和警示意义。“军阀”一词由日本传入中国,最初指代的是对某个军事集团和军事首领的贬称。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是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早期共产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运用军阀话语分析体系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革命对象不断深入认识的成果。早期共产主义者对“军阀”话语的产生、流变、传承和运用,反映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

[注释]

①来新夏.北洋军阀史(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页.

②徐勇.近代中国军政关系与“军阀”话语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25-226+275页.

③Arthur Woldron,The Warlord: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Understangdings of Violence,Militarism,and Imperialism,The American History Review,vo.96,no.4(oct.1991).

④守常.辟伪调和(1917年8月15日).太平洋(第1卷第6号).

⑤新青年(第4卷第5號):第557页.

⑥岐逸.江苏之政绩·官僚政治之实验.申报,1915年6月22日第6版,要闻二.

⑦岐逸.淮盐纪闻.申报,1915年6月29日第6版,要闻二.

⑧李大钊.强国主义(1919年3月16日).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2页.

⑨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1918年7月15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5-386页.

⑩只眼:欧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1918年12月29日).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1页.

?鸣谦:军阀亡国论(1920年1月12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第六号.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8页.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5-46页.

?李大钊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翁有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与其他政治力量关于军阀问题“解决”方略之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2(5):第27页.

?黄居仁.打到军阀.向导,第37期.

?恽代英.恽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83页.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53页.

?外力、军阀与革命(1923年4月10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陈独秀给萨法罗夫的信(1923年7月1日于广州).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261页.

李大钊.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报告(1924年7月1日).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76页.

谭平山.中山先生逝世后之国民党(1925年5月2日).谭平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5-286页.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1页.

毛泽东.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11月).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22页.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5-79页.

中共中央文献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92页.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03页.

猜你喜欢
军阀话语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初社会中军阀的行动逻辑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